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门寺博物馆里的珍贵文物

宝鸡法门寺地宫,打开了佛教和盛唐王朝的宝藏,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久远、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佛塔地宫,面积仅31.48平方米,在清幽灯光照射下,尤显神秘。

1987年4月3日,法门寺佛塔施工现场,人们意外地发现了一个洞口。

传说洞里是一个地宫密室,而且有许多青蛇盘踞其中。手电光划过洞内密室,里面文物清晰可见。那些令人困扰又让人兴致勃勃的谜,在持续发掘中,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和人们重新见面。

法门寺地宫里,传说有佛祖释加牟尼的真身舍利。

法门寺博物馆里的珍贵文物

1986年政府决定重建,87年在清理地基时发现唐代地宫,在沉寂了1113年之后,2499件大唐国宝重器,簇拥着佛祖真身指骨舍利重回人间!(资料图)

法门寺博物馆里的珍贵文物

地宫共发现4枚舍利。其中两枚为白玉所制,另一枚为唐代一高僧的舍利,这三枚都属于“影骨”。还有一枚经鉴定系佛祖释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称为“灵骨”。右二为灵骨,右一为高僧舍利。(资料图)

法门寺博物馆里的珍贵文物

为此专门设立了博物馆陈列地宫出土的珍贵文物。下面是在博物馆内的陈列文物。

地宫有四道门。

法门寺博物馆里的珍贵文物

第一道门上的铁锁

法门寺博物馆里的珍贵文物

法门寺博物馆里的珍贵文物

法门寺博物馆里的珍贵文物


法门寺博物馆里的珍贵文物

法门寺博物馆里的珍贵文物

盛装佛祖释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的八重宝函,是世界上发现的制作最精美、层数最多、等级最高的舍利宝函。最外层为银棱录顶檀香木宝函(已腐烂)。

内装第七重鎏金四天王盝顶银宝函,由外及里次序为四面,有銮金四天王护卫图案,颐丰姿壮,生动威武。

法门寺博物馆里的珍贵文物

第六重为素面盝顶银宝函,银光闪闪。

法门寺博物馆里的珍贵文物

第五重也为鎏金如来坐佛说法盝顶银宝函,素面录顶,十分雅致。

法门寺博物馆里的珍贵文物

第四重为六臂如意轮观音曼荼罗盝顶纯金宝函,生动逼真,感人生敬。

法门寺博物馆里的珍贵文物

第三重是金筐宝钿珍珠装盝顶纯金宝函,顶部与宝函四周,均以金框宝钿珠装饰,顶端四面有八簇宝花,中心为一大簇宝花,四周每面有七片瓣花,围积成一朵大花。三重叠罗,清净无染,浩然目性,道众向往。

法门寺博物馆里的珍贵文物

第二重是金筐宝钿珍珠装珷玞石宝函。

法门寺博物馆里的珍贵文物

第一重为最里一重,是一座宝珠顶单檐四门纯黄金塔,四面塔门畅朗,金简瓦盖顶,顶部有金质莲花朵,捧托金珠顶,塔座是纯金方台,每部位都有花纹绸缕,维妙维肖,华贵庄严。塔座上有一小银柱,仅11毫米高,盘为细颈鼓腰状,喇叭口径处雕12朵如意云头,鼓腰上二平行线连为四组三钴纹杆状十字团花,衬以珍珠纹,腰底为莲瓣形,银柱托底也呈八瓣莲花状。间以三钴纹,柱底还有一墨书小字--"南"。圣物佛指灵骨舍利就套在这根小银柱上。

法门寺博物馆里的珍贵文物


法门寺博物馆里的珍贵文物

1987年4月21日,在地宫后室北壁秘龛内,发现一只锈迹斑斑的铁函,铁函里面是一45尊造像盝顶银函。银函为正方体,长、宽、高各17厘米,函盖、函身雕工极为精致。函身下沿錾刻“奉为皇帝敬造释迦牟尼真身宝函”。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密宗曼荼罗坛场。

法门寺博物馆里的珍贵文物

银函内放置银包角檀香木函,函内为嵌宝石水晶椁子。椁盖上镶嵌黄、蓝宝石各一枚,体积硕大,眩耀夺目。椁盖雕观世音菩萨及宝瓶插花,椁身四面皆雕文殊菩萨坐像及莲座、花鸟。

法门寺博物馆里的珍贵文物


法门寺博物馆里的珍贵文物

水晶椁子内是壸门座玉棺。这里面是一枚佛指舍利。

法门寺博物馆里的珍贵文物

白玉浮雕彩绘阿育王塔,由塔刹、塔盖、塔身、塔座四部分组成。铜铸塔刹,葫芦状,安置于盖心。塔盖为九层棱台,由上而下逐渐变大,每边刻一圈如意云头二方连续图案。塔身为四面,四角有立柱。每面中心设门,门上有四排乳钉,各24枚,门设司前,有锁。每个门扇上各有一尊菩萨。塔座为须弥座,座的台缘均刻流云纹。

法门寺博物馆里的珍贵文物

双凤纹鎏金银棺

法门寺博物馆里的珍贵文物

双轮十二环大锡杖,长1.96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早、体型最大、等级最高、制作最精美的佛教法器。


法门寺博物馆里的珍贵文物

13件宫廷秘色瓷,秘色瓷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并有碑文证实的秘色瓷器。

法门寺博物馆里的珍贵文物


古罗马的琉璃器

法门寺博物馆里的珍贵文物

水晶日用器

法门寺博物馆里的珍贵文物

鎏金铜浮屠,高54厘米,重14600克。模铸成型,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为唐代楼阁建筑的典型代表。

法门寺博物馆里的珍贵文物

捧真身菩萨

法门寺博物馆里的珍贵文物

法门寺博物馆里的珍贵文物


石雕碑刻

法门寺博物馆里的珍贵文物

唐代石雕力士

法门寺博物馆里的珍贵文物

法门寺博物馆里的珍贵文物

镇墓金毛狮

法门寺博物馆里的珍贵文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