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剛需戶型大猜想:大四房戶型或成購房者新寵

近期除了疫情,最受關注的還有房地產業。隨著新冠病毒疫情得到控制,各行各業也都逐步恢復了秩序,各地的售樓處業開始熱鬧起來。新的一年裡,購房趨勢會發生怎樣的變化,購房者更青睞哪種戶型?綜合近幾年業內機構發佈的調查報告來看,80、90後仍會是2020年的主流購房者,而這其中,女性客戶比例會繼續上升,改善型需求更為突出。有業內人士表示,就近三年的購房需求來看,購房者最關注的是商圈、戶型、小區綠化環境以及單價。

主流購房者轉剛需為改善需求

貝殼研究院發佈的《2018年全國購房者調查報告》中提到,2017年的購房者的平均年齡是29.5歲。而在貝殼找房發佈的《2019年上半年城市居住報告》中提到,新一線首套購房平均年齡只有32.2歲。由此看來,近3年來購房者趨向年輕化,主流購房者仍會是80、90後。

那麼,這年齡段的人群在買房時的關注點在哪?我們可以來參考一下2019年底,“90度地產”公眾號公佈一篇名為《2018房地產行業報告(下):購房者城市、產品、行為偏好解密》的推文,裡面有列出不同年齡最關注的買房要素。


2020年剛需戶型大猜想:大四房戶型或成購房者新寵

毋庸置疑的是,房價幾乎是全年齡段關心的要素。除此之外,20-40歲的人群,最關心買房資格和購房政策,因為他們面臨的主要是首次置業和首次改善的問題;40歲以上的人群,普遍對戶型、交通、學校、醫療等產品細節和社區配套更為關注,因為他們面臨的主要是改善和終極置業的需求。

2020年剛需戶型大猜想:大四房戶型或成購房者新寵

2020年剛需戶型大猜想:大四房戶型或成購房者新寵

2020年剛需戶型大猜想:大四房戶型或成購房者新寵

說到這不得不提這麼一組數據。貝殼研究院發佈的《2018年全國購房者調查報告》中提到,2018年購房者人均居住面積為27.8平方米,其中24.3%的購房者人均居住面積不到20平方米,相當於三口之家住房不到60平方米。

從年齡劃分來看,相較於資金積累薄弱的90後,80後的居住空間更狹小,數據顯示,家裡普遍有小孩的他們,人均居住面積為27平方米,在各年齡段中居住條件屬最差。


2020年剛需戶型大猜想:大四房戶型或成購房者新寵

綜上所訴,主流購房者面臨改善置業需求。而這往往區別於剛需。不同的是,改善需求是購房者消費升級而產生的需求升級,更加關注小區的綠化環境、居住氛圍、戶型佈局的合理性等,相反,小區區位、地段等等比較硬的價值點關注度相對較低。

實際上,改善需求是近三年以來產生的局面。根據58同城發佈《2015年北上廣深成購房者需求網調報告》來看,當時的購房者考慮的主次因素在於小區交通的便利度、周邊環境的好壞、小區地理位置、離單位的遠近、距離市中心遠近等等。

到了2017年市場改善需求進入明顯釋放期。有機構數據顯示,2017年東莞剛需佔比由2012年的76%下滑至59%,改善需求則由2012年的24%上升至41%,再加上二胎政策全面放開,開發商也逐步加大改善產品比重。

女性購房者比例持續增加,更看重景觀綠化

小編在梳理近年來樓市業內的一些報告時,發現近幾年來,女性一直是樓市中的重要主體。58同城發佈《2015年北上廣深成購房者需求網調報告》提到,女性是家庭買房第一決策人;貝殼找房發佈的《2019上半年城市居住報告》中提到,女性購房者比例在持續增加。

2020年剛需戶型大猜想:大四房戶型或成購房者新寵

2020年剛需戶型大猜想:大四房戶型或成購房者新寵

根據報告,重慶、鄭州、深圳、南京2018年上半年女性購房者佔比分別為47.9%、45.9%、45.5%、42.8%,到了2019年上半年這一數據變成了48.6%、47.3%、46.9%、42.9%。但與2018年上半年相比,成都、長沙、西安等城市女性購房者佔比略微下降。

由此可見,一直是重要主體的女性,所扮演的角色也慢慢轉變為購房者。中國最大的房地產網站貝殼找房網對2018年該平臺上67724宗房產交易進行了分析,發現47.9%的買家是女性。該公司說,2014年,女性在該平臺交易中的佔比約為30%。

2020年剛需戶型大猜想:大四房戶型或成購房者新寵

而女性購房者所關注的重點,的確跟男性購房者有不一樣的地方。佳兆業集團經濟研究院院長劉策說,室內裝修和景觀綠化對於女性買家來說意義更重,而地點和價格等其他因素則影響較小。

有趣的是,《2019上半年城市居住報告》還找出了備受年輕人和女性青睞的商圈及小區。其中,南京的瑞金北村、南方花園楓彩園、天泰青城苑位列其中。從公佈的信息來看,南京的這幾個入圍的小區,無外乎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生態環境好。

實際上,從近幾年來,開發商在東莞所開拓的地方來看,也能看出購房者對小區生態環境的偏好。2009年,東莞樓市版圖因為輕軌站點的確定而確立。位於南城西平的樓盤最先得到利好。隨後,東莞的居住趨勢開始向郊外發展。南城的水濂板塊可以說是最先被開發的郊外版圖。豐富的自然資源是突出的優勢,也非常符合生態居住的趨勢,聚集了大品牌開發商。

2020年剛需戶型大猜想:大四房戶型或成購房者新寵


2020年剛需戶型大猜想:大四房戶型或成購房者新寵

與此同時,近年來有氧生活、有氧運動以及與大眾運動相關的產業發展迅猛,反映出市場上消費者對健康生活的嚮往。種種因素來看,居住的側重點由原來不太注重居住品質,向多重居住品質需求迸發。

“房地產的需求還在,只不過它的需求變成了提升居住品質”, 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巴曙松曾表示。住房進入品質改善時代,市場動力來自於住房品質改善需求,來自於對更具發展潛力的地段、更多優質資源、更科學的戶型設計等多方面的渴望。

東莞擁有適合改善型需求購房者的成熟樓盤

再來看這麼一組數據吧,房天下數據顯示,連雲港市購房者對戶型更為關心的佔比達到了34.01%,其次是單價及商圈,佔比分別為30.27%和30.19%;東莞市用戶對單價更關心,佔比達到了35.82%,其次是商圈及戶型,佔比分別為28.66%和28.0%。由此可見此商圈、戶型以及單價這三方面已成為三線購房需求用戶在挑選房子時所重點關注的。

說到這裡相比大家都已經有一些概念了,因為市場消費升級,主流購房者的需求也跟著升級了,而這部分人中,女性購房者的佔比不斷提高,呈現出購房者對商圈、戶型、生態環境的重視的局面。

2020年剛需戶型大猜想:大四房戶型或成購房者新寵

實際上,東莞擁有公園、綠地等生態環境好的小區越來越多,也越來越成熟,更加適合新的社群交際的同時,對人們的健康、身心益處多多。位於東城區的東莞萬科中天城市花園向來是改善型需求購房者的關注熱點。

東莞萬科中天城市花園場地周邊交通便利,生態環境良好,地形變化豐富。基地位於城市花園社區的中間,是一個公共綠地景觀。中間公共綠地的原有標高由北至南逐漸降低,並且比兩側地面標高低,呈谷地狀態。

景觀設計著眼於如何創造一個社區與城市共享,滿足不同人群活動需求的公共空間。無論是周邊的居民還是社區內的居民,在小區內都能感受到是到了一個主題樂園,在那感受多樣的空間氛圍,進行豐富的體育活動,提高幸福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