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留住人才?

1

放大职场中同群效应

吉米罗恩说过“你能达到的水平是和你在一起时间最多的5个人的平均水平”。

意思是说,你的眼界、格局、能力水平往往受你身边朝夕相处的人影响。

这也是今天要说的“同群效应”

同群效应,通俗地讲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它指的是这样一个现象:

一个人的行为不仅受价格、收入等个体自身经济利益的激励影响,同时还会受到他周围与他相同地位的人的影响。

从而使自身的行为和行为结果发生变化。

这个相同地位的人就叫“同群者”,在现实层面,它有很重要的实践意义。

所以它引起了很多管理者的高度关注和讨论。

你会发现,生活或工作中有很多“同群效应”的例子:

重点中学的学生更有几率考上名牌大学;

有着大公司履历光环的求职者有更多机会;

一个员工经常迟到,他所在的团队其他成员迟到概率就会增加;

一个部门的领导者是什么风格,他带领的这个团队整体风格也会呈现这种特点,等等。

这个理论告诉我们非常重要的一点:

“选择往往大于努力,并且选择和你优秀的人在一起,你会变得更加优秀,而优秀的人只愿意和优秀的人在一起。”

怎样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留住人才?

2

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知道任何一家企业里都会有许多的员工,他们工作能力自然也是参差不齐的,有些人很能干,有些人则可能比较懒惰,或者能力不足。

一开始,公司付给这些人的薪水可能是差不多的。

当大家开始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其中有些人的成绩会大一些,而另一些人的成绩可能要少一些。理论上,素质或能力不足的人将会被淘汰出去。

但实际上,大多数人的工作成绩很难用简单的数字衡量,企业也许只能是根据公司的整体效益情况制订一个大体的工资标准,那么,大家的工资水平可能相差不多。

最能干、业绩最出众的员工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结果只好跳槽去其他公司了。

剩下那些能力不是那么强的员工乐于接受目前的工资,留了下来。

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另外,还会给组织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比如团队的凝聚力难以形成,团队的敬业度普遍较低。

好的同群效应难以发挥作用。

怎样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留住人才?

总结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首先需要有正确的用人观。

只有当组织不断招聘合适的优秀人才,才会吸引更多优秀的人,形成良性循环。

其次,及时淘汰不合格的人。

这也是留住优秀人才最好的方式之一,是组织不断激励和赋能的根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