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糖瓜粘;灶王爷,要上天

今天是农历腊月二十三,也就是通常说的“小年”。对于南方一些地区来说,腊月二十四才是小年。

虽然各地时间有差别,但是在小年的传统习俗中,有一点大家是一样的,那就是在小年这天要焚香烛、摆供品,恭送灶王爷去天庭做年终报告。

炉灶这个东西家家户户都有,平凡至极,但人们煮饭做菜,都要仰仗它。

对于一个农耕民族来说,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人物赋予神格,是很常见的事情,所以人们专门为它安排了一尊神,请他掌管炊事。

灶神的起源

古书中对灶神的身份记载有多种说法。

最初的灶神是女性,《庄子·外篇·达生》中说,灶间的鬼神叫做“髻(jì)”,汉朝学者解释说“髻”是一身红衣、状如美女。道家的经典把灶神说成是昆仑山上的一位老母,叫做“种火老母元君”。后来灶神奶奶经常以和灶王爷并坐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

二十三,糖瓜粘;灶王爷,要上天

灶王爷和灶神奶奶

汉代以后,出现了男灶神。《淮南子·汜论训》:“故炎帝于火,而死为灶。”《五经异议》则认为“火正祝融为灶神”。人们能让炎帝、祝融这样的大神来充当灶神,可见当时的人们对灶神相当重视。

二十三,糖瓜粘;灶王爷,要上天

火与灶是相辅相成的,所以早期尊火神为灶神

在这以后,关于灶神的传说越来越多,版本也各不相同,其中比较熟悉的有张单休妻说、封神演义中张奎、高兰英夫妇成神说,还有玉帝女婿说等等。

灶神的地位

尽管灶神属于神话体系中的基层干部,但是在人们眼里他的地位却十分重要。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灶神掌管着人们的饭碗,所以历来受到重视和祭祀。

《礼记·祭法》篇记载“王为群姓立七祀:曰司命,曰中溜,曰国门,曰国行,曰泰厉,曰户,曰灶。”也就是说天子为天下百姓祭祀七个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神,其中就包括灶神,“庶人立一祀,或立户,或立灶” 老百姓祭祀只需要祭灶神或户神,以求衣食无忧、家宅平安。

《论语·八佾》篇记载: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也就是说与其奉承那些尊贵的神,不如奉承灶神。更说明灶神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灶神,在道教神话体系中全衔是“九天东厨司命太乙元皇定福奏善天尊

”,俗称“灶君”,或称“灶爷”、“灶君公”、“司命真君”、“九天东厨司命主”或“灶王”,北方习惯称他为“灶王爷”。在《灶王经》中称为“东厨司命九皇灶君”被看作家庭的保护神,家里大大小小的事都归他管。

二十三,糖瓜粘;灶王爷,要上天

故宫的“东厨司命九皇灶君神位”

灶神爱打小报告

灶神常年在人们的炉灶间驻守,所以对家里的事都了如指掌,并且定期上天汇报。

晋代的葛洪《抱朴子·微旨》:“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大者夺纪。纪者,三百日也。小者夺算。算者,三日也”,意思就是在月末这天,灶神会上天去陈述人的罪过,严重的夺去三百日寿命,轻微的也要夺去三天寿命。

清代的《敬灶全书》对此说得比较具体:灶神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平安,同时也要察一家善恶,奏一家功过。三年一结算,好事做得多,则天降福寿,坏事做得多,则天降报应。

二十三,糖瓜粘;灶王爷,要上天

灶神左右随侍两神,一捧“善罐”、一捧:“恶罐”,随时记录

为了让灶神在上天后能给多说好话,因此在小年这天,人们尽可能的多上贡品,诚心祷告。

南宋诗人范成大有一首《祭灶词》颇有意思,字里行间除了祈求,甚至有点贿赂的意思。

《祭灶词》

古傅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

男儿酌献女儿避,酹(lèi)酒烧钱灶君喜。

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角秽君莫嗔;

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

乞取利市归来分。

到了清代之后,人们有了更精明的办法:给灶神的祭品以糖、酒、点心为主——糖用来粘住灶神的嘴,酒用来把他灌醉,目的都是让他上天之后不能好好说话,告不了状。

二十三,糖瓜粘;灶王爷,要上天

关东糖

二十三,糖瓜粘;灶王爷,要上天

糖瓜,吃起来特别粘牙

今天是小年,不论如何,伺候好灶王爷,希望灶神可以“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

让我们带着对传统文化延续最好的尊重,迎接新年的到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