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玉的穿越生活(三)


赵玉玉和赵妈妈正说着温馨的私房话,忽然听到外面一句"赵二打死人了”的凄厉喊叫,赵妈妈与赵玉玉说了一句“玉儿,你好好的看着火,我出去看看怎么回事",就跑出去看热闹了。

赵玉宇知道这赵家村里的村民往上翻个几代十几代,是同一个老祖宗,重视有几个外来户,也是寥寥无几,因此大部分人都姓赵,就是不知道这个赵二与他们家有什么关系了。赵玉玉一边想着,一边漫不经心地烧着火,没一会儿,就听堂屋"吱妞"一声,堂屋门打开了,接着奶奶的声音就传了过来:“玉儿,你妈妈是不是又跑去看热闹了?我就知道,只要听到赵二家有点事,你妈就忍不住的要去打听。”接着一个老太太扭着小脚就走了过来,这个老太太是赵玉玉的奶奶,六十多岁,高高的,瘦瘦的,皮肤白皙中透着暗黄,一看就是营养有点跟不上,但是没法子,这个时代的人大多都是这样,像赵奶奶这样的情况已经很好了。

赵奶奶性格干练,心思细密,分析事情常常能一针见血,是家中的定盘星,虽然有点泼,但那是对外,对家里人是很好的。虽说不上慈祥,但绝不像别的人家的奶奶会重男轻女,偏心克扣大家的口梁贴补自己。赵玉玉知道赵奶奶口中的赵二绝不是指赵奶奶的二儿子赵本华, 因为如果是赵本华,赵奶奶根本不可能还这么悠闲的跟自己说话,甚至还会吐槽一下自己的便宜老妈。但这个被人喊成要打死人的赵二,你老妈又有什么关系呢?赵玉玉搜索一下原主的记忆库,发现不了任何信息。就不由得满怀好奇的看向了赵奶奶。

赵玉玉刚想问一下赵奶奶怎么回事,屋里就传来一个脆生生的声音:“那是当然了,这赵二家的最好找我大嫂的事儿了。赵二家媳妇被打,我大嫂要不慌着去看热闹才怪了呢!要我,我也慌了去看。”接着就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往外跑去,想来也是去看热闹了。

赵奶奶听着女儿跑出去的声音,不由唠叨:"这丫头,性子毛躁的。都多大人了,也不稳重着些。"然后走进厨房,察看了下情况,对赵玉玉说:"玉儿,你也去看看吧,我照应着锅。”赵玉玉摇一摇头说:“奶,有什么好看的?不就是赵二又打她媳妇了,这又不是第一次了。”赵奶奶一听稀罕上了,不由得对赵玉玉点赞:"哎呦,我的玉儿,你不愧是我的亲孙女呢,看事这么彻,哪像你妈和你小姑,有个热闹就往上偎。一点也不像我年轻时侯。"

赵 玉玉是听老妈说过赵奶奶年轻时侯的。赵奶奶出生在名门望族,是家中的老来女,父母对她虽然宠溺,但要求也极严,言谈举止都非常的讲规矩,若不是革命了,赵奶奶一定会嫁一个富贵人家,享一辈子福,可是革命了,她们家也被分了,她家还被打成了地主,走到哪儿都受人欺负,恰巧那时赵奶奶的母亲受不了打击病了,而父亲也病了,两人吃药无数,仍不见效,家里花了个精光,她一个娇滴滴的大小姐走投无路,只好下嫁给了赵爷爷。好在赵爷爷虽然是个农民,却是那种有心的,又肯学又好问,懂得很多,虽然不能给两个老人请医延药,但他经常上山挖一些草药,给两个调治,平时也经常开解老人,再加上他对赵奶奶言听计从,赵奶奶的父母渐渐放宽了心,病也渐渐好了,直到十多年后,两老才撒手人寰,享年七十多岁,也算是尽享天年。

赵奶奶虽然讲究多,但骨子里却是活泼的,也是豁达的。经过了战乱,什么都想得开,对子女们的要求也不苛刻,也正因为这样,赵妈妈和赵小妹才敢不交代一声就跑出去看热闹了。赵玉玉听奶奶夸她,不由地羞赦,她又不是真的是个没什么见识的小姑娘,对什么都稀罕,在这个年代,有人喊“打死人了”,想来也是老公打老婆了,至于原因,也不过是大男子主义,夫妻一言不合,男人就要抡拳头打老婆。赵玉玉向赵奶奶笑了笑,问赵奶奶:"奶,你说说那赵二家的为啥那样好找我妈的事呢?”

赵玉这样一问,赵奶奶不由笑了说:“这也不怨那赵二家的看不惯你妈,原来那赵二家的看上了你爸,让人来提亲,我们家也同意了,正准备下帖呢,你爸遇见了你妈,就变了卦了,说什么都再不同意这门婚事。当初赵二家的还来找了几次你爸呢,可是你爸愣是不点头。与赵二家的婚事撒了之后,又过了半年,你爸才说他相中了你妈,然后你爷爷才托媒去你姥娘家提的亲。那时你妈也是才被人退了亲,连赌带气就答应了你爸。赵二家的后来也嫁给了赵二,这不,赵二家的就看不惯你妈,动不动就找你妈的事了。”当奶奶说着说着,忽然想起来什么似的,拍了一下自己大腿:"哎呀,我和你说这些干什么,你还是个小丫头片子呢。"

赵玉玉偷笑,她这奶奶还是大家闺秀呢,也是好这样八卦。看来无论到哪个时代,这女人都喜欢东加长西家短的聊八卦哈。还有她的便宜妈妈也厉害,横刀夺爱哈,还有她的便宜老爸,对妈妈一见倾心呢,好浪漫,不知道将来自己会不会也有一份浪漫的爱情。

正在赵玉玉默默地想东想西的时侯,赵奶奶已经从酱菜缸子里捞出来了几根腌好小黄瓜,细细的切好,码在了盘子里,远远看着,好像是一朵花儿似的。赵玉玉暗叹:这还真像是一个大家闺秀呢,做个菜都这样精致,不过看着就是比老妈那样粗粗的切一下,随意的堆在盘子里,要诱人的多。

赵玉玉正感叹着,又听到门“吱吜”一下,一个清脆的小男孩的声音传来:"姐,我的红芋烧好了没?”赵玉玉知道这是自己的小小弟赵玉槐起来了。赵玉槐最小,才五岁,却机灵的很,一张小嘴叭叭的,可会说话了,有他在,家里时常会传出笑声。他又长的漂亮,圆圆的小脸儿稍微带点儿婴儿肥,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睫毛长长的,忽闪忽闪地让人稀罕。当然,小弟也最受宠,家里有什么好吃的都先紧着他,就是原主也对赵玉怀喜欢得很。

赵玉玉还没有回应,赵奶奶已答上了话:“刚起来就要吃的,真是个小吃货。”嘴里虽然抱怨着,但嘴角的笑却掩不住对小孙孙的欢喜。赵玉玉把红芋从灶里扒出来,赵玉槐已经跑到了厨房门口。他看到奶奶,还有点惊讶,问赵奶奶:"奶,你咋不多睡会儿,天可冷可冷的,冻着你咋办?"赵奶奶对小孙孙的关心很享受:“哎呦,还是我这小孙孙关心我呀,不过不要紧,奶奶是大人,不怕的。快去,吃给你烧的红芋去。”

赵玉槐欢快地跑到灶前,拿起一块红芋,红芋热,他不停地换着小手倒腾着,跑出去找了一块毛巾包住,又跑回来,要赵奶奶帮他剥皮,赵奶奶帮她剥了个头,让他先咬一口,小玉田不咬,反把红芋送到奶奶口边让她先吃。赵奶奶象征性的吃了一点儿,小玉槐又从奶奶手中要过去,让赵玉玉吃,看到赵玉宇已经咬了一口,他才咬了一口,然后又把红芋交给奶奶。赵玉玉看着赵槐这样让来让去的,不由心里发酸,家里还是穷啊,一块烧红芋在这里也成了稀罕物了。

就在赵玉玉赵奶奶等几人在家里上演天伦之乐的时候,外面有相继传来了脚步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