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計劃生育都搶著生,現放開二胎都不想生?人口紅利會消失?

人口問題一直都是我們國家一直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因為建國以來,資源匱乏,人口眾多等因素,我們曾在80年代初開始控制人口數量,提倡"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好。"尤其是在城市,這樣的基本國策得到了很好的貫徹,因此人口增長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為何計劃生育都搶著生,現放開二胎都不想生?人口紅利會消失?

但是另外一方面,2013年,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15—59歲勞動年齡人口第一次出現了絕對下降,比2012年減少345萬勞動人口。這意味著我們為外人所羨慕的"人口紅利"趨於消失,導致未來中國經濟要減緩?這個問題很多經濟學家都表現出種種擔憂。

以前:"只生一個好",現在:全面放開二胎

因為建國以來,幾個生育高峰期,讓人口得到了大幅度的增長。計劃生育之前出生的人大多數都有兄弟姐妹,而在國家提倡"只生一個好"之後,大多數孩子都成了獨生子女。

為何計劃生育都搶著生,現放開二胎都不想生?人口紅利會消失?

1982年9月"計劃生育"被定為基本國策,在12月寫進了憲法。計劃生育成了我們國家的一項基本國策,即按人口政策有計劃的生育。主要內容及目的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優生,從而有計劃地控制人口。

計劃生育這一基本國策自制訂以來,在資源匱乏的時代,對我們國家的人口問題和發展問題發揮了積極作用。

為何計劃生育都搶著生,現放開二胎都不想生?人口紅利會消失?

因此,進入了21世紀以後,人口老齡化問題也不斷凸顯出來。直到2016年,國家終於決定全面放開二胎,人口政策開始放鬆。

放開生育後,生娃意願依然走低

2016年,國家的二孩政策全面放開,出生人口不出意外地回升到了1786萬。當時部分專家由此就樂觀地認為,到2017年,二孩鼓勵政策的效應會進一步顯現,生育率會進一步得到提高:因為剛剛發佈的新政,16年剛開始備孕,有很多二孩還沒出生。

為何計劃生育都搶著生,現放開二胎都不想生?人口紅利會消失?

所以,2017年二孩數量果然進一步提升,計劃生育政策全面執行以來,甚至二孩出生佔比首超一孩數量。但是還來不及樂觀,我們實際的出生人口卻下滑到了1723萬,因為一孩生育意願出現斷崖式下跌。

結果到了2018年更慘,二孩生育補償效應基本釋放完畢,,90後接棒成為育齡主力軍時,新生兒在這一年跌到1523萬,比前一年足足少生200萬人。

觀念改變:"養兒防老"變成"生的起養不起"

在改革開放的四十年來,經濟得到高速發展,溫飽問題得到解決,"人口紅利"這個說法見諸報端。人們也越來越意識到巨大的人口給國民經濟帶來的諸多好處,特別是互聯網相關行業的高速發展,就是建立在龐大的人口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為何計劃生育都搶著生,現放開二胎都不想生?人口紅利會消失?

另一方面,由於經濟的發展,社會壓力越來越大,很多年輕人不在熱衷於生孩子,而是希望提高生活品質,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質條件。於是,大多數人選擇只生養一個孩子,甚至部分年輕人選擇"丁克"。

人們從以前"養兒防老"的觀念,慢慢轉變為"生的起養不起",所以生孩子的意願越來越低。

年輕人結婚率降低,離婚率增高

2018年,全國結婚登記人數為1010.8萬對,同比下降4.9%,這已經是自2013年以來連續5年下降。以這個趨勢來看,2019年的結婚登記人數很有可能跌破1000萬對。

為何計劃生育都搶著生,現放開二胎都不想生?人口紅利會消失?

主要原因是因為現在結婚成本太高;男多女少;工作壓力太大耽誤了娶妻生子。因此,屢屢出現某些農村地區出現"天價彩禮"的事情。因此,連結婚的人都越來越少,如何談得上生兒育女?

另一方面,2018年的離婚登記人數將近400萬對。特別在東北和天津等地區,離婚率達到了60%左右,這個數據令人咂舌。如此一來,婚姻不穩定造成了很多年輕人不敢生,或者生了也沒有辦法好好養育,反而給社會造成巨大負擔。

關鍵詞:計劃生育 二胎 離婚 天津 婚姻 彩禮 丁克 人口 獨生子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