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元宵節》遠比春節更熱鬧,一起到宋朝燈火闌珊處走走。

作為真正能擔得起「風雅」二字的朝代,「宋代」是中國古代文明的高峰,甚至被西方譽為「東方的文藝復興」。

《宋朝的元宵節》遠比春節更熱鬧,一起到宋朝燈火闌珊處走走。

元宵節來臨,我們一起回到宋朝,看看宋朝時期元宵節是怎麼過的。宋朝元宵放燈期間,“家家燈火,處處管絃”;街頭有各色藝人表演各種娛樂節目,“奇巧百端,日新耳目”;入夜之後,萬人空巷,都出門觀賞花燈;女孩子也打扮得漂漂亮亮,出來盡興遊賞,甚至徹夜不歸,“傾城仕女通宵出遊。

《宋朝的元宵節》遠比春節更熱鬧,一起到宋朝燈火闌珊處走走。

(蘇軾 《新歲展慶帖》,此貼是蘇軾寫給陳季常的書札,談論於上元節時在黃州相會之事。需要高清圖片可以在下面回覆)

一:最長放假可達七天

元宵節即古代所稱上元節,在過去是一個極其盛大又隆重的日子,這個從放假時間就能看出一二,漢代放假1天,唐代3天,宋代7天,宋朝每逢元宵必放假。據宋人龐元英《文昌雜錄》記載:“休假歲凡七十六日,元日、寒食、冬至各七日,天慶節、上元節同。”意思是一年官定假期七十六天,其中春節放假七天,寒食放假七天,冬至放假七天,皇帝過生日(天慶節)和元宵節(上元節)同樣放假七天。

私塾的假期也比較長。據宋人王闢之《澠水燕談錄》記載,北宋私塾通常在祭灶以前放寒假,塾師們紛紛回家過年,等到過了正月十五以後才“開館”。可見在民辦學校那裡元宵節是寒假的結尾。

《宋朝的元宵節》遠比春節更熱鬧,一起到宋朝燈火闌珊處走走。

元宵節前夕,官府就在京城的宣德門廣場上用棘刺圍出一個百餘丈的大圈,稱作“棘盆”圈裡搭設樂棚,每天都有教坊藝人在這裡表演。

《宋朝的元宵節》遠比春節更熱鬧,一起到宋朝燈火闌珊處走走。

(宋代宮中鬧元宵圖:鬧元宵成為北宋重要的風俗)

二:南方吃元宵,北方吃糖塠

現代人過元宵節,一般都要吃元宵。宋朝也有元宵,加工方法跟現在差不多,也是用糯米做皮兒,用豆沙做餡兒,團成小圓球,下鍋煮熟,時稱“湯糰”、“沙團”、“浮圓”、“浮圓子”、“乳糖圓子”、“澄沙糰子”。但是當時元宵尚未普及,只有江南一帶和北方大城市的居民才有正月十五吃元宵的習俗,在北方中小城市和廣大農村,元宵節的主要食品不是元宵,而是糖塠。

糖塠是用麵粉和紅糖加工的小吃,做法也很簡單。將麵粉和紅糖拌勻,加水和成很稠的麵糰,然後搓成長條,掐成小段,搓成一個個小圓球,入油鍋炸熟,用竹籤子串起來,即成糖塠。從外觀上看,它很像今天的糖葫蘆。糖塠又叫“焦塠”、“油塠”,它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甜食小點心,早在南北朝時就已經流行,到了宋朝就成了北方人過元宵節時的主食。宋人鄭望說:“汴中節食,上元油塠。”意思是北宋首都開封在正月十五有吃糖塠的習俗。

《宋朝的元宵節》遠比春節更熱鬧,一起到宋朝燈火闌珊處走走。


《宋朝的元宵節》遠比春節更熱鬧,一起到宋朝燈火闌珊處走走。

三:皇帝與民同樂

宋朝的元宵節還有一個慣例,天子與民同樂以示親民。一首宋代小詞寫道:“奏舜樂,進堯杯,傳宣車馬上天街。君王喜與民同樂,八面三呼震地來。”說的便是宋朝皇帝在宣德門與民同賞元宵的情景。

《宋朝的元宵節》遠比春節更熱鬧,一起到宋朝燈火闌珊處走走。

每年的正月十四或十五之夜,皇帝都要“乘小輦,幸宣德門”,觀賞花燈;隨後登宣德樓。宣德樓下早已搭好一個大露臺,諸色藝人在露臺上表演相撲、蹴鞠、百戲等節目,皇帝坐在樓上欣賞表演,“宮嬪嬉笑之聲,下聞於外”;“萬姓皆在露臺下觀看”,先到宣德門下的市民,“猶得瞻見天表”,得以近距離一睹皇帝真容。這時候,叫賣“市食盤架”的小販守候在門外,等著賞燈的嬪妃宣喚,皇室中人叫買小吃零食,出手非常大方,“妃嬪內人而下,亦爭買之,皆數倍得直,金珠磊落”。

《宋朝的元宵節》遠比春節更熱鬧,一起到宋朝燈火闌珊處走走。

(宋 李嵩 《觀燈》。圖繪宋朝女子在元宵之夜出來觀花燈吹奏音樂的風情)

據說,北宋政和二年元宵節的傍晚,正值都城汴梁百姓正在熱鬧的燈會上觀燈賞煙火時,城內上空突然雲氣繚繞,十八隻仙鶴鳴聲清越並盤旋於宣德門上空,另有兩隻落在宮殿左右兩個高大的鴟吻之上駐足相視。皇城宮人速速稟報宋徽宗。當時徽宗親睹此情此景興奮不已,認定這是仙鶴伴著祥雲前來帝都報瑞,於是御筆將所見繪於絹素之上,這便是有名的《瑞鶴圖》,現藏於遼寧省博物館。

《宋朝的元宵節》遠比春節更熱鬧,一起到宋朝燈火闌珊處走走。

四:宋代的聯歡晚會

宋朝時候,元宵節遠比春節熱鬧、隆重、盛大。宋朝“元宵聯歡晚會”到底會表演哪些節目已無從考證。不過,根據《武林舊事》及其他宋人筆記記錄的零散信息,我們能發現,在近千年以前的宋朝,就有嘻哈說唱、相聲小品,甚至有了《吐槽大會》。

《宋朝的元宵節》遠比春節更熱鬧,一起到宋朝燈火闌珊處走走。

“唱賺”為南宋盛行一時的說唱藝術之一,金賽蘭等人則是當時臨安府唱曲唱得最好的官妓,《夢粱錄》說她們“娉婷秀媚,桃臉櫻唇,玉指纖纖,秋波滴溜,歌喉宛轉,道得字真韻正,令人側耳聽之不厭”。想象一下,宋人伴著節奏唱著呦呦呦的場景,必須要給他們瘋狂打Call。

“說渾話”是流行於宋代的說話節目,類似於現在的脫口秀,內容以詼諧、譏諷為特色,聽起來活脫就是今天的《吐槽大會》。北宋汴京有位“說渾話”藝人,名叫張寺,“以詼諧獨步京師 ,其詞雖俚,然多穎脫,含譏諷,所至皆畏其口”,是當時最著名的毒舌。

除了上演娛樂節目,宋代元宵節時,大街小巷也會有大量蹴鞠的人群。“築球”為宋代蹴鞠的比賽形式之一,就是今天的足球賽。宋人逢盛大節日,通常都會舉行精彩的築球表演賽,以慶祝節日。

《宋朝的元宵節》遠比春節更熱鬧,一起到宋朝燈火闌珊處走走。

(《宋太祖蹴鞠圖》 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鬧社火也是宋朝民間在元宵節時的重要娛樂活動。鬧社火也稱“舞隊”,民間習慣叫“鬧紅火”,它是一種古老街頭造型藝術。南宋後期寶祐年間臨安宮廷畫師朱玉作品《燈戲圖》畫的就是臨安城中一支元宵社火舞隊,描繪了南宋時期杭州元宵廟會時的場景。

《宋朝的元宵節》遠比春節更熱鬧,一起到宋朝燈火闌珊處走走。

(宋 朱玉《燈戲圖》)

最後以南宋詞人辛棄疾那首家喻戶曉的詩作為結尾: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辛棄疾 《青玉案·元夕》

《宋朝的元宵節》遠比春節更熱鬧,一起到宋朝燈火闌珊處走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