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曼蒂克消亡史》你不曾注意的一個片段

《羅曼蒂克消亡史》你不曾注意的一個片段

《羅曼蒂克消亡史》你不曾注意的一個片段

《羅曼蒂克消亡史》你不曾注意的一個片段

《羅曼蒂克消亡史》你不曾注意的一個片段

《羅曼蒂克消亡史》你不曾注意的一個片段

在該片段在登場的只有四個人。吳小姐、王媽、陸先生和吳小姐的丈夫。短短的幾分鐘的登場人物形象的樹立已經很鮮明瞭。最先亮相的是在家等待丈夫的吳小姐,可是在她等待的過程中得知,自己的丈夫被人抓去了。吳小姐的著裝和所居住的環境已經丈夫遇到的麻煩,結合一下當時的背景可以推斷出是有一定經濟條件卻沒有權勢的人,而她是什麼樣的人呢?在王媽、陸先生和吳小姐的對話中可以得知,吳小姐是當時的電影明星。作為電影明星,形象氣質必然是普通女性所不具備的。當時雖然沒有成熟的娛樂圈,但是電影已經可以作為一個文化消費的娛樂產業。吳小姐所從事的職業可以說是處於名利場中的,在名利場中會有很多的身不由己,她的美貌在那個男權絕對主導優勢的年代像戰利品一樣讓人垂涎若渴。當戴先生想要佔有她的時候,她幾乎沒有可以反抗的權利,即使她在熒幕上深受大家的喜愛,甚至是陸先生這樣的大人物喜愛,可是在絕對權利面前,這些都是泡沫,她想要堅守的自己想過的小日子都會一擊而破。每個人都想堅守自己心裡的羅曼蒂克,可是殘酷生活就像叢林一樣,為了生存會毀掉很多優雅。

而他的丈夫,登場的時候雖然衣冠楚楚,可是一張口都是自私的利己主義和滿嘴的謊話。作為一個男人在那樣的社會,做演員似乎不是那麼的體面,他自己也並不享受當演員當明星。當戴先生送他一份地位高錢又多不辛苦的工作時,他毫不猶豫的就去了,即使是把自己的髮妻送給他也無所謂。他穿著像個紳士卻不能像紳士那樣體面的活著,在和妻子道別之際,他戴禮帽的鏡頭是極其諷刺,我們常說衣冠禽獸,大抵就是如此吧。我所說的禽獸不是講他殘忍邪惡,而是說他的動物性,他的慾望的不可剋制。他的野心並沒有在經濟實力比自己強的妻子庇護的生活中被消磨,相反的是他想要逃離吃軟飯的心與日俱增,甚至可以說這是她和妻子潛藏的矛盾。這個矛盾在戴先生送給他工作時爆發,他徹底要擺脫妻子了。在亂世中他能謀的這樣一個機會是多少男人求之不得。一個男人應該堅守的羅曼蒂克在紛亂的年代就這樣在權力和金錢面前扭曲、消失。他無法擺脫金錢、權勢、地位對他人生選擇的操控,放棄和自己打扮形象一樣的紳士作風,放棄羅曼蒂克。

這部影片不斷的告訴我們什麼是羅曼蒂克,又在不斷的摧毀羅曼蒂克。羅曼蒂克在整個影片中已經不僅僅是浪漫了,它被賦予的意義更加的複雜。吳小姐是這個片段中最羅曼蒂克的人了,她只想和丈夫相守過自己富足的小日子,哪怕時局再亂也和她們沒有關係。她會身穿精緻的旗袍,把自己的外貌打理的緊緊有條。王媽的話傷及到她的顏面之後她沒有立馬動怒只是正襟危坐請王媽以及她代表的那一方尊重她和她的先生。在當時的國際化大都市上海,每個人似乎都是那麼的精緻,即使是官家王媽,在辦起事來也是很有腔調,即使片中一直穿著不起眼的土黃色旗袍,也遮蓋不住她的精明能幹。這部片子最迷人的地方就是這個一板一眼的腔調,包括這部片子的鏡頭語言,也極其有腔調。從它的構圖和調度上,乾淨利落到不帶一點雜質,我選取的片段當中,人物對話絕不帶過肩鏡頭,所有對話的正反打都是直接面朝觀眾的肩部以上特寫。直觀的感受就是片中人物是在對熒幕前的觀眾說話。雖然很多影片中也有人物對話不採用過肩正反打的形式,但是大多數情況下,這種拍攝方法都帶有獨白性質的。然而我採取的這個片段這一屬性卻不明顯,但是導演有意這樣為之,值得去深思。在本片導演的採訪中顯示,導演曾經讓他的好朋友聽自己的作品,只聽不看。結果朋友說,他覺得所有人物說話都像導演程耳說話。由此推斷,這些人物所說的話,不單單只是和影片中的人在對話,也是在和熒幕前的觀眾對話。是導演和觀眾在對話。羅曼蒂克在我們的生活中每天都在不停的消失,吳小姐的丈夫對吳小姐說的話,在導演刻意安排的鏡頭語言下,像極了男人會對女人說的話,可能還會是同樣的表情同樣的語氣,而在影片中其他段落也有相似的手法。

此片段在整部影片中屬於一條支線,並不是整個故事要核心描述的人物角色。整部影片中,大多都是在講男人的故事,在內憂外患的民國時期,在危機四伏的上海,男人們獨當一面的去對抗存在的威脅,努力在夾縫中求一線生存。而主角陸先生求的不僅僅是一線生存了,他要為他的家族求的整個生存的希望。向陸先生這樣的也在艱難的生存,就更不用說遇到困難還得請求陸先生幫他們的影星吳小姐一家,況且吳小姐還有一個正在吃軟飯的丈夫。不過他的丈夫並不想一直吃軟飯,片中的女性結局大都都很慘烈,不是送命就是經歷了非人的折磨,吳小姐可能是相對幸運的那一個,當她被當成籌碼交換給戴先生,戴先生為她謀得了更大更好的生存空間,在戰火紛飛中有了一隅生存空間。所以,雖然該片段是一個支線,但在整部影片的主題深化上還是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