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難兄難弟不是這個意思

世說新語之難兄難弟

原文:

陳元方子長文,有英才,與季方子孝先,各論其父功德,爭之不能決,諮於太丘。太丘曰:“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

譯文(不同意見可提):

陳元方的兒子長文,有很好的才能,和陳季方的兒子孝先,相互訴說各自父親的功業和德行,彼此爭執不能決斷,就去請教祖父陳太丘,陳太丘說:“關於功業和德行,元方和季方各有所長,難分高下”

陳元方:

陳元方,名紀,(129年—199年)字元方,潁川許昌(今河南許昌東)人,陳寔長子,享年七十歲。他出名有兩個原因,一是才能,二是孝道。

陳季方:

陳元方的弟弟,父子三人在當時都有名氣,被人稱為“三君”

陳太丘:

“太丘”本是河南一個地名,陳元方的父親陳寔(shí)曾經是那裡的行政長官,所以後人稱他為“陳太丘”。

在此,難兄難弟中的“難”讀音是二聲,現在的讀音是四聲,理解成為苦難。大概起源為這裡,而後演變成了現在的意思。即“一起患難的人,共處同一個困難境地的人”之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