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宋开国皇帝刘裕到底有多强?

水木杨子-海儿


东晋时期刘裕恰在刘牢之手下做参军事。两军对阵中,刘裕率领几十人外出侦查,不幸遇到孙恩数千人的大股部队。刘裕等人与孙军激战,其他人皆战死,只有刘裕坠入岸下。“孙恩军欲下岸杀刘裕,刘裕奋长刀仰首斫杀数人,乃得登岸,大呼追杀敌军,又杀伤甚众”。

刘裕久不归队,长官刘敬宣遂带队出来寻找,然后就看到了上文的这一幕“见刘裕独驱数千人,咸共叹息”。

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两句来描写刘裕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场面。足以看出刘裕当时有多强。


南叔NH


刘裕是南北朝宋朝的开创者,也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卓越的军事家。刘裕从339年第一次参加军事行动到417年灭亡后秦,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刘裕身经百战,无坚不摧。对内平息了孙恩、卢循的起义,消灭了桓玄、刘毅的军事割据,对外北伐西征,消灭南燕、后秦、谯蜀,降服仇池,用却月阵大破北魏。不愧为一代战神,也难怪南宋伟大爱国词人辛弃疾用“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样的词句来赞颂其功绩。

宋武帝有多厉害,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卓越的军事才能

1.善于战略决策和战役指挥

公元416年,刘裕决定北伐后秦,群臣纷纷反对,都认为不可行。刘裕却认为后秦正值内乱,这是灭掉后秦的最好时机,不顾群臣反对,毅然出兵。这次战争历时一年,东晋出动军队有十万之众,途径今天的安徽、山东、河南、山西、湖北、陕西等省,是一场规模宏大的战役。在战争宣传上,刘裕打出了“收复中原”的旗号,得到了北方汉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在战略部署上,兵分五路,让后秦数面受敌;采用“近交远攻”策略,重金买通强大的北魏借道,避免了腹背受敌。北伐战争的胜利,体现出了刘裕作为军事家的高瞻远瞩和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2.战术大师,善于战术创新

我不敢说刘裕是最能打的皇帝,但我敢说刘裕是中国军事史上战术思想最丰富,战术创新最多的皇帝。

刘裕在战术上一大特点是善于指挥诸兵种协同作战。那个时候北方少数民族已经有了重甲骑兵,铁骑对步兵的冲击力是特别大的。而东晋由于地理和马匹原因,骑兵较少,很难抵御北方铁骑的冲击。409年,刘裕北伐南燕,南燕派出9万大军抵御,其中铁骑一万多。两军交锋时,刘裕以“车四千辆,分车为两翼,方轨徐行,车悉张幔,御者执槊,又以轻骑为游军。军令严肃,行伍齐整。”这样步、骑、车三兵种协同作战,很好地抵御了燕国铁骑的强大冲击。

刘裕最为人称道的战斗是用“却月阵”,以2700名的兵力大败北魏三万铁骑。他充分地利用了地理条件(河水、平坦的河岸),两头抱河,以河岸为月弦,用弧形方式列阵,增加抵抗能力。在兵力配置上,他将几个兵种结合起来,协同作战,以水军为后援、以战车列阵御敌、以步兵杀伤敌人、再以骑兵发起追击。在整个作战过程中,刘裕部署周密,水路各军配合密切,谋略运用完美,战术使用得当,使强大的魏军铁骑无机可乘,处处被动,堪称战术史上的奇迹。

二、作战勇敢,身先士卒

刘裕不仅有识,而且有胆。在早期战斗中,他都冲锋陷阵,身先士卒。他的每一次胜利,不仅是靠智慧,也是靠勇猛和鲜血换来的。

三、军纪严明,体恤士卒

当时东晋内乱频繁,而老百姓都期盼安定平安,但当时无论叛军还是官兵,都纵兵暴掠,涂炭百姓。而唯有刘裕的军队军纪严明,没有骚扰百姓,深得民心。同时刘裕又体恤部众,灭后秦时,将缴获的金玉珍宝尽赐予北征将士。不重资历,择才用将。对部下不求全责备,避短扬长。深得军心。所以刘裕的军队战斗力特别强。

四、强大的军事集团

刘裕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刘裕周围,有一批和刘裕出生入死、以刘裕为核心(为其马首是瞻)的将领。如何无忌、王镇恶、魏咏之、檀凭之、檀道济、刘道规等,这些人都和刘裕一样出身寒门庶族,有着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愿望,他们把刘裕看作是乱世中的明主,都希望通过军功来加官进爵。也正是他们的支持,刘裕才能百战百胜,不断走向胜利。


温旧ls知新


很荣幸看到这个问题,也很高兴给大家分享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和想法,也希望我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帮助和快乐,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曾在自己的词里非常不加掩饰的夸赞一个人,说这个人是真正的伟人,真正强悍的人,他所称赞的人就是刘裕。辛弃疾本身是多么的强悍,我们也都了解,他这个人不仅仅在词方面有着非常大的水准,他在军事方面也是非常威武的一个存在。他在当年曾经就凭借着几十个人一下子冲进了金营,当时对于宋朝而言,是有一个奸臣的,他当时就在金营里面喝酒,这个人叫做张国安。辛直接就冲进了他的帐营当中,一剑就把张国安给杀死了,然后就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离开了这样的一个战场。

所以说辛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强悍的人,而能够得到他称赞的人更不用说,当然比他本人更加的强悍。他在词里面所说的寄奴指的人,就是刘裕,此人当真是一个非常励志的存在。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从出生的时候就不被所有人所喜欢,因此他的父亲看到他的时候就觉得养这么个孩子太费钱了,还不如扔了了事。多亏了他的一个亲人养了他,才让他在后来能够发展起来。

纵然开始的时候他表现的不太好,他喜欢赌博,也因为赌博而让自己的家庭遭到了非常大的损失。但他最后为了表达不再要赌博的一个决心,竟然在一次被羞辱之后把自己的小指头砍掉了,以此来明志。通过这么一个举动,他到了后期真的是非常的努力的想要证明自己。因此他在加入了起义军的阵营之后,真的有一番作为,他也因此而成为了南宋的创立者。我们知道当时的那个时代真的是无比黑暗的一个时代,晋朝遭遇灭亡的时候被很多的少数民族所取代了。

当时的那些民族的人是不太重视中原人的,所以说他们就非常的残忍的对待中原的人。在当时很多的中原人因此而被当做口粮,被当作玩物,被杀死或者是被羞辱的没有尊严。我们做一下统计就会发现,在当时死亡的人竟然超过了1000万!所以这么一个数值足以说明当时的时代是多么的让人绝望,在那个时候,正是刘裕参军的时候。他凭借着自身强悍的身躯,硬生生的杀开了一条又一条的血路。我们知道当时他其实在刘牢的手下当兵,而刘牢他又在当时没多么的重视他,所以一些送命的事儿刘牢就让他去干。当时刘牢想要让自己的手下打听一些消息,所以他就派了刘裕这些人去了。

当时去的一共有十几个人,但是比较悲催的是他们遇上了几千人的敌军,所以一大群人就把他们十几个人给围了起来。当时这些人真的是除了一把刀什么都没有,但是结果是什么呢,就是凭借着手里的这一把刀,刘裕硬生生的事冲了出来。所以说这么一个强悍的人真的非常的值得人们钦佩。我们如果做一下比较的话,就会发现不管是跟项羽还是跟关羽这些人比,他都能够完全的击败他们。

上面所列举的那两个人,他们纵然比较的威武,比较的彪悍,但是他们能一个人打1000个吗?刘裕就可以,所以说这样的一个战绩,让刘裕当真被无数人所钦佩。当时刘裕所对抗的人叫做孙恩,孙恩他的实力真的非常的强悍。到了清朝的时候,有个人跟他很像那个人叫做洪秀全,他们有一个特点都是利用宗教信仰来为自己拉拢人马。但他遇到了刘裕之后真的被打得非常的惨,后来孙恩他起义了六次,这六次都失败了,最后又被逼得跳海了。而刘裕则是发展的越来越好,最终他就建立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政权,终结了当时那个让人绝望的时代,所以从这一点来看他也是比较伟大的。

因此综上所述,个人觉得刘裕是很难超越的一个人。他在人们的心目当中是一个英雄,这一个英雄称号的来源,除了他个人实在是太厉害了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让当时的人们又重新的回到了安稳当中。所以对于当时的人们而言刘裕是没有办法替代的一个人。因此在很多的君主里面,刘裕也是名声特别好的一个,所以现在史学家提起他还是会觉得十分服气,这是一个真正的军事以及民事方面都做得很好的皇帝,这样的皇帝数量真的不太多。

以上分享是我关于这个问题的个人想法和观点。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解答,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与看法,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走进这话题。有喜欢我的记得关注下哦,每天为大家分享与解答我的想法与见解哦。


公子灵均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的名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相信大部分人都应该知道,课本里边的,其中的寄奴指的就是刘裕。

自晋安帝隆安三年(399年)起,对内平定孙恩起义,消灭桓楚、西蜀及卢循、刘毅、司马休之等割据势力,使南方出现百年未有的统一局面;

对外消灭南燕、后秦等国,降服仇池,又以却月阵大破北魏,收复淮北、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光复洛阳、长安两都。据《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一十八》还记载,刘裕用“却月阵”,以2000步兵大破北魏3万精锐骑兵。这种战绩可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以当时的水平步兵打骑兵打成这样,就这一战绩,就可以说是千古名将了。

永初元年(420年),刘裕代晋自立,定都建康,国号“宋”。开创了江左六朝疆域最辽阔的时期,可以说南朝第一帝就是刘裕,不只是说是第一位皇帝,更是南朝最伟大的一位皇帝。


枫叶0829


刘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字德舆,小名寄奴。彭城郡彭城县绥舆里人,生于晋陵郡丹徒县京口里。东晋至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南朝刘宋开国君主(420年7月10日-422年6月26日在位)。西汉楚元王刘交之后。

刘裕自幼家贫,后投身北府军为将。自晋安帝隆安三年(399年)起,对内平定孙恩起义,消灭桓楚、西蜀及卢循、刘毅、司马休之等割据势力,使南方出现百年未有的统一局面;对外消灭南燕、后秦等国,降服仇池,又以却月阵大破北魏,收复淮北、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光复洛阳、长安两都。凭借着巨大的军功,总揽东晋军政大权,官拜相国、扬州牧,进封宋王。

永初元年(420年),刘裕代晋自立,定都建康,国号“宋”。执政期间,吸取前朝士族豪强挟主专横的教训,加强集权,抑制兼并,实施土断,整顿吏治,重用寒士,举善旌贤,振兴教育,并多次遣使访民间疾苦,轻徭薄赋,废除苛法,改善政治和社会状况,终结了门阀专政的时代,奠定了南朝“寒人掌机要”的政治格局。同时派兵南征林邑国,使其全境归附。他对江南经济的发展,汉文化的保护与发扬有重大贡献,并开创了江左六朝疆域最辽阔的时期,为“元嘉之治”打下坚实的基础。史家誉之为“定乱代兴之君”,也有“南朝第一帝”之称。


可爱的小豫


刘裕字德舆,今江苏徐州市人。刘裕出身于,庶族地主家庭。曾祖刘混作过京口县令,父亲刘翘为郡功曹,刘裕自幼丧母,父亲又早死,祖业败落,家境贫寒,年轻时代依靠樵渔、躬耕养家糊口,艰难度日,倍尝人间辛酸。刘裕曾因赌博欠债无力偿还,被京口士族肆意鞭打。

这种生活经历,使刘裕比较了解社会下层人民的疾苦,对当时政治的黑暗,士族的腐败有较深刻的认识,对磨练他的意志也颇有帮助。

公元383年淝水之战后,北方再度陷入分裂,战乱蜂起。南方东晋政权,也未因战胜前秦,而振兴。以司马氏为代表的最高统治者,沉溺于酒色,偏安江左,罢黜贤臣,重用奸佞,使得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日益激化。

在这个动荡的年代里,历史的潮流把刘裕这个本来名不见经传的寒门庶族,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推上了政治舞台,演出了一幕威武雄壮的戏剧。

淝水之战后不久,穷困潦倒的刘裕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投奔了东晋北府兵大将刘牢之,当了一名参军。后来,在镇压孙恩起义的过程中,刘裕约束部属,纪律严明,在淮口、江陵、广州等地屡战屡胜,使刘裕在政治上崭露头角,自此不断升迁。402年,东晋大将框玄发动叛乱,领兵攻占建康。

次年,又夺取政权,迁晋安帝司马德宗至寻阳,正式称孤道寡。正当桓玄意得志满之际,刘裕团结北府兵中下级军官打起恢复晋室的旗号,在京口举兵讨逆,于404年平定了桓玄之乱,迎司马德宗还都建康。

桓玄之乱虽平,而东晋大权尽落刘裕之手。刘裕升任侍中、车骑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作为寒门庶族的政治代表入朝执政。409年,南燕慕容氏领兵南下,大掠淮北。刘裕毅然麾师北伐,从建康出发,由淮、泗抵下邳,占琅琊,围困燕都广固(今山东益都),经数月激战,攻克广固,俘慕容超,翦灭南燕。

416年,刘裕又乘后秦王姚兴病死,国内发生内乱之机,分兵四路,大举北伐。晋军长驱直入,势如破竹,很快克洛阳,破潼关,直捣长安,消灭了后秦。

刘裕领导的两次北伐,均获胜利,与过去祖逖、桓温等人相比,如鹤立鸡群,略胜一筹。北伐的胜利,抑制了北方少数民族统治者的南侵,保卫了江南地区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保卫了江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功绩是不能磨灭的。

刘裕不仅在军事上“奋起寒微”,复兴晋室,率军北伐,屡建战功,而且在称帝前后,他还针对东晋王朝的积弊,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些改革。

第一,打击士族,重用寒人,加强中央集权。对敢于反对他们的士族,刘裕毫不留情地予以镇压,如平定桓玄之乱后,他杀掉了王瑜、谢混等高门士族,处死了为害一方的刁逵。对于俯首帖耳归顺他的一些士族,刘裕虽给高官厚禄,却不授给实权。第二,精简机构,抑制豪强。

413年刘裕上书安帝,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地精简了重叠的机构。对于对抗士族豪强,刘裕严加镇压。第三,宽征省绸,与民休息。420年禁止,向民间征发车、牛。

为减轻人民的田租负担,刘裕又废东晋计口收税的旧制,改为计资收税。这些措施,减轻了人民负担,有利于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第四,整顿吏治,严惩贪官;第五,提倡节俭,杜绝奢靡。刘裕出身寒微,富贵后注意不忘贫贱时的困苦,刘裕听说琥珀可以治刀伤,令人将其枕打碎,分给北伐部将备用。

由于推行以上与民体息,发展生产的政策,在刘裕和儿子刘义隆统治的近半个世纪里,刘宋政局安定,生产发展,出现了“元嘉之治”的小康治世。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刘裕是我国东晋南北朝这个动乱时期,甚为难得的人物,他不愧为杰出的地主阶级的政治家、军事家。清朝著名学者说刘裕是汉以后、唐以前唯一一个很有为的封建帝王,小编认为这些评价都是很有见地的。


没有雨伞的人要努力


南朝宋武帝刘裕(363-422年),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家和统帅,他是刘宋的建立者,使他拉开了南北朝时期的序幕。

刘裕是刘邦的弟弟刘交的后代,他因家道中落,父亲早逝,自小便家境贫苦,靠卖草鞋为生,长大后刘裕成为北府旧将孙无终的司马。

刘裕当了一名参军,在转战三吴的几年中,他履充先锋,战功显赫,被封为建武将军,出任下邳的太守。



晋安帝元兴三年,刘裕起兵攻打楚国,次年3月,刘裕近安帝司马德宗复位,司马德宗为奖励刘裕再造晋室的功绩,升他为侍中,刘裕的权力越来越大,从此控制了东晋的朝政,权倾天下。

刘裕掌握政权后,消灭了南燕政权,打败了卢循,收服了巴蜀,攻破了长安,被封为宋王,接受了九锡的恩赏。

公元420年,刘裕逼迫司马德文禅让,自己即位,国号宋,中国开始进入南北朝时期。


sddz以书润心


南朝宋武帝刘裕在整个南北朝时代也是顶尖的人物,他平定孙恩、桓玄叛乱,收复巴蜀,消灭南燕、后秦,收复洛阳、长安,立下赫赫武功


勇武非凡,独占数百人不落下风。刘裕三十多岁的时候,走上了自己的从军之路,这对于一个后来成就帝业的人的来说,起步并不早,起点也不高。但他加入的军队有着辉煌的过去,就是在淝水之战中大名鼎鼎的北府军,开始了平定孙恩之乱。在一次刺探军情过程中,刘裕带领数十个人,遭遇贼兵数千人,他与部下奋勇作战,部下大多战死,而刘裕手拿长刀越战越勇,以一人之力击退数百人。后来援兵赶到,不仅杀退贼兵,还乘势平定山阴,把贼兵赶到了海上。



平灭叛乱,逐渐掌握东晋政局。由于在平定孙恩之乱中,刘裕作战勇猛、冲锋在前,而且领军纪律严明,很快在北府军中建立了自己的声望。这时东晋的荆州刺史桓玄发动叛乱,接管了东晋朝廷。北府军主帅刘牢之投靠桓玄,但有很快被迫害致死。这时,刘裕将北府军余部集结起来,向桓玄发动袭击。当时,刘裕仅一千七百多人,就毅然以以卵击石的姿态向桓玄开战。平叛过程中,刘裕队伍不断壮大,一举击败桓玄大军,接着又再次击败逃回荆州根据地,试图东山再起的桓玄,并乘胜追击将桓玄歼灭在逃亡蜀地的路上。取得了胜利的刘裕,帮助东晋安帝恢复了地位,顺利成章的称谓了东晋新的权臣,当然也是最后一位权臣。


兴兵北伐,气吞万里如虎。刘裕掌握东晋朝局后,先后消灭南燕、谯蜀、后秦,从永嘉之乱后,北强南弱的局面,在刘裕处不复存在,在刘裕处是对北方各国的碾压式存在。东晋义熙五年刘裕北伐南燕,不到一年,俘虏南燕国主慕容超,不久将其斩于建康。之后,刘裕又消灭孙恩余部,又提拔年轻将领朱龄石,成功消灭谯蜀,巩固了东晋的形势。义熙十二年,刘裕决定兴兵伐秦,收复洛阳、长安。刘裕带领五路大军,水陆并进进攻后秦。一路,斩将夺城、势如破竹。仅一个月占领,大将王镇恶占领洛阳,经过仅一年交战,刘裕在义熙十三年成功进入洛阳。此时,刘裕已收复山东、河南、淮北和关中的大片土地,东晋的疆土扩大到了极致,此后,南朝再未有达到如此疆域。


在消灭后秦的过程中,刘裕还打了以著名的却月阵打了一场以步制骑的漂亮仗。在刘裕沿黄河西上之时,北魏出于唇亡齿寒的考虑,派大将长孙嵩率领三万骑兵沿河守御,并与晋军发生摩擦。当时,刘裕水军沿河而行,拉纤士兵被河水从到对岸,都被北魏军队杀死。于是,刘裕先遣白直队丁午率七百军士上岸,将一百多辆兵车沿河布设,车阵两头抱河,队形弯成弧形,因为形似新月,故称却月阵。每车上有七名战士,又竖起一根白毦。又派猛将朱超石率两千人,每车增加二十人和一张大弩,车外竖起盾牌。在北魏纵马来攻时,朱超石命令先以力弱的单兵弓弩射击,北魏骑兵见晋军兵少箭弱,于是大胆进攻。眼见时机成熟,朱超石下令诸车用大弩发箭,魏骑纷纷中箭。但这时魏军骑兵多,距离又近,大弩近距离的杀伤效果已经不能遏制魏军的进攻。朱超石命令将士把手中的千余支槊截成三四尺的短槊,“以锤锤之,一槊辄洞贯三四虏,虏众不能当,一时奔溃”。魏军死伤惨重,大将阿薄干当场被杀。之后,刘裕派朱超石乘胜追击,再败魏军,自此魏军不敢再袭击晋军。此战,创造出以少量步兵杀伤数倍骑兵的记录,但也因阵型条件苛刻,此后历史上再未出现过类似战例。

虽然刘裕取得如此业绩,但是英雄还是逃不脱皇位的诱惑。在占领长安不久,刘裕重要的谋士,刘穆之病死。刘裕害怕后方有失,决心急速南归。最终,取得的北伐打好优势,最终落入了北魏之手,为北魏统一北方作了嫁衣裳。


一壶清茗品春秋


刘裕是南唐刘宋开国君主。这人确实是牛,特别能打,堪称“战神”,据传他是汉武帝的后裔,因此刘裕少年时期就胸怀大志,一心要恢复汉室光辉。在位期间,他犹如金戈铁马,一统男方、率师北伐、改革旧制,可惜50多岁就死了,仅仅在位3年,如果再给他多些时间,他极有可能成为统一南北东西第一人,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怀念他:“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小扎说事儿


刘裕这人真的强,堪称刘备第二。刘备家喻户晓,得益三国演义。可惜没有三国演义这样的名著给刘裕站台,其实历史舞台上刘裕,表现比刘备还精彩。

先看两人的出生。

血统上——

刘备是谁?刘皇叔,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后代,大汉后羿。

汉昭烈帝刘皇叔(图片取自网络)

刘裕呢?楚元王刘交的22世孙,楚元王是谁?刘邦的亲弟弟。刘裕这家伙原来也是汉朝后羿!

宋武帝刘裕(图片取自网络)

长相上——

刘备帅吗?“大耳贼”帅吗?双手过膝,放到今天,调皮的同学估计会喊一声“星哥”。

反观刘裕,相貌奇伟,仪表堂堂,身高七尺六寸,史称““雄杰有大度”。欧巴一枚。

早年经历——

“卖席子咯,卖鞋子咯,买 席子送鞋子咯”,推着小车在村口叫卖的那人,正是区区刘备。没有黄巾军这帮人,估计这就是刘备一生的缩影了。

刘裕就更惨了。那一天,一个衣衫褴褛的中年汉子在残破的院子里仰头大喊,光着屁屁的小刘裕也学着父亲的样子嗷了一嗓子,然后天真的看着父亲“阿爹,阿娘把弟弟生下来了吗?"他却不知道,阿娘就在刚才咽气了,难产。阿爹摸摸小刘裕的脑袋“裕儿,爹爹无能啊,对不起”。父亲心忧的是,没了奶水,小刘裕估计撑不过这个夏天,可恨自己又没钱请奶妈。隔壁大娘看了这一幕,对汉子耳语了几句,从此后的2年时间,小刘裕就吃着大娘的奶水度日。后来,打零工,吃百家饭,刘裕长大了,因为穷,娶不起老婆,到处被人欺负,就投军了。

走街串巷的刘备,差点饿死夭折的刘裕,都当了皇帝,这创业能力比马云刘强东都强吧。如果比较两人谁的人气高,估计还是刘裕,毕竟他颜值高啊。

再看两人的战功。

刘备有战功吗?没有诸葛亮的时代,刘备真的很可怜,可以叫“常败将军”,来捋一下。

刘备占徐州时,出城跟袁术对阵,被吕布抄后路占了徐州,妻小被吕布俘虏;逃到广陵,又被袁术打败了;然后回到小沛,又被吕布打败了;后来投奔曹操,在沛城又被吕布打败了,妻小又被吕布俘虏;后来衣带诏事件,曹操亲征刘备,刘备又被打败了,连关羽都被曹操捉住了;后来投奔袁绍,帮着打曹操,又被曹操打败;后来投奔刘表,屯驻新野,又被曹操打败。后来有了隆中对,终于止住了败仗。但后来的后来,夷陵之战,败得很惨,竟然身死白帝城。

论打战,刘皇叔可以说是青铜级别的。

刘裕了?

骁勇善战,在刘牢之麾下时,带着几十人的侦察兵,遇到几千人的孙恩叛军,硬是挺到援军到来,还杀死好几百敌军;后来刘裕率领几百晋军驻守小城市章城,多次打败前来进攻的数千叛军;后来刘裕在县城海盐又用计大败叛军,仅几百人兵力,斩杀叛军大帅;后来在蒜山,刘裕又以少胜多,打败叛军首领孙恩亲自指挥的数万士兵;后来在郁洲,刘裕又大败孙恩;后来在海盐,又大败孙恩;后来刘裕归桓玄,大败孙恩妹夫卢循;后来因为刘裕太牛逼,上司桓玄想除掉他,刘裕就自己佣兵起义了;后来刘裕在京口打败桓楚;后来,刘裕攻破首都健康;至此,刘裕入朝执掌大权。

后来,刘裕北伐。祖逖、庾亮、褚裒、殷浩、桓温都曾先后北伐,但无一成功。但刘裕做到了。只两年时间,就恢复了淮南、山东、关中,灭南燕,中原大部重新回归晋朝。

后来,刘裕南征番禺,杀死占据南方的卢循,统一南方。

后来,刘裕西征巴蜀,灭谯蜀,统一巴汉。

后来,刘裕又北征后秦,灭后秦,统一陕西。

后来,这么牛的人终于称帝了。

纵观刘裕一生,连连征战,连战连胜,百战百胜。论打战,刘裕可以说是王者级别的。

因此,刘备打仗——呵呵;刘裕打仗——嗯嗯。

刘裕有多强,靠拳头打下的天下,从大头兵靠军功晋升,入朝执掌大权;又南征北战,先后灭亡3国3割据势力。

南朝第一帝!谥号“武帝”。要说秦汉以降最厉害的武将,刘裕称第二,关羽不敢称第一。哎,只可惜猛人刘裕死得早,要不然汉朝后再度一统天下的就不是杨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