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代,你想种一棵什么树?嵩山溪松上榜

在西安罗汉洞村观音禅寺内,有一棵一千四百多年的银杏树。这棵树长于深山古刹,以前人们进山拜佛游览经常坐在树下休息。近几年因网友将它的照片发到网上,引起瞩目,成了“网红”。据说,这棵银杏树是唐太宗亲手栽种。每年秋季,历尽劫波、穿越千载的唐代古树,通体“绽放”着耀眼的金黄色树叶,静静展示着沉淀千年的绝世风华。有人隔着屏幕惊叹,也有人跋山涉水亲自到观音寺一观。络绎不绝的游客让藏于深山的古寺再次热闹起来,千年银杏也被国家列入古树名木保护名录。

在唐代,你想种一棵什么树?嵩山溪松上榜

在唐代,你想种一棵什么树?在唐诗中,不同的树有不同的意象与内涵。

灞陵古树,见证人世沧桑变迁

西安自古被视为风水宝地,有“八水绕长安”之说,其东南三十里处,原有一条灞水,汉文帝葬于此,遂称灞陵。在唐代,人们出长安东门相送亲友,常常在这里分手。灞陵道上有很多古树,看尽人间聚散离分。

灞陵行送别

李白

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

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

我向秦人问路岐,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

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

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愁绝不忍听。

李白在灞陵送别友人,灞水浩浩奔流。灞陵道旁有无花古木和伤心春草。在诗人笔下,灞陵古树在广阔的空间和绵长亘古的时间里万古长青,看尽人世变迁。


嵩山溪松, 向往遗世独立的隐逸之情

中岳嵩山在河南省登封市北。由太室山、少室山等组成。自南北朝起即是宗教、文化重地。诗仙李白曾遁迹嵩山,寻仙访道。

送杨山人归嵩山

李白

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

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

尔去掇仙草,菖蒲花紫茸。

岁晚或相访,青天骑白龙。

太白超然于天地之间,豪迈飘逸,出尘脱俗。在他笔下,嵩山的松树自然也是不俗的,沐浴着皎皎月华,浸润着潺潺溪水。在万古不朽的嵩山,修仙者可能已经羽化升天,唯有明月青松,万古长存。


在唐代,你想种一棵什么树?嵩山溪松上榜

嵩山


南国佳木,诉说千载相思之情

生于南方的红豆树、海红豆等落叶乔木的种子统称为“红豆”。红豆色泽红亮,可作为装饰品,古人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传说古代有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地,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人们又称呼它为“相思子”。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王维此篇洋溢着少年的热情,青春的气息。王维用素朴的语言,句句写红豆,把相思之情表达得入木三分。《相思》在唐代就是梨园弟子爱唱的歌词之一,也是千百年来最脍炙人口的唐诗名篇。


在唐代,你想种一棵什么树?嵩山溪松上榜


无边落木,抒发忧国伤时之感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一个“木”字的诗意表达让洞庭湖边的的落叶顿时空灵飘逸起来。后世诗人多继承这一传统。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大历二年(767)秋,杜甫在长江边登高远眺,但见秋高气爽,渚清沙白。历尽国难家愁、备尝艰辛潦倒的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树叶,俯视滚滚而来、奔流不息的江水,抒发了壮志难酬、忧国伤时的复杂情感,慷慨激昂、动人心魄。在杜甫笔下,这无边的落木也透着沉郁悲凉,给人增添了无尽的愁绪。

在唐代,你想种一棵什么树?嵩山溪松上榜

长江三峡


武陵桃花,寄托理想的桃源仙境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陶渊明在《桃花源记》创造了一个没有痛苦、人人皆可快乐生活的仙境——桃花源。此文一出,桃花源成了无数人向往的理想国。

桃源行

王维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这首《桃源行》是王维对陶渊明“桃花源”主题的成功再创造。诗人用艳丽的色调,描写灼灼绽放的桃花林,绘出一派大好春光,为渔人的桃源之行做好铺垫。诗中的桃花林掩映着桃源仙境的入口。渔人离开后再寻仙源时,却只见茫茫无际的桃花水,仙源再无踪迹。


在唐代,你想种一棵什么树?嵩山溪松上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