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 专题复习微课系列」0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历史 |「中考历史 专题复习微课系列」0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历史 |「中考历史 专题复习微课系列」0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由于平台发文规定影响,下述内容中部分名讳无法直接写出,以曾任职务描述替代。

课程标准

1.知道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了解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史实;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3.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主要史实;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4.知道南昌起义,讲述第一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在井冈山会师的故事,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5.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知道遵义会议,认识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微课学习


广东中考回顾

1.(2019广东)有学者认为,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失败的共同原因在于没有发动普通民众;五四运动中,年轻的工人阶级为站在潮头的青年知识分子先锋队提供了可靠而强大的后盾。该学者旨在说明(  )

A.维新变法主张君主立宪 

B.辛亥革命缺乏社会基础

C.五四运动具有爱国性质 

D.政治革命需要民众参与


  • 【答案】D
  • 【解析】由材料“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失败的共同原因在于没有发动普通民众;五四运动中,年轻的工人阶级为站在潮头的青年知识分子先锋队提供了可靠而强大的后盾”可知,材料中主经强调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的原因是没有发动普通民众,而五四运动取得成果的重要原因是工人阶级的支持,所以该学者旨在说明政治革命需要民众参与。


2.(2018广东)与下图所提供信息相关的是(  )

历史 |「中考历史 专题复习微课系列」0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A.国民革命军北伐 

B.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C.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 

D.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


  • 【答案】B
  • 【解析】根据图片中提供的行军路线和行程可知与红军长征相关。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后,红军被迫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进行长征。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3.(2016广东)下图所示为近代某一战争形势示意图。下列表述中与这场战争相关的是(  )

历史 |「中考历史 专题复习微课系列」0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A.促成了国共两党合作

B.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

C.实现了孙中山的理想

D.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 【答案】B
  • 【解析】由所给地图示意图可以得知是关于北伐战争的行军示意图。为了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1926年7月,国民政府决定出师北伐。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经过半年的斗争,基本上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4.(2015广东)1924年5月,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要从今天起,重新做革命的基础,另外成立一种理想上的革命军。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两年后,该校师生积极投身的“救国救民的事业”是(  )

A.五四运动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 【答案】B
  • 【解析】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1926年的北伐战争的主力军是黄埔军校的师生。北伐的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北伐战争发生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是国共合作的重要成果。1924年5月的两年后指的是1926年,北伐战争发生于1926年7月。ACD选项时间不符合要求。


同步练习

1.(2019铜仁)“弱国从来无外交,苟存天地任人嘲。尊师教诲齐天下,慈母盯哼不折腰。航舰如今嫌水浅,嫦娥不再恨天高。百年洗雪谁堪忘,多少男儿是俊豪。”此诗是纪念100年前中华大地爆发的一场伟大运动。与此相符合的是(  )

A.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

B.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D.义和团运动,是中国人民郁结多年反抗列强侵略义愤的总爆发


  •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一些初步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B符合题意。


2.(2019镇江)第一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一百年前的这场运动中,“不曾有的姿态”主要是指(  )

A.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精神

B.农民阶级成为运动的先锋

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反对一切外来的西方文化


  • 【答案】A

【解析】“不曾有的姿态”主要是指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精神,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2019荆门)五四运动期间一篇文章这样写道:君等四年以来之国耻纪念,至今仍有一线之良知,半腔热血存焉否乎?如有存也,请父告其子,姊告其妹……毋忘此国耻纪念日。”这主要体现了(  )(家国情怀)

A.科学精神

B.自由精神

C.民主精神

D.爱国精神


  • 【答案】D

【解析】从“四年以来之国耻纪念”判断,是指1915年袁世凯政府与日本签订的《二十一条》,把《二十一条》视为国耻,这体现的是五四运动的爱国主义精神,故D项正确。其余三项不符题意,应排除。


4.(2019云南)“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的锤头撞击,和着十月革命的惊天霹雳。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与材料描述有关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 【答案】A

【解析】“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是指中共一大的召开。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后又转移到南湖的一游船上继续召开。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5.(2019雅安)如图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纲内容节选。

历史 |「中考历史 专题复习微课系列」0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上述内容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  )

A. 奋斗目标

B. 中心工作

C. 组织机构

D.最低纲领


  • 【答案】A

【解析】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举行,后又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选举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辞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所以中国共产党第个党纲内容节选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


6.(2019青岛)“中国历史选择了这个特别的日子,放射出中国革命最初的曙光。鲜红的党旗自从在十三个人身后飘起时,中国命运的希望一日比一日红火。”下列史实与“这个特别的日子”相关的是(  )

A.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B.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C.选举第一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为中央局书记

D.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 【答案】A

【解析】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因此材料反映的是中共一大。中共一大确立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A符合题意。


7.(2019日照)1918年陈独秀曾撰文严厉指责义和团野蛮、保守、盲目排外和传播迷信;1924年,他又认为义和团是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者。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因素是(  )

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兴起

C.民主与科学的潮流

D.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 【答案】B

【解析】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兴起,1918年陈独秀曾撰文严厉指责义和团野蛮、保守、盲目排外和传播迷信;1924年,他又认为义和团是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者。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兴起是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因素。


8.(2019河池)识读历史地图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如图为中国近代某一战争的形势示意图,这场战争(  )(时空观念)

历史 |「中考历史 专题复习微课系列」0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A.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B.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C.实现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D.完成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


  • 【答案】B

【解析】分析图表可知,描述了北伐战争,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声势震动全国,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B选项符合题意。


9.(2019安徽)“国民政府秉总理之遗嘱出师北伐,……革命成功惟一之要素,在得民众扶助。”这次革命的重任是(  )

A.推翻清政府统治

B.反对袁世凯独裁

C.打倒列强除军阀

D.打败日本侵略者


  • 【答案】C

【解析】根据“国民政府秉总理之遗嘱出师北伐……革命成功惟一之要素,在得民众扶助。”可知这次革命是指北伐战争。1924—1927年国民政府进行了北伐,主要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反对北洋军阀统治。故C符合题意。


10.(2019日照)“深入割据地区的土地革命,是在罗霄山脉中段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的基本条件。因为获得土地是贫苦农民最强烈的渴望。而没有土地革命,不满足贫苦农民的要求,红军队伍难以扩大,军事斗争难以坚持,根据地也难以巩固和发展”。材料陈述了(  )

A.国民大革命轰轰烈烈开展起来

B.打土豪分田地,创造“工农武装割据”局面

C.全民族的抗战局面开始形成

D.各解放区连成一片,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在望


  •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深入割据地区的土地革命,是在罗霄山脉中段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的基本条件。因为获得土地是贫苦农民最强烈的渴望。面没有土地革命,不满足贫苦农民的要求,红军队伍难以扩大,军事斗争难以坚持,根据地也难以巩固和发展”材料陈述了打土豪分田地,创造“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八七会议之后发动了著名的秋收起义,建立了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至此开始,中国共产党人带领起义部队和根据地人民一起开始了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斗争活动,满足农民群众迫切得到土地的愿望,走上了以农村为中心进而包围城市的革命武装道路。B符合题意。


11.(2019河南)1928年,第一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总结根据地斗争经验,规定部队必须执行三大纪律及六项注意。其中有“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说话和气”“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这些内容表明中国共产党(  )

A.维护国共合作

B.注重军民关系

C.强调农业屯产

D.重视城市起义


  • 【答案】B

【解析】据材料“红军要严格执行‘行动听指挥,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打土豪要归公’的三大纪律和‘上门板,捆稻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可知,工农红军有着严密的纪律,羸得了当地群众的支持,注重军民关系。


12.(2019重庆)1928年,第一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总结道:“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不然就很困难。有了这个家,就可以作为同敌人进行革命斗争的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家”是(  )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C.中央革命根据地

D.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 【答案】A

【解析】秋收起义之后,第一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分析敌强我弱的形式,率领工农革命军向井冈山进军,创立了我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了我国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因此我党创建的第一个“家”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3.(2019徐州)图中阴影部分为中国革命力量根据地,其活动区域从图1到图2变化的原因是(  )

历史 |「中考历史 专题复习微课系列」0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A. 北伐

B. 挺进大别山

C. 长征

D.渡江战役


  • 【答案】C

【解析】由于博古、李德等人在军事上“左”的错误,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进行长征,C选项符合题意。


14.(2019邵阳)

第一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曾在1958年的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指出:“不是我们自己要走两万五千里,你没事了,想散步,想散那么长?那都是蒋委员长逼着我们走嘛,所以一路扭秧歌就扭到了陕北。”第一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这番话所指的是(  )

A.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红军长征

C.敌后战场的抗日斗争

D.挺进大别山


  • 【答案】B

【解析】由于博古、李德等人在军事上“左”的错误,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红军长征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15.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灵魂,只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能让一个民族屹立不倒。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五四精神】

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强调,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忧国忧民、不屈不挠、敢于斗争、乐于奉献的五四精神以磅礴之力鼓动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志向和信心。

——摘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弘扬五四精神永葆爱国情怀》

(1) 从材料一中找出五四运动的主要参与力量有哪些,请将其补充完整并说明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材料二:【长征精神】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

(3) 材料二中“红军”为什么要“远征”?红军远征过程中有哪些重大军事行动可以体现出长征精神?(至少举出两项)


【答案】

15.(1)青年知识分子、广大人民群众;核心:爱国主义精神。

(2)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


历史 |「中考历史 专题复习微课系列」0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相关链接】



来源:网络。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我们尊重原创,如存在文章/图片/音视频使用不当的情况,或涉及原创内容,侵害了您的权益,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