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兆言的《南京传》,也只是一部南京通史


叶兆言的《南京传》,也只是一部南京通史

这几年流行给山川河流、城市写传记,这类书,多少也有意思。最近有闲时间才得以读完译林出版社推出的《南京传》,作者是南京作家叶兆言先生。在这本写南京传纪的书中,我们读到的是南京的历史和文化,是如何缓慢生长、演变的。但要说,读完一部《南京传》,就了解南京,似乎还不能有更信服的理由。

叶兆言先生用五百页的篇幅为南京立传,这是好事。凑齐的是,这几年也有作家为城市写传记,比如《伦敦传》《布宜诺斯艾利斯传》,从这些城市传记中相比较,或许我们就懂得《南京传》固然将历史讲得头头是道,却还是有些许让人觉得意犹未尽。

比如说,仅仅以时代来划分历史的演变,是不是合理,或者说是不是以另一条线索如河流、城墙、街巷等等来书写,讲述南京的变迁。当然,这样写作需要更是一种挑战。现在阅读《南京传》,给人的感觉,就是一部南京通史。

叶兆言的《南京传》,也只是一部南京通史

我想,如果是了解南京的历史,可以换做其他的方式或许更合适一些,比如在历史古迹中行脚,读《南京传》,可能并不是最佳选择。至于书中所提到南京的诸多史实,当然是需对南京历史有所了解才能评判的。像我这种对南京懂得不多的人,是期望通过《南京传》这本书对南京的了解更多一些。不只是了解东吴发生了什么事,还是南朝又怎样?明清时代是如何,诸如此类的问题,或许有更多的表达可能性。

当然,这不是说作者不熟悉南京的历史文化的丰富多彩,而是太熟悉不过了。我还记得叶兆言先生曾写过《南京人》,在那本书里有对南京人的精细描述,读来更有味道一些。从《南京传》里,我们读到的南京人,事实上是多有变迁的,倘若统统以“南京人”冠称,就忽略了其中的差异。这不只是时代之变,也有对历史文化的体认。比如东吴和明代的南京人,显然有不少的差异,至于历史记忆怎样,则可能是另外一回事了吧。

叶兆言的《南京传》,也只是一部南京通史

诚然,为一座城市立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然,在媒体人眼里,《南京传》的内容已经很丰富了(确实也丰富),且历史往事已经讲得活色生香了,即便是一些细枝末节也已足够丰富。但把一个城市传记写成了一部通史,却也让人有读着不过瘾的感觉。

再者,如果要想了解南京的历史,或许读相关的历史读物更适宜一些。特别有意思的是,这本书有一段宣传语是:《南京传》是中国历史的别传,一部以南京为基点的中国史,读懂南京,就是读懂中国历史。当然,这个“读懂”,却是含义深奥,至少对我这样的读者来说,确实懂得了那么一些,却未必是“读懂”。

不管怎样,在《南京传》这本书里,我读懂了叶兆言先生的“南京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