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我们都来当福尔摩斯”小说创作讲评

任务说明:

欣赏同学们的侦探小说,感受孩子们缜密的分析,天马行空的想象。

一、小说欣赏

毒迹迷案

马鞍山实验学校六四班 雷明轩

看着面前的两份新冠病毒感染案例,小D探长的眉头都拧成了一个麻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一个辖区内,从未有交集的两个陌生家庭,家中所有成员近期没有出远门的记录,也没有接触过相关疫区人员,却齐齐被确诊染上新冠肺炎。要是不找到传染原因,说不定会有更多隐患。自己是被疾控中心特意请过来的警察,破案不计其数,可不能阴沟里翻了船呀!

这时门被打开了,助手KK兴冲冲地汇报说:“队长,你说巧不巧?大年三十那天,这两家人在同一家餐馆、同一楼层的临窗位置吃饭。”

“哦?那里一定有问题。kk,你马上给疾控中心打个电话,我们马上去那家餐馆!”小D探长果断地说。

30分钟后,小D探长和kk以及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开车来到了两位患者和家人就餐的“御膳房”餐厅。李店长已经在那等着了。

“我们餐馆可没有出售野生动物呀!他们感染绝对不是因为食用野生动物。”小D探长一行人刚下车,李店长就紧张地说。

小D探长冷静地问:“请问贵餐厅员工有没有人感染新冠病毒?”

“这我不知道,正月初一我们就休假了,后来我们也没有联系。不过我可以提供监控录像。”李店长把他们带到了吧台,打开了一台电脑,开始播放大年30那天两家就餐时的录像。录像画面里人们正喜气洋洋地欢度佳节,一派祥和热闹。从这许多人中,小D探长一眼就发现一个正在咳嗽的服务员,她给两个家庭都上了菜。

“她是谁?”小D探长眉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李店长只扫了一眼:“她叫王梅芳,住在对面的绿园小区3栋15楼……”

“快走,这个‘悬案’就要破了!”小D探长兴奋地说。

小D探长一行人走过空无一人的街道,穿过了几家门口罗雀的商店,到达绿园小区门卫室,通过体温测量后直奔3栋楼而去。

KK敲了敲门,不一会儿门开了,正是王女士。小D探长说明来意后,疾控人员接着问:“请问您近段身体是否有异样?有乏力、头晕、发烧吗?”

“没有!我年30那天和朋友多吃了几串麻辣烫,上火嗓子痛,现在已经好了。”

征求王女士同意,疾控人员带她去医院做了核酸检测。检测结果正如她自己所说的,一切正常。

小D探长一行人如泄了气的皮球,回到了“御膳房”。所有人都百思不得其解,他们不是眉毛扭成“麻花”,就是额头挤成“千层饼”。小D探长更是在冥思苦想:一定是什么地方疏忽了,我得仔细想想,认真查查……他揉揉太阳穴,没注意自己已经踩到了筷子上,滑了个四脚朝天。

“哎哟!我怎么踩到了筷子上?”小D探长叫道,“等等,筷子?我们为什么只注重飞沫传播?接触传播也不是不可能啊!我们被咳嗽牵着鼻子跑了!快,扩大搜查范围!我得再仔细看一看在“御膳房”里同一时间还有哪些人与两位患者家人有过联系。”

大家又回到了电脑边,开始重新寻找。几双镶着深深黑边的大熊猫眼再一次聚焦在电脑上。特别是小D探长,他把每一帧画面都放慢了观看。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比对,小D探长的目光锁定在了一个在画面里只停留了几秒的男人身上,他咔嚓一声摁下了暂停键。少D探长扭过头,坚定地说:“就是他!”画面中的男人摆完筷子,又匆匆走到柜台。

李店长奇怪地说:“他是张经理,我们餐厅公认的热心肠……他见顾客多服务员忙不过来,路过时顺手摆了两桌筷子,有什么问题吗?”

“就是他!请把他的联系方式告诉我们!”小D探长不理会李店长的疑惑,毫不犹豫地说。

拿到地址,一行人又行色匆匆地赶到张经理家。

张经理打开了门。看到他后,小D探长心里微微一沉:张经理不咳不喘神色如常,很正常啊。但也只怔了怔,小D探长马上对张经理例行询问。

就在小D探长似乎询问完毕要出门时,他突然转身问张经理:“你去过武汉?”

“去……我是说没去过。”张经理说完,脸胀得通红,眼神开始飘乎不定不再正视小D探长。

小D探长最后要了张经理的身份证号码后,离开了。

回到侦探事务所,小D探长委托分析网络大数据的陈警官,拜托他查张经理大年三下前14天的行踪。结果发现张经理农历小年坐高铁去过武汉。

得到这一消息,小D探长和疾控人员连夜带张经理去疾控中心做了咽试子筛查,结果竟然真呈阳性。原来张经理是一个无症状感染者。

拿到检验单,张经理惭愧地说:“我没什么症状……我不想引起恐慌……所以……对不起……”

毒迹迷案终于尘埃落定。但新的挑战正等着小D探长……


病毒谜案追凶

六六班 徐贝贝

看着面前的两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案例,新晋主任向歆苒的眉头拧成了一个麻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一个辖区内,从未有过交集的两个陌生家庭,家中所有成员近期没有出远门的记录,也没有接触过相关疫区人员,却奇怪地被确诊染上新型冠状肺炎,要是不找到传染原因,说不定会有更多隐患。自己可是被疾控中心特意请来的,破案不计其数,可不能阴沟里翻了船呀!

这时门被打开了,助手小林气喘吁吁地汇报说:“队长,你说巧不巧,大年三十那天这两家人在同一家餐馆,同一层楼的临窗位置吃饭。〞

“哦,是吗?”向主任慢慢站起来冲小林喊道:“走吧,也许去'案发现场'收获更大。”

餐厅位于广州商业广场正中心,是一家高档酒店,山珍海味应有尽有。向欣苒看见酒店门半掩着,便推门而入。戴着口罩的工作人员正在消毒,并示意今天不提供食物。小林礼貌地出示了证件,并说明了来意。工作人员先是一惊,随后叫来了酒店经理。

经理姓王,高高瘦瘦的,戴着一副眼镜很是斯文,听完小林的陈述,他睁大了眼睛,目光中流露出不可思议。“这……不瞒您说,咱们部门的两位厨子也有点低烧,怎么会这么巧呢?”王经理攥紧拳头又慢慢松开,像是在自责,又像是在为他们生病而感到同情。“如果你愿意,请配合我们的调查。”沉默许久的向欣苒开口了,“请您给我们看看那两家的餐饮小票。”

王经理很热情的拿来了小票。“红烧猪蹄,海底蹶鱼,清蒸螃蟹,蘑菇獾肉羹……”小林一个字一个字的念着。“獾肉……王经理,麻烦您将獾子肉的购物单给我看看。”

王经理在抽屉中翻来翻去,最后很无奈地摇摇头,“抱歉小票不见了。”忽然他眼前一亮,“对了,我手机里有信息。”大家凑过去,天啊!原来购物源头来自武汉海鲜市场。

向歆苒沉默了,祸从口入,当务之急是防止更多人患病,向欣苒带着小林飞快地走出了餐厅。

这宗病毒迷案虽然破了,但向主任的心情更沉重了!

第五讲“我们都来当福尔摩斯”小说创作讲评

第五讲“我们都来当福尔摩斯”小说创作讲评

第五讲“我们都来当福尔摩斯”小说创作讲评

第五讲“我们都来当福尔摩斯”小说创作讲评

第五讲“我们都来当福尔摩斯”小说创作讲评

第五讲“我们都来当福尔摩斯”小说创作讲评

第五讲“我们都来当福尔摩斯”小说创作讲评

第五讲“我们都来当福尔摩斯”小说创作讲评

第五讲“我们都来当福尔摩斯”小说创作讲评

第五讲“我们都来当福尔摩斯”小说创作讲评

第五讲“我们都来当福尔摩斯”小说创作讲评

第五讲“我们都来当福尔摩斯”小说创作讲评

第五讲“我们都来当福尔摩斯”小说创作讲评

第五讲“我们都来当福尔摩斯”小说创作讲评

第五讲“我们都来当福尔摩斯”小说创作讲评

第五讲“我们都来当福尔摩斯”小说创作讲评

第五讲“我们都来当福尔摩斯”小说创作讲评

第五讲“我们都来当福尔摩斯”小说创作讲评

第五讲“我们都来当福尔摩斯”小说创作讲评

第五讲“我们都来当福尔摩斯”小说创作讲评

(由于作业为拍照上传,有些小错误,请体谅。)

二、作业问题小结

小说创作,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或许我们看过一些小说,但真要自己写起来,还是有些掌控不了。总体的来说,高年级学生的作业要比中年级的好一些,比较符合小说创作的特点。现将同学们作业中的一些问题小结一下:

1.有些同学的文章人物干巴巴的,整篇文章里,主人公都没有说话,也没有具体的生动的细节描写,整个人物形象就立不起来。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要符合人物身份。

2.故事情节是探究两家人的发病原因。同学们在创作时有常识性的错误,如病毒在空气中的存活时间长达几天;如病毒的检测呈阴性的为病毒感染者;疫情期间,餐厅还在营业等。情节稍微显得有些平淡,大数据调查手段体现得不够。

3.环境描写不符合当时的情况。如材料给出的地点是广州市,有同学没有考虑到地域特点就进行创作。

不过大家第一次尝试写侦探小说,还是有那么一点味道了。继续努力!

三、 提示谜底

同学们们想象、推理都非常不错,都有当福尔摩斯的潜质!

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到底真实的原因是怎样的呢?

疾控专家通过大量的排查,回溯之前的案例,一个到广州游玩的湖北家庭的案例进入了他们的视野。这家人居住的酒店就在这个餐馆附近!

专家们调查发现,大年三十同一时段,这一家人也在A家庭、B家庭就餐的餐馆聚餐,且就坐在A、B两家中间,三个家庭间相距不超1米。

谜题终于揭开,A、B两家并非本地病例,而是在毫无知觉的情况下,与来自疫情重点地区的人员有了接触。


参与方式:


抗疫实践课程共10个主题,时间周期从3月2日——3月25日。每周一、三、五会在此公众号发布课程内容,学生可根据课程内容完成任务,作业形式为图片+视频+音频+文字,欢迎大家在公众号文章后留言咨询或交作业。每周二、四、日公众号会展示学生作品。

让我们和孩子一起,解读此次新冠疫情,牢记这段黑暗但闪烁着人性光辉的时刻。让学习带给我们挺过一切难关的力量!


这是一朵爱阅读、爱写作、爱思考,内心温暖的火焰。湖南省报告文学协会会员,岳阳市作家协会会员,一级语文教师。


第五讲“我们都来当福尔摩斯”小说创作讲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