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反戰的戰爭片

《1917》,反戰的戰爭片

(早在年初就想看《1917》這部電影,不過國內院線一直沒有預告,大概也只能像《愛爾蘭人》一樣在網上看了。但國內幾家比較有影響的視頻網站也一直沒有消息,倒是我那個同樣喜歡電影的兒子竟然在網上找到資源了,而且有兩個很陌生的網站都可以看,但明顯都是盜版,只能在電腦小屏上看。有一個播放很不流暢,不時就卡了,另一個比較順暢,就是不停在屏幕上滾動播出網上賭場的廣告,圖像也很糟蹋攝影技術——奧斯卡最佳攝影很難感受了,標註“高清”,其實相當模糊,連人物特寫鏡頭也像低像素手機照片上傳網上,主角眼睛什麼顏色都看不清楚,就跟看幾十年前老電影未經技術處理就上線一樣,圖像全都褪色了。電影院怕沒指望,合法視頻網站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才上線,就這麼湊合著看了一次劣質的盜版。)


《1917》,反戰的戰爭片


電影《1917》獲得了2020年奧斯卡的最佳攝影,最佳混音,最佳視覺效果三項金獎。很多人都是衝著該片“一鏡到底”的長鏡頭去看的,這一點我在觀影時幾乎忘了,也許因為盜版的圖像使我無法體驗攝影技術的美感,也許因為我對攝影技術完全是外行。


電影《1917》講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兩個年輕的英國士兵湯姆·布雷克和威廉·斯科菲爾德需要在八小時之內,趕赴前線,傳達將軍“停止進攻”的命令,如果信息及時,他們可以挽救即將陷入德軍圈套的1600個人性命,而英國作戰部隊中就有湯姆的哥哥。

電影中有幾個細節讓我很有感觸。

威廉算是“老兵”了,還曾經獲得過一枚勳章,卻拿它跟法國士兵換酒喝了。新兵湯姆對此有些很困惑,他說很多人拼了命得到這樣的榮譽,把勳章拿給家人。但威廉說,勳章不會讓你與眾不同,對誰都沒有什麼用。在戰場上經歷過生死,威廉當然很清楚,所謂榮譽,都是用活生生的血肉之軀換來的,什麼樣的勳章足以表達生命的價值?

戰爭是什麼?戰爭首先就是毀滅,是對平民日常生活的極端摧殘。兩個人來到一個村莊,農家小院幾乎被炮火毀成廢墟。院子裡有一桶剛接的牛奶,主人卻不知道去了哪裡。是發現士兵還是看見頭頂的飛機剛剛躲起來了嗎?屋裡一個漂亮的布娃娃扔在地上,它的小主人呢?孩子如果長大,20多年後還將經歷一次更為殘酷的戰爭,她或者他,能再逃過一劫嗎?無論怎樣的撫慰,都難以讓孩子們被戰爭傷害的心靈平和下來。那些叫囂戰爭的瘋子,腦子裡恐怕從來沒有孩子的影子。


《1917》,反戰的戰爭片


一架迫降的戰鬥機又衝進這個農家小院,又是一次房倒屋塌。人們安身立命之地被戰爭踐踏,遮風避雨之所被戰爭摧毀。站在這樣的地方,誰還能唱出戰爭的頌歌?被兩個年輕士兵救下來的敵方飛行員竟然讓人意外地恩將仇報,殺害了還是少年的湯姆。他殺害的是一個送信人,一個將要制止一場血肉廝殺的信使,他到哪裡,哪裡就成了戰場,簡直要把每一寸土地都變成屠場,把每個人都當成敵人,戰爭使仇恨倍增,毒害了他的腦袋,他自取滅亡也就順理成章了。

只剩下威廉一個人了。他闖進一座到處是殘垣斷壁的城市,被敵方發現而躲進一個有燈光的小屋,看到一個不安的女人和一個啼哭的嬰兒,這是一個家啊,本來應該是一個可以給人安慰的地方,但屋外的炮火隨時可能毀掉這份短暫的靜謐,昏暗的燈光叫人感到緊張和壓抑。女人並不是孩子的媽媽,孩子的家人呢?街上除了士兵再也看不到一個人。女人很無助,也很恐懼,她想讓威廉留下,但威廉身負使命,把身上所有的食物都留下,還是在敵兵的追殺下衝出城去。那女人,那孩子,後來呢?

一路波折,威廉終於找到已經開始戰鬥的部隊。他在炮火中艱難地把“停止進攻”的命令送到了指揮官的手裡,一場戰鬥中止了。威廉也找到了湯姆的哥哥,湯姆說要帶著勳章回家,但他更想看到他哥哥,哪怕一路荊棘,他也執著地要去送信,他的心裡不是更牽掛親人的安危嗎?他的哥哥也同樣希望看到弟弟,誰不渴望有家有親人呢?但戰爭撕碎了他們的夢想。


《1917》,反戰的戰爭片


疲憊的威廉靠著大樹坐了下來,掏出兩張照片,那一定是他最愛的人。他曾經對湯姆說不想回家,因為戰爭,他還得回到戰場,回家一次就多一次揪心的別離,不知道那是不是最後一次。那種痛,那些起勁鼓譟戰爭的喪失人性的蠢貨永遠都無法懂得。威廉又經歷一次生死之旅,看著照片,想念著親愛的人,他該多麼渴望和平渴望回家渴望永遠靠在愛人的身邊啊!

很多人看戰爭片都比較喜歡又“燃”又“爆”的所謂“血脈噴張”場面,說是看著過癮。但是,真正的戰爭,不是攝影機鏡頭中所謂激動人心的“場面”,而是人與人的血肉拼殺,是生命的祭場。一次戰鬥之後,多少鮮活的生命再也不能站起來“慶祝勝利”,一場戰爭之後,多少個家庭再也不能幸福團聚。被歌頌的戰爭又何曾不是犧牲多少對生活滿懷美好願望的生命?

有人說《1917》很有真實感,的確,一鏡到底的拍攝手法使觀眾就好像一直跟著威廉在戰場上。但這部電影遠沒有把戰爭的殘酷充分表現出來,我建議各位不妨看看《霍比特人》系列電影的導演彼得·傑克遜也在去年完成的一部同樣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紀錄片《他們不會變老》,這部以英國戰爭博物館保存當年的戰地紀錄片和照片為素材的紀錄片,真切地還原了參戰士兵的種種遭遇。很多士兵不過十六七歲,還是少年,就永遠倒在了戰場。一場戰爭讓傷亡隨處可見,那些再也回不了家,再也不能開懷大笑,更不會慶祝所謂勝利的少年,永遠留在異國他鄉,再也不會變老。感謝當年和士兵們一起出生入死的攝影師,他們把屍橫遍野的戰場刻進了歷史。


《1917》,反戰的戰爭片


《1917》作為電影片名,不是“世界大戰”作為片名,而1917年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年,故事的背景可能就有這樣一種含義,戰爭就要結束了。“停止進攻”,換個說法就是“停止戰鬥”,而某次戰鬥的終止,或許就是戰爭的終結。“送信”這一行動,又讓我聯想到了銜著橄欖枝的“和平鴿”。所以,看完電影,我認為,這部電影的敘事主線本身就包含了渴望和平反對戰爭這一主題。

如果一部所謂的戰爭片就是為了展現所謂的“宏大”“壯美”“熱血”,甚至打著和平的旗號,把戰爭的殘酷描繪成壯烈而蔑視死亡,無異於在鼓動人們投身戰爭,或者是挑逗人們的戰爭情緒,這樣除了擴大戰爭,對人類的生存何益之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