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难兄难弟不是这个意思

世说新语之难兄难弟

原文:

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于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译文(不同意见可提):

陈元方的儿子长文,有很好的才能,和陈季方的儿子孝先,相互诉说各自父亲的功业和德行,彼此争执不能决断,就去请教祖父陈太丘,陈太丘说:“关于功业和德行,元方和季方各有所长,难分高下”

陈元方:

陈元方,名纪,(129年—199年)字元方,颍川许昌(今河南许昌东)人,陈寔长子,享年七十岁。他出名有两个原因,一是才能,二是孝道。

陈季方:

陈元方的弟弟,父子三人在当时都有名气,被人称为“三君”

陈太丘:

“太丘”本是河南一个地名,陈元方的父亲陈寔(shí)曾经是那里的行政长官,所以后人称他为“陈太丘”。

在此,难兄难弟中的“难”读音是二声,现在的读音是四声,理解成为苦难。大概起源为这里,而后演变成了现在的意思。即“一起患难的人,共处同一个困难境地的人”之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