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憑什麼當書聖?這篇文章徹底講明白了

這一節,我們要聊聊書法史的核心資源——琅琊王家。談魏晉書法,王家是怎麼也繞不過去的。當然,我們也沒有想繞過去,看了前面幾章,你會發現,王家是一條暗線,始終貫穿在故事後面。

書法史上最風流的男人們(六)遊雲驚龍

1、王馬天下

前面我們已經領略過幾大家族的厲害,謝家打贏淝水之戰;郗家平叛;桓家北伐。那一直處於東晉政治舞臺核心的王家,憑什麼獲得地位?答案是東晉的開創。琅琊王氏原籍山東琅琊郡,而東晉的開國皇帝司馬睿,沒當皇帝之前是琅琊王。西晉陷入混亂時,在王家掌門人王導建議下,司馬睿南下建康,開創了東晉皇朝。王導率領王氏家族追隨擁戴,到了南方,王導幫助司馬睿打通當地豪門的關係,為新政權穩住局面。

司馬睿雖然也姓司馬,是司馬懿的玄孫,但他可不是西晉皇帝司馬昭的後代,屬於旁支。可以說沒有王導的引導和開拓,沒有琅琊王家的資源支持,司馬睿就成不了晉元帝。

王羲之憑什麼當書聖?這篇文章徹底講明白了

司馬睿對這一點很清楚,加上他與王導本是老鄉,所以怎麼看王導都順眼,信任的不行。一次開朝會,司馬睿拉著王導,要他跟自己一起坐在龍椅上。王導當然不去,但皇帝堅持表示誠意。王導說:如果萬物都和太陽一樣發光,那人民還怎麼仰望呢。把皇帝比作太陽,漂亮地推託了。但是當時的人們都清楚王家的地位,所以流傳一句話叫"王與馬,共天下。"王字還排在前頭。

東晉基業創自王家,但也差點毀在王家手裡。東晉初,王導主內政,王敦掌握兵權。王敦是貴族中的異類,當時人給他一個美好的形容詞——"雄爽",換成正常的詞就是粗魯豪放。王敦是個狠人,當時的大富豪石崇舉辦宴會時,令美人勸酒,如果客人不乾杯,就殺死美人。王敦不喝,石崇連殺三個美人。王敦還是不喝。王敦也曾迷於女色,養一群美女。有人說您這樣不好,影響健康。王敦說我倒沒感覺,不過這事兒好辦,立刻打開後門,把美女全都趕走了。這個人對別人對自己都狠,對江山自然是不能放過,曾兩次攻打建康。後來沒來得及篡位,病死了。

2、有才任性

王敦特別喜歡王家後輩裡的一個小孩兒,經常帶在身邊。一次,王敦帶著孩子上了大船,小孩睡著了,王敦就到旁邊的房間裡給手下開會,談起了謀反。王敦這時候已經忘了還帶著個小孩,會議結束,才想起來,雖然偏愛這個小孩,但謀反的危險係數太大,只好把這個小孩滅口。到了小孩的屋子,發現小孩滿臉口水,四仰八叉,睡的特別香,看來他沒有聽見密謀。也就叫醒了孩子,帶他下船了。王敦不知道,孩子早就醒了,假扮酣睡保護了自己。這個能判斷密謀內容並推想到自己身處險境,演技爆發騙過王敦的孩子這一年十歲,他的名字叫王羲之。

王羲之在當時人的評價中高的不像話,人們說王羲之"飄如浮雲、矯若驚龍"。庾家掌門人庾亮說:"逸少國舉。"就是說王羲之是全國都推崇的人。天縱英才,王家子弟,拔萃國舉。王羲之在這個環境下,性格中最突出的東西就是任性。

前面講過坦腹東床的故事,雖然我們推測王羲之早就內定勝出,但對著未來岳父家的人坦腹東床也是夠任性了。王羲之做官也任性,他一向看不起王述(不是琅琊王家人,是太原王家後人)。王羲之當會稽內史時,沒想到王述當上了揚州刺史,成了王羲之的上司。王羲之絕對不能接受,就上書朝廷,說我要求把會稽升格,成立越州,跟揚州一個級別。朝廷當然不會由著王羲之任性。王述知道了,就向朝廷告王羲之的狀,說他有很多不法行為。這時候,王羲之在官場上任了最後一次性,辭職了。

3、何以為聖

王羲之是書聖,《蘭亭序》是天下第一行書,但王羲之究竟為什麼是書聖?《蘭亭序》為什麼第一?今天我們要把這些講清楚!

中國的書體共有五種:篆隸楷行草。從商朝開始,到漢代以前,通行篆書 。漢代通行隸書。楷書、行書、草書三種字體基本是在秦漢是開始孕育,到了魏晉三國時期,三種書體都進入了成熟期。王羲之趕上了好時代。

先說草書,草書這時已經出現一種成熟的面貌,叫做章草。章草主要由隸書演化而來,書寫時筆法連續,筆畫減省,字形取橫勢,一般會有一個和隸書相似的帶有波磔的筆畫。魏晉新草書則字形縱勢,沒有波磔筆畫,更加靈動清秀,被稱為今草或者小草。我們前面說過,今草一直有人探索,而王羲之把今草推到了最高峰。留下了《十七帖》等一大批精彩絕倫的書法作品。

王羲之憑什麼當書聖?這篇文章徹底講明白了

王羲之《十七帖》局部

再說楷書,楷書在秦漢時已見端倪,最初是一種比較自由的書體,遠沒有我們今天印象裡的嚴格穩定。漢末的楷書字體扁方,變化隨意,比較古樸,還有隸書的氣息,鍾繇楷書是這一時期的代表。王羲之把楷書改造了,王羲之的楷書比以前端正了,筆畫舒展,字體秀麗,去掉了很多隸書的痕跡。在此基礎上,楷書才逐漸呈現出我們今天看到的修長端正的樣子。可以說王羲之是楷書的最重要改革者。代表作有《黃庭經》、《樂毅論》等。

王羲之憑什麼當書聖?這篇文章徹底講明白了

王羲之《黃庭經》局部

最後說行書。行書是五種書體裡最特殊的一種。也是最自由、與其他書體結合最方便的書體。和楷書結合,叫做行楷,漢末魏晉有很多人寫。和草書結合,叫行草。那麼可能有人會問,單純行書,是什麼樣子。那就請看《蘭亭序》。蘭亭序的每個重複的字寫法都不一樣,每一點畫都有無窮變化。同一個字裡筆畫之間牽絲映帶,不同的字相互呼應,基本字字獨立,字的大小、間距、排列都有意識的安排。在研美流暢的面貌中展現了豐富的細節和無限的活力。蘭亭序是水準最高的行書,也是第一個標準的行書樣板。行書的審美體系、技法內容以及作為一種書體的書寫規範全部籍此確立。蘭亭序得天下第一之名,原因如此。

王羲之憑什麼當書聖?這篇文章徹底講明白了

王羲之 《蘭亭序》馮承素摹本

說到這裡,我們發現對於草書、楷書、行書三種書體,王羲之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這些成績已經使王羲之前無古人,後面也不可能有能相比者。

王羲之對草書、楷書、行書三種書體的革新,對文字發展和書法藝術都有巨大作用。關於文字發展的成績單就是這樣,而王羲之的書法藝術成績單還沒結束,至少還有一大項——行草。行草就是行書和草書都出現在一個作品裡,相互穿插使用。直到今天,這種創作方式都是書法創作最普遍的方式。王羲之的行草手札也稱小行草是史上第一的。王羲之的行草代表作有《喪亂帖》《得示帖》《姨母帖》等。

王羲之憑什麼當書聖?這篇文章徹底講明白了

王羲之《得示帖》

也許你很難相信,王羲之的書法成就到這裡還沒總結完,確切地說,還有一大堆。我們下一章繼續。

預告:第七章 二聖爭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