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这么厉害,曹操死前怎么不一块杀了呢?

兔牙传说


司马懿这么厉害,曹操死前怎么不一块杀了呢?

 

司马懿生于东汉末年乱世之中。《晋书》记载司马懿:“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汉末大乱,常慨然有忧天下心。”尚书崔琰与司马懿的兄长司马朗交好,曾对司马朗说:“聪亮明允,刚断英特。”南阳太守杨俊素以知人善任著称,司马懿二十岁前,杨俊曾见过他,说“此非常之人也。”也就是说,司马懿年少便显露出不凡才华。当时,诸葛亮号称“卧龙”,庞统号称“凤雏”,司马懿号称“冢虎”。

公元201年(建安六年),郡中推举司马懿为计掾。当时曹操任司空,早听过他的名声,便派人召他到府中任职。司马懿见汉朝国运已微,曹操是宦官之后,轻视之,便借口风痹病推辞。曹操不信,派人夜间去刺探消息,司马懿一动不动,像真染上风痹,瞒过曹操。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曹操任丞相,强辟司马懿为文学掾。曹操对使者说:“若复盘桓,便收之”意思是再推辞就杀。司马懿只得赴任。历任黄门侍郎、议郎、丞相东曹属、丞相主簿等职。后来,曹操逐渐察觉司马懿“有雄豪志”,又发现他有“狼顾之相”,心里很忌讳,便一直提防司马懿。根据史料记载,曹操梦见“三马同槽”,心中对司马懿更是忌惮,因此对曹丕说:“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也就是说,司马懿不是甘为臣下的人,必会干预我们的家族之事。一定要时刻提防司马懿。可以说,曹操已经非常了解司马懿,也预料到他将来可能会对曹魏江山不利。既如此,曹操为何不干脆在自己临死前将司马懿杀掉以绝后患呢?  

 

第一,杀不得。司马家族是颍川名门望族、豪强地主,不是一般的势力。司马懿的高祖父司马钧为汉安帝时的征西将军,曾祖父司马量为豫章太守,祖父司马隽为颍川太守,父亲司马防为京兆尹。司马懿兄弟八人当时号称“司马八达”。老大司马朗官至丞相主簿、兖州刺史。颍川多名士,许多都与司马家族有关系。曹操最初还是靠司马防举荐才进入官场的。曹氏政权主要靠世家大族豪强地主的支持。即使曹操不讲究司马防举荐之恩,为了消除后患杀了司马懿,如果没有足够的理由让人信服,将会严重影响曹操政权的稳固。

第二,不得杀。一是司马懿非常狡猾,善于伪装。《晋书》:“帝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司马懿装风痹病,就足显其奸诈和胆略不逊于曹操。曹操梦“三马同槽”后怀疑司马懿,也被司马懿巧妙化解危机。另据《魏略》记载,曹洪才疏,想让司马懿帮他。司马懿耻于和曹洪来往,假装拄拐不去。曹洪记恨司马懿,去跟曹操告状。曹操征召司马懿,司马懿就立刻去见曹操为其效命。此外,司马懿非常勤于职守,废寝忘食,逐渐让曹操放下戒心。二是曹丕对司马懿非常信任。每当曹操欲杀司马懿,曹丕总是替他辩护。曹操死后,曹丕对司马懿更是信任有加,且委以重任。黄初元年(220年),曹丕登皇帝位,任命司马懿为尚书,不久转督军、御史中丞,封安国乡侯。黄初二年,升任侍中、尚书右仆射。黄初三年和黄初五年,曹丕两次伐吴,都以司马懿镇守许昌,并改封司马懿为向乡侯。黄初六年,转任抚军大将军、假节,领兵五千,加给事中、录尚书事。同年,曹丕又大兴水军攻吴,仍命司马懿留守“内镇百姓,外供军资”。临行,下诏书给司马懿说:“吾深以后事为念,故以委卿。”黄初七年,曹丕驾崩,临终时,令司马懿与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征东大将军曹休为辅政大臣。曹丕对太子曹叡说:“有间此三公者,慎勿疑之。”

第三,不舍杀。当时三国鼎立,蜀、吴对曹魏政权虎视眈眈,想要稳固政权或一统天下,就必须依靠雄才大略、独挡一面之才。曹操作为一代枭雄非常爱才,“唯才是举”就是他的创举。司马懿的才能除了崔琰、杨俊夸赞外,曹植也赞司马懿:“在朝则匡赞时俗,百僚仪一;临事则戎昭果毅,折冲厌难者,司马骠骑也。”后来,曹叡说:“吾得司马懿二人,复何忧哉!”曹芳也说:“太尉体道正直,尽忠三世,南擒孟达,西破蜀虏,东灭公孙渊,功盖海内。”其实,在曹操时代,司马懿就常谋国事,多出奇策,已经用事实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司马懿任丞相军司马时,建议屯田解决粮食问题,得到曹操的采纳。关羽水淹七军后声势“威震华夏”,曹操感到威胁,为避关羽锋芒,一度准备迁都。司马懿及时劝阻并出计离间孙刘联盟。曹操从其计,孙权果然派吕蒙袭取关羽,破坏了孙刘联盟,改变了当时的战略格局。毛泽东说:“司马懿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历来说他坏,我看有几手比曹操高明。”

第四,想不到。曹操临死前认为,曹丕是完全可以镇得住司马懿的,只要小心防范,没有太大问题。曹氏家族的曹操、曹丕、曹睿三代皇帝都对司马懿有所提防,但是曹操怎么也不会想到,司马懿硬是熬死了他几代人。后期诸葛亮北伐,无人能敌,只能让司马懿掌管军权。最终,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诛杀曹氏三族,全部掌握政权,为西晋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所以说:人生世事实难料,奸雄更比奸雄刁。不要攀比权和利,活得长久是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