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盖是怎么死的,史文恭在死之前有默认是自己所杀吗,原著是怎么说的?

凤凰涅槃949


晁盖死因,概而言之是攻打曾头市时面部中毒箭不得救治而死。

关于是否是史文恭射死晁盖,历来疑点颇多,这就是施耐庵的聪明之处,他明明可以直接写史文恭一箭射死晁盖,但偏偏将“史文恭”刻在箭上,最大获益者——宋江瞬间成为最大嫌疑人。

虽然原著中未曾交代史文恭承认放箭,但我个人倾向于该箭更可能为史文恭所射。此外,亦不可忽视不得救治一事,毕竟晁盖并非中箭后立刻毙命。

一、为何认为是史文恭射箭而非宋江所谋呢?

1.文中特指明史文恭配有弓箭,似为铺垫。

晁盖率众第二次搦站时,对曾家五虎和正副教师的出场作了交代:

一字儿摆着七个好汉:中间便是都教师

史文恭,上首副教师苏定,下首便是曾

家长子曾涂,左边曾密、曾魁,右边曾

升、曾索,都是全身披挂。教师史文恭

弯弓插箭,坐下那匹却是千里玉狮子

马,手里使一枝方天画戟。

要注意,所有史文恭正面交战的描写中,都未曾用到弓箭,至于方天画戟,这同战秦明时用的红缨枪都属于一个路数的兵器,但弓箭却不是。

史文恭既配有兵器,为何这里特意先写弯弓插箭呢?而且其他六人都只是一笔带过。这就奠定了史文恭射箭的可能性。

与宋江作战时,曾升让弓箭手放箭,作为曾家教师,史文恭定要为其练兵。而且秦明都敌他不过,史文恭长于射箭也不足为奇。

也有观点认为曾涂带来囚车要活捉梁山头领,所以不会放箭杀人。我认为这不过是搦战方式罢了,若活捉得,便囚了,活捉不得,肯定以打赢为目标。而且宋江来战时,曾涂与史文恭商议:若不先斩贼首,难以追灭。所以活捉不是目的,打赢才是目的。

2.史文恭为人小心谨慎,故意不在投降书中承认自己射中晁盖。

且看降书如何说:

曾头市主曾弄顿首,再拜宋公明统军头

领麾下:日昨小男,倚仗一时之勇,误

有冒犯虎威。向日天王率众到来,理合

就当归附。奈何无端部卒,施放冷箭,

更兼夺马之罪,虽百口何辞!原之实非

本意。

史文恭在几次交战中都尽量避免硬攻,很了解梁山情况,为人小心谨慎。投降书名义上是曾弄,实则为史文恭所写。试想,若降书中写成“奈何史文恭施放冷箭”,那即便投了梁山,也不会有好下场。作为曾生部下,他只能用“无端部卒”稍加掩饰。

有人认为他不会笨到在箭上刻名字,但他也不会笨到不在降书中借曾升名义作解释。箭上刻有“史文恭”字样的消息,不可能不传到他耳朵里,他可以在降书中写明“史文恭从未在箭上刻名师,定是有人嫁祸”。

此外,箭上刻名字也不违背常理,比如射猎时确定猎者、战时确定战功、或为特别定制以区别士兵之箭。

3.晁盖阴魂缠住史文恭。

史文恭骑着千里马逃走,但遇到一人挡住去路:

“史文恭疑是神兵,勒马便回,东西南

北,四边都是晁盖阴魂缠住。”

老话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冤有头债有主,这晁盖偏偏缠住史文恭,让他行不得。若是宋江所害,晁盖此前在宋江面前显灵为何不报仇雪恨,反而救他一命呢?

晁盖死时说:“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有观点认为晁盖不说史文恭,却说射死我的,就表明心中存疑。我觉得有点过度解读,众头领都守在他身旁,肯定是议论纷纷,说史文恭射箭伤人一事。再说被箭射中的人,大多都不知箭从何来。

晁盖这句话的重点不在捉谁而在于没有让宋江直接上位。也只不过是赌气罢了,可怜义气晁盖,这是他最后的倔强了。

4.宋江有一万种杀死晁盖的方法,但他不是这种人。

宋江急于上位,是因为同晁盖理想不同。他想着忠义两全,封妻荫子,光耀门楣。而晁盖是英雄聚义,劫富济贫,不在乎功名利禄。

宋江若真想害死晁盖后上位,或者其他人暗自为宋江开道,就应该做绝了,直接射死,哪怕再补上一箭,为何要给晁盖喘息之机,立下遗嘱呢?如果晁盖直接死掉,二把手转正那是名正言顺,何必多此一举,特意策划个史文恭。宋江一直也在为当老大努力,他多次争先出战立功,极力笼络人才,这才符合宋江的性格。

二、晁盖之死,宋江等人有没有责任呢?

同为聚义兄弟,宋江等人有很大责任。从中箭后的救治入手直往前追溯,真是让人心寒。所谓哀莫大于心死,晁盖身未死心已死了。

1.晁盖中箭后并未得到尽力的救治。

晁盖送回山上,“宋江等守定在床前啼哭,亲手敷贴药饵,灌下汤散。众头领都守在帐前看视。”

也就是说既没有懂医术的人在照顾,也没有人四处求医问药。而看宋江长背疮时,张顺立刻想起提起神医安道全,宋江让张顺星夜前往,戴总又施神行术速速带回。对比之下,用心已经非常明显了。

2.晁盖被架空,导致他急于立功

几处写晁盖忿怒、不听劝谏,给人以晁盖自作自受的感觉。之前宋江三番五次争先立功,此时晁盖必须要拼死一战,还必须得赢。

想想出师不利时,众人是如何劝他的:

“哥哥且宽心,休得愁闷,有伤贵体。往

常宋公明哥哥出军,亦曾失利,好歹得

胜回寨,今日混战,各折了些军马,又

不曾输了与他,何须忧闷?

这不就是明摆着挑事儿吗?

再看这众将都是谁:林冲、呼延灼、徐宁、穆弘、刘唐、张横、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杨雄、石秀、孙立、黄信、杜迁、宋万、燕顺、邓飞、欧鹏、杨林、白胜;后来林冲带一部分守寨,只有这几人跟着晁盖:刘唐、阮小二、呼延灼、阮小五、欧鹏、阮小七、燕顺、杜迁、宋万、白胜。

这阵容就是奔着团灭去的!还是晁盖亲自选的人,连白胜都能打头阵,是被逼成啥样了!

吴用和公孙胜是制胜法宝,但早已不是心腹人。他还指望着属于当初七人的刘唐、三阮,信任早前推他为主的林冲、宋万、杜迁。

可他死后,刘唐极力推宋江为主,还说道:“我们起初七个上山,那时便有让哥哥为尊之意,今日却要让别人!”真是人一走,茶就凉。

3.宋江等人未尽义气,不希望晁盖得胜

吴用、公孙胜等积极为宋江出谋划策,而对待晁盖态度消极,晁盖只能与林冲商议攻打之策。

而且有的地方细思极恐:晁盖引兵渡水去了之后,宋江立即派戴宗下山打探消息。距离晁盖中箭有五六日,不可能不探到消息,而晁盖死后,林冲带兵退到半路就遇到戴宗传令回山。戴宗效率这么高,却从未给晁盖通报军情。

宋江攻打曾头市时,令戴宗和时迁去打听消息,不过数日,二人就摸清了敌军实情。比较之下,昭昭然也。

三、结语

晁盖之死终成谜团,只可惜不是上应天星,英雄晁盖死于非命。

《水浒传》引首词曰:见成名无数,图名无数,更有那逃名无数。

一百零八好汉有一百零八心思。但宋江不懂,英雄多聚义而来,究竟几人为忠!


读书侃报


史文恭临死前未发一言

晁盖的真正死因是《水浒传》中的一大迷案。绝不是像宋江等梁山头领所宣扬的那样是被史文恭暗放冷箭射杀晁盖。史文恭从被捉一直到死并未发一言,《水浒传》原著只是宋江吵吵嚷嚷说凶手就是史文恭,但史文恭从未承认过自己就是凶手。

史文恭被卢俊义俘虏后便被装进囚车押到梁山接受处置,他临死之前的情形在《水浒传》原著第六十八回 宋公明夜打曾头市 卢俊义活捉史文恭写的很清楚:

回到山寨忠义堂上,都来参见晁盖之灵。宋江传令,教圣手书生萧让作了祭文。令大小头领人人挂孝,个个举哀。将史文恭剖腹剜心,享祭晁盖已罢。宋江就忠义堂上与众弟兄商议立梁山泊之主。

史文恭从被俘到临死都未说过一句话,实际上宋江等人根本就没给他自我辩护的权利就急匆匆将他剖腹剜心了,然后就开始讨论梁山寨主人选问题来了,宋江不给史文恭辩护的机会,他究竟在怕什么呢?

史文恭有大将风范,从未想过暗箭伤人

史文恭虽然是在曾头市担任曾家五虎的武术教师,但那也是一代名将,《水浒传》原文是这样夸赞史文恭的:

头上金盔耀日光,身披铠甲赛冰霜。   坐骑千里龙驹马,生执朱缨丈二枪。

从对史文恭的仪态描述来看,这绝对是对名将才肯用的笔墨。这或许就是施耐庵的某种暗示,晁盖死因另有缘由!像史文恭这样的大将都是喜欢光明正大与对手干,绝不会使用下三滥的招数。在宋江五路大军攻打曾头市时,史文恭所能想到的上策也仅仅是使用陷坑:

史文恭道:“梁山泊军马来时,只是多使陷坑,方才捉得他强兵猛将。这伙草寇,须是这条计,以为上策。

使用陷坑是也仅仅是为了活捉梁山猛将而已。即便史文恭被梁山杀得大败之际,他也从未想过要使用暗箭伤人的招数。

花荣暗箭射杀曾涂,胜之不武

反倒是梁山上的人在攻打曾头市时连续两次用不光彩的手段赢得了胜利,一次是花荣暗箭射杀曾涂;一次是史文恭被擒。

先说曾涂之死。当时曾涂大战吕方,斗到三十余回合:

吕方招架不住;郭盛只恐吕方有失,便骤坐下马,拈手中方天画戟,飞出阵来,夹攻曾涂。三骑马在阵前绞做一团。

吕方不是曾涂对手,郭盛见势不妙拍马上前双战曾涂,本来二打一就是丢人的事,结果俩人依然不是曾涂的对手。于是小李广花荣就使用了暗箭伤人的招数,原著中是这样说的:

小李广花荣在阵中看见,恐怕输了两个,便纵马出来,左手拈起雕弓,右手急取鈚箭,搭上箭,拽满弓,望着曾涂射来。这曾涂却好掣出枪来,那两枝戟兀自搅做一团。说时迟,那时疾,曾涂掣枪,便望吕方项根搠来。花荣箭早先到,正中曾涂左臂,翻身落马,头盔倒卓,两脚蹬空。吕方、郭盛双戟并施,曾涂死于非命。

曾涂是凭真本事与梁山将领打斗,是梁山的花荣突施冷箭将曾涂射下马来,被吕方、郭盛二人趁机杀死,应该说梁山此战胜之不武。虽然后来曾家五虎之一的曾升也曾箭射过李逵,但那是光明正大的射的,不是暗箭。平时李逵上阵都是脱光了膀子由项充和李衮用蛮牌遮护,但这次本来是秦明上阵战曾升,但没想到李逵没打招呼突然间光着膀子上去了:

只见黑旋风李逵手搦板斧,直奔军前,不问事由,抢出垓心。对阵有人认的,说道:“这个是梁山泊黑旋风李逵。”曾升见了,便叫放箭。

李逵是鲁莽自大,没采取盾牌保护措施导致的被曾升用箭射伤,但曾升并不属于暗箭伤人。

史文恭遭晁盖阴魂缠身被擒疑团

《水浒传》原著说史文恭带人马去劫持宋江总寨中了梁山调虎离山之计,曾家大营被攻破,曾长官自缢身亡;曾魁、苏定阵亡。史文恭骑着千里马杀出西门落荒而逃。结果正走之间遇到了晁盖的阴魂。

史文恭正走之间,只见阴云冉冉,冷气飕飕,黑雾漫漫,狂风飒飒,虚空中一人当住去路。史文恭疑是神兵,勒马便回。东西南北四边,都是晁盖阴魂缠住。史文恭再回旧路,却撞着浪子燕青,又转过玉麒麟卢俊义来,喝一声:“强贼待走那里去!”腿股上只一朴刀,搠下马来,便把绳索绑了,解投曾头市来。

我们其实可以这样理解,凭借史文恭的身手,加上千里良驹照夜玉狮子马,如果不是遇到晁盖阴魂缠身,他是完全有可能从梁山的围追堵截中逃脱的。

那么史文恭遇到的真的是晁盖的阴魂吗?我看此事大有蹊跷,因为晁盖至死都不相信自己是被史文恭射死的,否则他会在遗言中直接说谁要捉住史文恭谁就是梁山之主了,但他的遗言中并未提史文恭的名字,而是说的“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做梁山泊主。”可见晁盖认为暗箭射杀自己的凶手其实另有其人。在这种情况下晁盖怎么会缠住自己都不认为是凶手的史文恭呢?

问题来了,史文恭看到的确实是晁盖的阴魂,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觉得无非是障眼法而已,别忘了梁山阵营中有位善使道术的高人公孙胜!这纯粹是公孙胜搞得鬼,之前在攻打曾头市的时候公孙胜就曾在阵中挥剑作法,借起大风,刮得火焰卷入南门,早把敌楼、排栅尽行烧毁。这次他再使用一次道术也不是不可能。

梁山为什么要上演让史文恭遇到晁盖阴魂这出戏呢?道理很简单,无非是让史文恭射杀晁盖的罪名坐实而已!可以起到以假乱真,蛊惑人心的效果,连已经死去的晁盖的阴魂都来跟史文恭索命来了,那不就证明史文恭确实是真凶了吗?真凶真的是史文恭吗?

情景再现,还原晁盖中箭现场

话说段景住盗的大金王子所乘宝马“照夜玉狮子”欲进献宋江,结果半路上被曾头市曾家五虎夺走,并口出狂言要扫荡梁山剿除晁盖、生擒宋江。晁盖勃然大怒,不顾众头领相劝率领着五千人马二十个头领攻打曾头市。

晁盖心切,被法华寺两个和尚忽悠深夜去劫持曾家大寨,中了曾家的埋伏。就在晁盖等人撤退的时候中了流箭。我们还原《水浒传》第六十回 公孙胜芒砀山降魔 晁天王曾头市中箭的相关情节:

呼延灼便叫急回旧路。走不到百十步,只见四下里金鼓齐鸣,喊声振地,一望都是火把。晁盖众将引军夺路而走,才转得两个湾,撞出一彪军马,当头乱箭射将来。不期一箭,正中晁盖脸上,倒撞下马来。

通过晁盖中箭时的情景可以看出晁盖等人转了两个弯后突然撞出一彪军马,然后一支乱箭正中晁盖脸上,说明这支箭是正面射的。这支箭是不是史文恭射的,我看未必!因为史文恭作为一军主帅是非常显眼的,金盔铠甲尤其是坐下千里驹照夜玉狮子马是很容易能辨认清的。就如同对方射晁盖一样,也是因为晁盖作为主帅穿着跟普通士兵不同,故而容易被对方看清。因此假如是史文恭射的,晁盖肯定能看清。但事实上晁盖却并没看到是谁射的自己,这说明凶手是隐藏在对方队伍里刻意瞄准自己的。

再就是出现的这彪人马也很令人生疑,究竟是不是曾府的人马还真就说不定。原著中用了“撞”这个字,用意是很深的。撞出一彪人马说明是突然出现的,感觉是游离在曾府军马之外的一支神秘之师。既然不是史文恭射的,这支军马也不是曾府的,那真凶究竟是谁?这一彪军马又来自何方?

晁盖死因迷雾重重

晁盖中箭翻身落马,被呼延灼、燕顺舍命救回大营,那枝箭正射在面颊上;急拔得箭出,血晕倒了。看那箭时,上有“史文恭”字。正因为箭上有史文恭三个字所以梁山宋江等人死死咬定凶手就是史文恭。仅以一支带有名字的箭就认定凶手显然是难以令人信服的,而且晁盖本人也不相信这种论调,造假谁不会?更何况梁山上有造假高手萧让和金大坚等人。

晁盖重伤败回梁山,晁天王已是全身浮肿,水米不进,他死时的情形原著中是这样说的:

众头领都守在帐前看视。当日夜至三更,晁盖身体沉重,转头看着宋江,嘱付道:“贤弟保重。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做梁山泊主。”言罢,便瞑目而死。

仔细揣摩,晁盖的临终遗言大有文章,非常蹊跷。晁盖、宋江分别担任梁山的一二把手,俩人关系又是如此密切。按照常理,晁盖临终之际应该把寨主之位传给宋江。但是晁盖没有这么做,他也只字未提史文恭,而是说谁捉住射死我的人谁就是梁山寨主。

晁盖的表态非常有深意,我们可以解读为他不认为史文恭就是凶手,他也不希望宋江当寨主。晁盖为什么不愿意宋江当寨主呢?他是否觉察到真凶也许就隐藏在自己身边呢?

惊天阴谋,晁盖死于自己弟兄之手

晁盖没有将寨主之位传给宋江,他的举动彻底将他与宋江的真实关系暴露无遗。表面上晁盖与宋江是生死弟兄,事实上俩人也确实互相救过对方。但是自从宋江上梁山以来俩人的关系就变得非常微妙了,梁山事实上已经从晁盖单巨头领导变为晁盖宋江双头领导体制了。

一般情况下都是由晁盖坐镇梁山泊,由宋江带队出征。论战功宋江已经超过晁盖很多了;论威望宋江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嫡系力量,晁盖大有被架空的迹象。就拿攻打曾头市来说起因是段景住偷了大金王子的宝马良驹照夜玉狮子马想要进献给宋江,半路上被曾家抢去。

段景住送宝马给宋江就很能说明问题,段景住送马的理由原著中说的很清楚:

江湖上只闻及时雨大名,无路可见,欲将此马前来进献与头领,权表我进身之意。

段景住送马给宋江是想入伙梁山,但他应该知道梁山一把手是晁盖,宋江只是副寨主。段景住只闻得宋江及时雨大名却无视了晁盖晁天王的存在。这从一个侧面也反应了此时的宋江在梁山的声望已是只手遮天了。晁盖执意要亲自攻打曾头市想必也是非常恼火段景住轻视自己的行为,要打一场胜仗来证明自己晁天王的美誉并不是徒有其名,同时也挫一挫宋江的锐气。

自古以来一山难容二虎,晁盖与宋江貌合神离,明争暗斗争夺梁山领导权已达白热化。两人之间的矛盾已经不是个人恩怨了,而是梁山未来道路该怎么走的问题,是方向路线之争。两人最大的分歧在于晁盖是坚定的反抗朝廷的主战派,而宋江则是坚定的走朝廷招安之路的投降派。这种矛盾是不可调和的,俩人之间必须要有一个人消失。

最终从梁山消失的是晁盖,从晁盖中箭到晁盖临终遗言再联系到晁盖宋江俩人之间的水火不容的路线之争。晁盖之死的幕后主使已经浮出水面且愈加清晰了,他是谁?他就是名声远扬的山东及时雨宋江!是他!是他!就是他!

暗箭伤人的真凶是谁

宋江决定除掉晁盖需要极大的胆量,要做到滴水不露又能嫁祸于人更需要周密策划,反复推演。当一切准备就绪接下来就要考虑暗施冷箭的人选了。能够在暗夜里隐藏在人群中对晁盖一击命中需要高超的箭法。

纵观梁山一百单八将箭法高超的人其实有不少,比如呼延灼、杨志、燕青、花荣等。但是这些人中晁盖中箭时燕青还未归顺梁山,呼延灼与杨志都不是宋江的心腹,唯有花荣是宋江的嫡系心腹,当初宋江落难之际首先想到的就是到清风寨找花荣去寻求庇护,可见俩人的关系确实是非常亲密。

花荣的箭法如何呢?从他的绰号“小李广”就可见一斑。整部《水浒传》单论箭法来讲,花荣敢认第二没人敢认第一。原著中是这样称赞花荣及其箭术的:

齿白唇红双眼俊,两眉入鬓常清,细腰宽膀似猿形。能骑乖劣马,爱放海东青。百步穿杨神臂健,弓开秋月分明,雕翎箭发进寒星。人称小李广,将种是花荣。

花荣的箭术原著用了百步穿杨这个成语,足见其箭法之高超,更主要的是花荣不但箭法高超而且非常善于偷袭。《水浒传》中被他偷袭暗箭射杀的大将不计其数,在攻打高唐州的时候,花荣和敌将薛元辉大战数合未分胜负,靠花荣回马一支冷箭将其射杀;攻打大名府的时候,射杀了守将李成的副将;攻打曾头市花荣暗箭射杀曾涂;征辽的时候,辽国大将琼妖纳延与九纹龙史进大战,花荣见史进不敌,又是一支冷箭将琼妖纳延射落马下!

征方腊时邓元觉大战秦明五六合,秦明回马便走,众军各自东西四散。邓元觉看见秦明输了,倒撇了秦明,径奔来捉宋江。原来花荣已准备了,护持着宋江,只待邓元觉来得较近,花荣满满地攀着弓,觑得亲切,照面门上飕地一箭,弓开满月,箭发流星,正中邓元觉面门,坠下马去,被众军杀死。

由此可见花荣在暗箭伤人方面确实经验丰富,未曾失过手。由他来担任除掉晁盖的重任是最合适不过的了。于是我们回过头去再看当初晁盖败退曾头市突然遇到的一彪人马其实是花荣率领乔装打扮的亲随暗中埋伏好,花荣躲在暗处,冲着自己的寨主、大哥射出了罪恶的毒箭!

结语:通过还原现场,剥茧抽丝、层层推理分析,突破重重迷雾,我们最终找出了晁盖之死的真因,晁盖之死可以说是真相大白。史文恭果然是替罪羊,真正导致晁盖死亡的幕后主使就是他的好搭档好兄弟宋江,实施暗杀任务的则是晁盖的小弟花荣。义薄云天的晁天王最终死在了自己弟兄之手真是可悲可叹!


郑非梦妙文


晁盖之死,书中没有特别交代,因此关于晁盖的死也就成了一个谜团。我们分析一下啊。

晁盖潇洒是在营救宋江之前,虽然实力不强大,但是凭借梁山易守难攻和截取生辰纲的财物,足可以逍遥快活。可宋江带着一帮兄弟上山后,情况就变了,带上来的人比晁盖手下的人可多多了,能力也强,之后宋江不断地攒人气,拉山头,培养自己的实力,渐渐的,晁盖在梁山话语权在不断地下降!

梁山的实力越来越大,大到可以和朝廷掰手腕,达到这个度,就不能再以吃喝玩乐为目标了,就得图名了。宋江是有政治抱负的人,骨子里透着儒家的忠君思想,当然梁山团体里也有大量的从‘体制内’来的,这也是这帮人的内心想法,因此还‘聚义厅’为‘忠义堂’是非常顺理成章的事。但是晁盖就想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大块吃肉,此时他们的政治路线就产生了分歧。

产生分歧了怎么办?有实力的留下,没实力的消失。因此晁盖必须消失,关于怎么死的,谁杀的,已经不重要了!


涛某说古文


《水浒》中,晁盖打曾头市中毒箭身亡,书中未提及是谁射的毒箭,只是根据箭上刻的"史文恭”三字,认定史是杀晁凶手。后卢俊义擒得史文恭直至杀之祭晁,亦未明文交代晁天王死于史文恭之手。正因如此,读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甚至有人说是宋江为谋寨主之位,暗使人射杀晁盖,架祸史文恭云云。那么到底是施公一时疏忽忘记交待,还是书中早已交待清楚、不须赘述?细观原文,我认为是后者。理由有三。

1、物证。射杀晁盖的毒箭刻有“史文恭”三字。

2、书证。曾长官兵败乞降,降书上写明晁盖之死系曾头市“无端部卒施放冷箭”而致。白纸黑字,清清楚楚。虽未言及史文恭本人,但却把杀晁的责任全盘揽过。有人说,该不是别人拿着史文恭的箭射的吧?不会。史文恭何等人物?智勇双全。论武艺,梁山好汉鲜有对手,即便是卢俊义,真刀真枪地同史文恭比划,也无太大胜算。卢氏擒得史文恭,一靠晁天王魂灵庇佑,二靠出其不意,瞅冷子一朴刀搠下马来。论智谋,曾头市几次与梁山泊交锋,点子都出自史氏。如沒有吴用之智、公孙胜之术、宋江之卜,梁山好汉胜算几何?这样的人物,苏长官倚重有加、言听计从,手下人毕恭毕敬、敬畏不已,谁敢用他的药箭射人?若出了笑话,岂不堕了史大英雄的名声?另外药箭极其珍贵,炼之不易,即便是史文恭这等高手也舍不得轻易使用,只有晁宋这等头号大敌方有资格享受。试想,如果药箭卖成白菜价,士卒全员装备,那杀伤力岂不所向披靡?因此,箭是史文恭的,射箭的人也是史文恭,这是确定无疑的。

3、人证。晁盖既亡,宋江、吴用等弟兄悲痛欲绝,对仇人是史文恭深信不疑。定计赚卢俊义上山,就是宋江、吴用为史文恭量身定制的重头戏。非卢俊义不能杀史文恭报仇也!如果说,梁山兄弟们大多是干粗活的,讷于思而敏于行,容易被蒙敝,而吴用可是智多星呀!凭他同晁天王的生死交情,谁敢在他面前玩李代桃僵的把戏?况且,这事本来就保不了密,派人潜入曾头市一打听,一探一个准。吴学究能把郁保四策反过来做内应,就不能探出史文恭射死晁天王?如此简单的道理,宋江能不明白吗?

所以,该交代的施公耐庵已经交待清楚了,有些不必要的细节尽可春秋笔法、一带而过,让读者自己领悟。小说并不是流水帐。

顺便提一下关于宋江阴谋论的话题。经常在网上看到些关于《水浒》的文章,其中许多网友把宋江说成是攻于心计、处处耍阴谋施诡计的阴谋家,把梁山泊的伟大事业葬送了,而这一切只为了自己封妻荫子、青史留名。我想持这种观点的朋友大都经历过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评论水浒”运动,头脑中对宋江这一人物打上了先入为主的烙印。其实抛开政治因素看宋江,这是一位集忠义于一身的正面形象,对皇帝忠心、对兄弟尚义的鲜明特质始终贯穿人物始终。熟读《水浒》的朋友可以发现,除了仗义疏财、广交朋友之外,宋江几乎是个平庸的人。文仅小吏之才,武无缚鸡之力,谋约等于常人。在衙门做事名不见经传,纳个小妾还被好同事戴了绿帽子。无奈杀惜一路逃亡,数次盘桓“贼窝”却不愿入伙。直到要掉脑袋了,才被迫上梁山落草。到这里,谁也看不出宋江有什么大能耐。可志向却看得出来:封妻荫子,青史留名。上梁山后,面对晁盖让贤乃至晁盖死后众兄弟推他上位,他一概拒绝。我以为这是真心的。初始是无意落草更不愿当头,因为官与盗势如水火,为盗本不得已,当老大更难以容忍,这与其理想南辕北辙;后来主要是遵“遗嘱”顾及江湖义气。江湖义气是宋江的立身之本,没有这个,就没有他的威信和地位。所以坚拒是必然的,不存假惺惺、阴谋诡计之说。直到最终上位,把“聚义厅”改成“忠义堂”,才标志着宋江找到了实现理想的"终南捷径”:招安。《水浒》中对招安花费的笔墨很多。在作者的眼中,招安是强盗们走上正途的唯一正确出路,也是《忠义水浒传》的核心。应该说,作者对宋江的忠义形象是煞费苦心的。整个过程,宋江都是光明正大的,对弟兄们从未遮遮掩掩,虽然部分将领有抵触情绪,加之奸臣阻挠,使招安一波三折,但最后终成正果。到这里,《水浒》这部戏已经达到高潮,而接下来的征辽、平三寇部分不过是梁山好汉为国尽忠的一个注脚而已。

作为一部以虚构为主的小说,人物塑造必然寄托着作者的思想,那么施耐庵的思想是什么呢?就是既要把梁山好汉的故事讲得生动有趣,又要符合统治者意志。毕竟任何鼓吹造反的作品都无法取得朝廷的支持。因此施耐庵只能为梁山选择招安这条路,所谓只反贪官、不反皇帝,“为主全忠仗义、为臣辅国安民”,“替天行道”。这与统治者的利益是一致的。作者理想中的宋江是完美的,尽管我们在阅读中觉得他并不完美,甚至有点平庸、懦弱、窝囊,但作者的初衷是美好的,只是由于写作功力的限制或者成书五六百年后阅读对象的巨大变化,使得我们今天读起来,无法与作者完全共鸣。但无论如何也不应得出宋江是野心家、阴谋家甚至罪人的结论。小说非正史,如果研究正史,对于未知史料,我们可以“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虽然不一定得出正确答案,但至少为研究者提供一种可能或一些启发。但文学作品尤其是古典文学作品就不一样了,还以《水浒》说事,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情节的安排、结构的设计都是作者精心构思好的,人物是好是坏文中直接告诉你,没给读者留下再创造的空间。这可能是由于古典小说脱胎于民间平话、说唱艺术有关。如《水浒》中宋江打曾头市最后一役,吴用怕卢俊义真的捉得史文恭抢到头功、从而兑现晁盖遗言当上老大,遂故意把卢安排到五路兵马中最不重要的一路。如果现代小说家写,可能只交代各路敌我双方情势,重不重要让读者自己揣度,最终让读者自己得出卢立功无望的结论和吴用不想让卢上位的想法。可《水浒》中却直接了当地挑明了,容不得读者天马行空。这就是《水浒》的叙事风格,有的直接告诉你;没告诉你的,就是没有。因此,读者大可不必再望文生义。至于一些天才读者能从中分析出武松对潘金莲有暗恋情节,宋江派花荣暗箭射死晁盖等等狗血之事更是惊诧莫名、荒堂至极。真有这么丰富的想象力,你大可以再写一部《水浒外传》,何必在故纸堆上意淫不止呢!由此我也能理解为什么成千上万人吃《红学》饭了,凭空想象的桥断连曹公雪芹恐怕都自叹弗如。人才啊!

胡言乱语,权当聊天。就此打住,洗洗睡吧。





风露中宵2


晁盖是怎么死的?史文恭在死之前有默认是他自己所杀吗?原著是怎么说的?晁盖是在攻打曾头市时,受两个自称法华寺和尚欺骗中埋伏撤退时面颊中箭而亡。史文恭被卢俊义活捉押解到梁山大寨,宋江一见也没审史文恭,和痛骂史文恭用毒箭杀害晁盖罪恶,就立刻将史文恭斩首,可见书中没有史文恭默认杀死晁盖的文字。可见史文恭没有默认是他杀晁盖。原著里写到晁盖面颊中箭,被众头领救回大寨,急拔出箭就血晕倒了。看那箭时,上有"史文恭"字,林冲叫取金抢药敷上。原来却是一支毒箭,晁盖已不能言语。回到梁山后,晁盖已水米不能入口,饮食不进,浑身虚肿,当时夜至三更,晁盖身体沉重,转头看着宋江嘱咐道:若那个捉住射死我的,便叫他作梁山泊主。晁盖死后,林冲与公孙胜、吴用并众头领拥立宋江为梁山寨主,宋江说:晁天王临死时嘱咐:"如有人捉得史文恭者,便立为梁山泊主。由于晁盖的遗言没指名是史文恭,而宋江又直接指名史文恭,在加上宋江又没审和当面骂史文恭杀晁之罪,所以使杀死晁盖就存在很多疑问和猜想,宋江也成了指使人杀害晁盖的嫌疑人。


老夫常谈


显然,看楼主的问题就可以看出,楼主是希望从原文里找到答案。

我就给楼主分析一下哈,当时,晁盖遭到了伏击,马上组织撤退,可谁成想“撞出一彪军马,当头乱箭射将来,不期一箭,正中晁盖脸上,倒撞下马来”,晁盖就这么死了,可到底谁射的箭,文中没有提到,只是说“撞出,乱箭射来”,“看那箭时,上有史文恭字”,从这里可以看出,射箭的人不一定就是史文恭,而且也没有确切证据证明就是史文恭,可能另有其人。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判断呢,请看这关键句子里的关键词,一彪人马,乱箭,有史文恭字。来打伏击的是一群人,而且在黑灯瞎火的情况下放的乱箭,这里提到的是“乱箭”,这样就知道来的这群人并不是专门朝晁盖来的,而是乱杀乱打的。后面提到的“有史文恭字”就更没有说服力了,史文恭怎么着也是堂堂的曾头市单挑王,领导人物,打伏击这种事怎么能用得着他亲自上阵,所以,说史文恭射的箭,就很牵强了,楼主觉得呢。既然分析出了真凶不是史文恭,那就更应该继续分析这个真“凶到”底是谁了。

我们再看原文“却得呼延灼、燕顺两骑马,死并将去,背后刘唐、白胜,救得晁盖上马,杀出村中来”,从这里可以看出这句话里出现的人物肯定不是杀晁盖的了,然后再看看其余的梁山将领吧。此次出山,晁盖共带了20个头领,分别是三阮,刘唐,白胜,林冲,呼延灼,燕顺,张横、杨雄、石秀、孙立、黄信、欧鹏、杨林、穆弘、邓飞,徐宁,杜千,宋万。我们用最简单的分析法来分析,首先刚才四人不必多说,三阮乃是晁盖嫡系更不消说,林冲是什么样的人大家都清楚,剩下的人里有本事的就属徐宁,石秀,张横,杨雄,孙立了,其余的我们完全可以忽略不提的了,而这里面谁和宋江的关系好,宋江对谁有恩,谁又与晁盖有过节,哈哈,自不消说,正是石秀也。为什么是石秀,而不是杨雄呢,更不是其他人呢。因为石秀和晁盖有仇,晁盖差点灭了人家,你叫谁谁乐意啊,再说这杨雄,天生的性子就是个比石秀窝囊的主,功夫头脑本事都不如石秀,宋江这个任务不交给石秀,谁能接啊。


老书虫的书架


晁天王之死,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大权旁落导致的。作为梁山的“一把手”,晁盖本来干得好好的。后来因了宋江的到来,不自觉把自己架空了。这让晁天王隐隐感到了前所未有过的危机,就想通过带兵打仗挽回失去的威信。

终于逮到个机会——曾头市,晁盖这一生出征声势最浩大的一次,也是人生的最后一役。之前的文章提到过,晁盖之死,原著中是史文恭射死的,而从物理学上讲,或许是花荣杨雄等宋江心腹。

然而,不作死就不会死,真正弄死晁盖的是他自己,而导火索便是108将中的老末——“梁山首席翻译官”段景住。

梁山兴旺发达的时候,各路好汉全来投奔。投奔的人当中,英雄当然有,鸡鸣狗盗之徒也不少。人一多,难免鱼目混珠,泥沙俱下。金毛犬就是一个狗盗之徒,他是一个盗马贼。

他从大金王子那儿偷得一匹宝马“照夜玉狮子马”,想要投奔梁山,不说把马送给梁山上“名义上的老大”晁盖,却偏偏说要把这匹马送给梁山的“真实的老大”宋江,这不是制造晁盖宋江的不和吗?

这事要搁到现在,我们也断难理解,千里迢迢的,抛去来回的费用,一匹马能挣几个钱?

但我们要知道,在当时的宋朝,马匹从来都是战略物资,属于军品,是不允许随便买卖的。按现在的说法,段景住应是犯了“倒卖军火罪”。

而偷盗马匹,自然也在此罪之列。既然是战备物资,价格自然也就不菲。因此在当时,这样的生意,其实是一本万利的。一般的马尚且如此,更不要说是宝马良驹了,但其最大的问题就是要甘于冒着被杀头的危险。

或许就是这段景住手段高明,这样的生意做了多少年,从来都没有失手过。于是,这小子越干越上瘾,胆子也越来越大,最后竟把大金国王子的坐骑也偷了过来。本来想借着这匹宝马发笔大财,不成想路过曾头市的时候,却被那“曾家五虎”硬生生夺了去。按说也都是“黑吃黑”,只兴你去偷,就不兴人家来抢么!

再看梁山这头,宋江上了梁山之后,有意无意地就把晁盖给架空了。

有什么事要下山,宋江先用“大寨主不可轻动”把晁盖稳住,然后自己跑到外面去提高声望,发展势力。以至于江湖上出现了只知道梁山上有宋江而没有晁盖的现象。不过,这种现象大家心知肚明,却没有人说出来。为何?晁盖还在呀,谁吃饱了没事往老大晁盖心窝子里捅刀子?找不痛快?

这个段景住第一次到了山上,说了什么?

“今春去到枪竿岭北边,盗得一匹好马,一日能行千里。北方有名,唤做照夜玉狮子马。乃是大金王子骑坐的。放在枪竿岭下,被小人盗得来。”

“来到凌州西南上曾头市过,被那曾家五虎夺了去。小人称说是梁山泊宋公明的。不想那厮多有污秽的言语,小人不敢尽说。逃走得脱,特来告知。”

段景住这两段话中,至少存在两个问题!

第一,时间问题。

“今春去到枪竿岭北边,盗得一匹好马”。第一个关键词“今春”,段景住是今春偷马的,而按农历的常识,立春之后才算春天,一般立春都是在二月初,大概阳历10号之内。

而在《水浒传》第五十九回记载:“宋江在山坡高处立马望华州城里时,正是二月中间天气,月华如昼,天上无一片云彩。”那么,从金国边界枪竿岭偷到马,再走到山东梁山,两礼拜不到的时间,这也太快了吧?

第二,真实性问题。

刚刚在上文说到,马在宋朝是战略物资,而作为游牧民族的金国,马更是难偷,还是王子的马。

好,我们默认段景住偷到了,后边的问题更加匪夷所思。

据他自己说,他是带着宝马经过了曾头市,然后被曾家五虎抢了过去,段景住说了马是宋江的,但人家根本不搭理。

曾家五虎何许人也?不说别的,大家自己看看原著,是五个绝顶高手!居然五个高手抓一个段景住都抓不住?还让他跑了?

晁盖被彻底底激怒了,他带着愤怒下山,最终死在史文恭的毒箭之下。梁山的格局,梁山的方针政策,因为金毛犬始,开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一只蝴蝶扇动翅膀,它的影响是千里之外的巨大海啸。金毛犬在梁山排名最后,可是他的影响力,却太大太大了。

段景住的实力在当时而言的话,的确是梁山中最弱的了,但是在如今的社会却并不是如此的。

他的外语能力还是可以帮助段景住成功逆袭成为学霸君的,但是毕竟是在水浒中论及英雄的实力和排名,段景住也只能是勉强地排在了最后了。

段景住的武功在水浒中的梁山泊简直是低得不能再低了,梁山泊中的任何一个英雄或许都能轻松地打败段景住,更不要说那些武艺很是高超的英雄好汉了,可能也是与段景住的个人出身有关系,段景住本来也只是个打杂的,是集市上面的偷马出身的,自然很不受人待见的。

没有出身并且还屡屡地做出了很多的事端来,不由地让人觉得其实力究竟是什么样子的。但无论是怎么样地想要帮助段景住翻身,只要不离开宋朝的背景,段景住依旧只能是打杂的能手了。


Mr张先森說


在《水浒传》原著中,晁盖是被史文恭毒箭所射不治身亡。当卢俊义捉住史文恭后,其本人并没作任何辩解,如果不是他所射,他怎能一言不发,这就等于是默认了。宋江令圣手书生萧让书写祭文,大小头领人人带孝,个个举哀,将史文恭剖腹剜心,享祭晁盖。所有这些,在原著中都已是盖棺论定的事。

对晁盖的死因之所以出现阴谋论的说法,皆因有几处疑点引发争论。其实这些所谓的疑点很好解释,概括起来不外以下几点:

一、毒箭上刻写史文恭三个字是否真实。

按正常情况,这种事情很好分析。作为重要人物,别人是不可能把他的名字刻在兵器上的。除非是故意制造阴谋李戴桃僵嫁祸与人。但这种事情是需要证据的。捉住史文恭,把他平时所用之箭拿来比对,不就一目了然么?之所以没有那样做,说明对这件事并没有疑问。

另外,当史文恭被追得走头无路时,只见阴云冉冉,冷气飕飕,黑雾漫漫,狂风飒飒,东西南北四面皆是晁盖的阴魂缠住。原著中这种描写,再明白不过地点明,晁盖是找史文恭索命来啦。史文恭若不是杀害晁盖的凶手,何来此等笔法?

二、史文恭亲笔写给梁山的求降书上,没有写明晁盖是自己射杀。

当曾头市败象已定时,曾长官曾让史文恭亲笔书写降书,拟向梁山求和。书中写道:

向日天王率众到来,理合就当归附,奈何无端部卒施放冷箭,原之实非本意。

这个求降书本身就自相矛盾。这个无端部卒是何等人也,书中没有说清。即或是无端部卒所为,他怎么会有史文恭的毒箭,解释不通么。这显然是史文恭推拖搪塞之词。另外,当梁山要求把那匹千里龙驹——照夜玉狮子马归还时,史文恭却又提出要求梁山先行撤兵。可见史文恭知道他已在劫难逃,所以根本就没有投降的诚意。所有这些都明白无误地说明,史文恭就是射死晁盖的罪魁祸首!

三、宋江急于抢班夺权而加害晁盖的推测,是没有证据支持的。

宋江是晁盖智取生辰纲后得以逃脱的大恩人。宋江初上梁山晁盖就曾以寨主之位相让。由此说明晁宋二人是没有你死我活之争的。宋江多次带队下山征讨,声名显赫压过晁盖也是事实,但不能以此证明宋江要加害晁盖。晁盖遗嘱之所以没有明确宋江接班,一是因为报仇之心急切,二是他知道宋江日后必走招安之路,这是他不愿看到的。所以,不能以此就推断宋江是谋害晁盖之人。

结语:

从以上三点可以论定,

1、晁盖就是被史文恭射杀。

2、史文恭死前并没有替自己辩解,这不就等于是默认么!

3、宋江谋害晁盖的推断没有证据支持,原著中也没有任何描写。


文化一家人


晁盖的死,确实凝点很多,是死在了史文恭的手上吗,我看末必,史文恭武艺超群,不可能耍小人手段放泠箭伤人,有可能是一种预谋,嫁祸于史文茶,这种预谋大概和宋江脱不了干系,为什么呢?宋江诚府很深,野心也很大,早就拉拢人心,一心想当老大,晁盖这个老大要是一直占位,宋江想当老大就成了一个幻想,所以宋江有可能暗中谋划铲除晁盖,晁盖在与史文恭战时,很有可能是花荣放了冷箭,原因是花荣箭艺最好,百发百中,没有失误,花荣确实是宋江的心腹,理由是宋江被毒死,花荣闻讯,竟决然而然与吴用吊死在宋江的坟前,花荣有可能想到自已为了宋江,干过小人之事,除了晁盖,一心要宋江当老大,宋江如愿以尝了,自已和宋江关系也就不一般了,可宋江死了,他这才觉得自已有不可告人的罪孽,活着总感是一种煎熬,所以吊死一了百了了。


泥人161


从目前流行的阴谋论怀疑论崭新视角看四大名著,军事武侠神话爱情作品都变成了悬疑推理小说。历史上宋匪确有其人,而晁天王就是杜撰出来的虚拟人物,必须得写死。细读老施原著晁天王中箭情节,并不存在宋江暗杀的嫌疑。按照阴谋论,单位各领导间都应该如狗掐仗一样水火不容,必须要咬死一个才罢休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