壽險銀保新單降了快7成!“最冷”二月倒逼險企開拓線上渠道

據券商中國記者的不完全統計,今年前2月,壽險業銀保市場新單規模保費同比下降超40%,其中2月份單月新單規模保費同比下降達69%。與往年相比,今年2月份銀保市場新單規模保費降至七年來低點。

數據慘淡的背後是保險展業陷入困境,保險公司亟需加強線上化運營,改善經營效果,紛紛推動客戶運營和銷售轉上線上化,但是現實是,很多工作並沒有準備好。

一家壽險公司分公司總經理告訴券商中國記者,受疫情影響,壽險個代、銀保、團險新單都有同比下滑,公司現在都在由線下向線上轉型。

2月壽險銀保新單達七年來新低

壽險業新單業務不振的問題自2018年出現,經過業務結構調整後,2019年有所好轉。今年1月份,保險市場還保持著開門紅節奏,因此儘管1月下旬疫情爆發,對當月保費整體影響有限。1月份A股5家上市險企合計保費收入5284億元,同比增長6.42%。

不過,疫情對保險業務的影響在2月份盡顯,2月單月新單表現可稱“一片哀鴻”。據券商中國記者的不完全統計,今年前2月份,壽險業銀保市場新單規模保費同比下降超40%,其中2月份單月新單規模保費同比下降達69%,創下2014年以來的7年最低。

相較1月份,2月份保費下降也很明顯。與1月份相比,60家人身險公司2月份銀保市場新單規模保費環比下降幅度超過50%,38家公司環比降幅達到80%以上。

銀保期交規模保費也不容樂觀。今年1月份,全國銀保期交規模保費尚保持了4%的同比增長,但到了2月份,當月銀保期交規模保費同比驟降超50%。

個險渠道展業受限

數據慘淡的背後是保險展業陷入困境。疫情爆發以來,人身險公司營銷員們的線下展業工作暫時停擺,不僅影響代理人展業,也引發代理人脫落、影響險企增員及培育代理人的進度等,銀代渠道、團險渠道均受到不同程度影響。

個險渠道也不樂觀。據瞭解,排名前十的某大型壽險公司前2個月的標準保費同比下滑20%。這還是在今年1月份衝刺開門紅取得了不錯業績的基礎上。

一家中小壽險公司北京分公司負責人直言,疫情以來個險業務保費下滑明顯,2月份單月個險新單業務下滑了八九成。

券商中國記者也從另一家中小壽險公司瞭解到,其2月份單月保費同比下滑超過50%,疫情以來,公司個險和銀保業務都受到較大影響。

在日前中國平安業績發佈會上,平安管理層也坦誠,因為新冠肺炎疫情,一二季度的保險業務可能會受到一定影響。

招商證券分析,考慮一季度開門紅期間包含去年11月~12月的預售時間,從“生產時間”角度出發,疫情對一季度生產力影響程度約為9%,對全年的影響約為3%。

視頻直播齊上陣,險企紛紛開拓線上通道

一家壽險公司分公司總經理告訴記者,受疫情影響,壽險個代、銀保、團險新單都有同比下滑,公司現在都在由線下向線上轉型。

以銀代渠道為例,一方面銀行復工晚,另一方面客戶到不了網點,新單業務受影響非常突出。個險渠道也不太樂觀,營銷員見不了客戶,公司也沒法增員,現在公司主要通過線上培訓和線上產品說明會來度難關。

他坦誠,在線下轉線上的過程中,大型公司和較早實施互聯網轉型優勢更大,傳統中小公司目前很多都處於嘗試和探索階段,線上也以簡單的健康險產品為主。

面對線下展業受阻,壽險業一方面主動調整考核指標穩定“軍心”,另一方面積極借用疫情帶來居民風險意識提高的機會,開發線上保險紅利。

目前,開展線上視頻培訓,進行健康風險直播、社交工具上發動新冠疫情贈險領取、藉助小程序“AI接單”、製作各種線上“保險防坑指南”,構成了非常時期壽險公司經營新路徑。一些保險大咖、高管也紛紛亮相線上。

近日,中國平安首席保險業務執行官陸敏登陸知鳥APP在線直播早會,觀看次數達到224萬,點贊總數達462萬,這場線上早會成為直播早會總點贊量最多、參與人數最高的單場直播。

除了培訓輸出,與大流量平臺合作,也成為一個趨勢。比如近期微信朋友圈時而出現的保險廣告,就是一些保險機構在線上精準投放的方式之一。

變通雙錄救業績?保險機構推廣無接觸式雙錄

2月份的保險新單銷售跌入近年低谷,3月份的開局也不景氣,保險公司亟需加強線上化運營,改善經營效果。

券商中國記者從業內瞭解到,江蘇多地壽險公司在疫情期間推出“無接觸雙錄”服務,方便消費者投保重疾險等1年期以上的人身保險產品。

保險業“雙錄”,是在2017年11月1日起實施的。根《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管理暫行辦法》規定,除電話銷售業務和互聯網保險業務之外,人身保險公司在相關情形下銷售保險產品的,要對銷售過程關鍵環節以現場同步錄音錄像的方式予以記錄。

這些情形主要是三種,一是通過保險兼業代理機構銷售保險期間超過一年的人身保險產品,包括利用保險兼業代理機構營業場所內自助終端等設備進行銷售;二是通過保險兼業代理機構以外的其他銷售渠道,銷售投連險產品;三是向60週歲以上的投保人銷售保險期間超過一年的人身保險產品,都需要雙錄。

本來市場上符合上述三種情形的保險產品份額並不大。但2019年,江蘇、寧波等地將“雙錄”的範圍擴展,除了中介機構外,所有保險機構銷售一年期以上壽險都要雙錄。

疫情爆發後,全國不少地方的人員流動被限制,面對面雙錄的風險增加。在江蘇,各家保險公司推出無接觸雙錄流程,也得到相關部門的認可。

據瞭解,無接觸雙錄的操作是營銷人員通過第三方視頻向投保人介紹保險屬性、保險責任等內容,並把這個過程錄製下來,錄製過程中除了投保人認證合一外,還需要投保人和被保險人同框。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保險研究室副主任朱儁生此前接受券商中國記者採訪時曾建議,政策上考慮在減少人員接觸的情況下,淡化雙錄的要求。雙錄增加了投保人和公司成本,不利於業務發展,現在可能對業務成長產生不利的影響。保護消費者有很多選擇,雙錄只是其中之一,而且政策需應要考慮到公司以及消費者因此增加的成本。

疫情暴發後,保險公司紛紛推動客戶運營和銷售轉上線上化,但是現實是,很多工作並沒有準備好。

一位保險公司提供技術服務的人士表示,未來在全國範圍實施全業務雙錄是監管趨勢。但“雙錄”本身是一個技術問題,疫情的出現,讓大家再次發現,保險公司科技水平還跟不上要求。

據瞭解,去年江蘇實行全面雙錄後,各家保險公司都紛紛採購或開發保險智能雙錄軟件。現在壽險公司雙錄面臨的問題有,不支持遠程雙錄、需要代理人朗讀、需要多個手機或準備很多紙質資料、不能實時質檢或質檢反饋慢等等,影響了客戶體驗。

國內資深的個險營銷培訓師鄭榮祿表示,這次疫情倒逼著保險公司總公司到支公司都轉到了線上,但這是被動上線而不是主動改變,大多數人的線上經營水平並不高。

他表示,線上經營有三要素:鏈接、價值觀、內容。卓越的保險經理人應該從容淡定,認識線上經營的樂趣,長期做才會起變化。

他呼籲,應該要對線上經營有合理預期。“恨不得開一個會增到多少人,做多少業績,恨不得從早到晚什麼會都開,早晚把大家逼上焦慮之路。把短期應急手段轉變為常態化,才是線上運營的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