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兆言的《南京傳》,也只是一部南京通史


葉兆言的《南京傳》,也只是一部南京通史

這幾年流行給山川河流、城市寫傳記,這類書,多少也有意思。最近有閒時間才得以讀完譯林出版社推出的《南京傳》,作者是南京作家葉兆言先生。在這本寫南京傳紀的書中,我們讀到的是南京的歷史和文化,是如何緩慢生長、演變的。但要說,讀完一部《南京傳》,就瞭解南京,似乎還不能有更信服的理由。

葉兆言先生用五百頁的篇幅為南京立傳,這是好事。湊齊的是,這幾年也有作家為城市寫傳記,比如《倫敦傳》《布宜諾斯艾利斯傳》,從這些城市傳記中相比較,或許我們就懂得《南京傳》固然將歷史講得頭頭是道,卻還是有些許讓人覺得意猶未盡。

比如說,僅僅以時代來劃分歷史的演變,是不是合理,或者說是不是以另一條線索如河流、城牆、街巷等等來書寫,講述南京的變遷。當然,這樣寫作需要更是一種挑戰。現在閱讀《南京傳》,給人的感覺,就是一部南京通史。

葉兆言的《南京傳》,也只是一部南京通史

我想,如果是瞭解南京的歷史,可以換做其他的方式或許更合適一些,比如在歷史古蹟中行腳,讀《南京傳》,可能並不是最佳選擇。至於書中所提到南京的諸多史實,當然是需對南京歷史有所瞭解才能評判的。像我這種對南京懂得不多的人,是期望通過《南京傳》這本書對南京的瞭解更多一些。不只是瞭解東吳發生了什麼事,還是南朝又怎樣?明清時代是如何,諸如此類的問題,或許有更多的表達可能性。

當然,這不是說作者不熟悉南京的歷史文化的豐富多彩,而是太熟悉不過了。我還記得葉兆言先生曾寫過《南京人》,在那本書裡有對南京人的精細描述,讀來更有味道一些。從《南京傳》裡,我們讀到的南京人,事實上是多有變遷的,倘若統統以“南京人”冠稱,就忽略了其中的差異。這不只是時代之變,也有對歷史文化的體認。比如東吳和明代的南京人,顯然有不少的差異,至於歷史記憶怎樣,則可能是另外一回事了吧。

葉兆言的《南京傳》,也只是一部南京通史

誠然,為一座城市立傳,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然,在媒體人眼裡,《南京傳》的內容已經很豐富了(確實也豐富),且歷史往事已經講得活色生香了,即便是一些細枝末節也已足夠豐富。但把一個城市傳記寫成了一部通史,卻也讓人有讀著不過癮的感覺。

再者,如果要想了解南京的歷史,或許讀相關的歷史讀物更適宜一些。特別有意思的是,這本書有一段宣傳語是:《南京傳》是中國歷史的別傳,一部以南京為基點的中國史,讀懂南京,就是讀懂中國歷史。當然,這個“讀懂”,卻是含義深奧,至少對我這樣的讀者來說,確實懂得了那麼一些,卻未必是“讀懂”。

不管怎樣,在《南京傳》這本書裡,我讀懂了葉兆言先生的“南京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