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危机会不会来?3个分析4个预判

全球经济危机会不会来?3个分析4个预判


在疫情已经波及全球的大背景下,世界经济局势成了人们最为关心的话题。进入3月来,油价崩溃、美股期指熔断、亚洲股市暴跌,让人们不寒而栗。

08金融危机发生12年,石油危机过去不到40年,上世纪三十年代大萧条发生81年后,难道世界又将遭遇新一轮的全球经济危机?

今天,我们来看看历次全球经济危机的引发条件,并看一看目前是否有征兆。


一、引发金融危机的条件

1.1930年代大萧条

经历了一战,使美国从债务国变为债权国,在20世纪20年代经济以4%的高速增长,经历了所谓的“柯立芝繁荣”。但是快速增长的背后潜藏危机:


1)新产业和新技术出现:

“柯立芝繁荣”主要依靠汽车、电气和建筑三大产业的迅猛发展,其次还有航空、无线电、电影等行业的出现。这些新产业,带来了流水线作业、新的管理制度、垄断公司的出现,像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推动了社会前进,另一方面大量掌握旧技能的劳动力被淘汰,引发社会问题。

全球经济危机会不会来?3个分析4个预判

1920年代汽车流水线

2)马太效应凸显:

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的背后是“马太效应”的不断应验:有钱的越有钱,没钱的越没钱。资本家掌握了新的技术,钱越来越多,而被淘汰的旧有劳动力,就只能进一步降低身价,与机器化大生产进行价格竞争,从事被淘汰的边缘产业,社会收入分配严重不公。

繁荣背后的大部分收入,被很少一部分人占据,美国当时在温饱线以下的家庭,占到了总人口60%以上。

3)金融市场过度繁荣:

占社会人口大多数的穷人,没有钱消费。然而企业利润丰厚,手握金钱的商人,四处寻找投资机会。受到银行信贷的鼓舞,商人拿着钱纷纷投资新技术、“概念股”,如当时火爆的无线电和汽车行业。

又由于一战归来不少老兵,建筑业也成为了火热的投资阵地,与之相关的金融产品,也成了爆款。

4)产能过剩,需求不足

一方面富人投资热情不减,机器开动生产,工业产品、农产品被大量生产出来,另一方面普罗大众收入低,消费力不足,社会生产过剩。

全球经济危机会不会来?3个分析4个预判

奶农倒掉过量的牛奶,保障收益

到了1928年底,美国股市泡沫膨胀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此时美联储被迫采用了货币紧缩政策,收紧流动性,主动戳破了泡沫,结果带来了长久的萧条。

美国作为债权国,遭遇大萧条,超千万人口失业,欠美国债的欧洲各国,日子也就更过不下去,经济危机席卷全球,直到二次世界大战开启,战争机器重新发动,各国才逐渐走出萧条阴影。

可以说技术更新、收入分配不足、金融市场泡沫过大、产能过剩直接导致了1930年代的全球大萧条。

2.70年代历次石油危机

石油是工业的血液,作为重要能源的石油一旦出现波动,世界经济就会受到明显影响。而控制着世界能源命脉的,非中东莫属,中东的局势,或者再确切点说,产油量决定着世界经济的走势。

全球经济危机会不会来?3个分析4个预判

第一次石油危机(1973—1974),此时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油价从每桶3美元暴涨到10.6美元,触发了二战后的全球经济危机。美国工业生产下降14%,日本工业生产下降20%,国民经济受到重创。

第二次石油危机(1978—1980),是伊朗国内生变,两伊战争爆发。石油产量骤降。西方经济全面衰退。

可见中东产油国因战争动荡,石油产量如果出现剧烈波动,极可能引发全球经济动荡,甚至全球经济大衰退。

3.08年全球金融危机

08年全球金融危机离我们不远,其触发条件有以下几条:

1)互联网概念股破裂

1990年代的克林顿时期,曾提出“信息高速公路”的概念,全球迎来信息时代。互联网成了美国投资者争相追逐的宠儿,然而互联网的同质化竞争,非常容易产生泡沫。

全球经济危机会不会来?3个分析4个预判

技术股暴跌

往往一家公司的成功,背后是几十家,甚至上百家公司的失败。经历了十年炒作,美国互联网到了2001年,终于泡沫破裂。更不幸的是,2001年“9·11”事件发生,美国人的信心受到重创。

2)坐直升机撒钱

为了刺激美国经济,美联储开始放水,放水,放水——

美联储巴不得坐着直升飞机撒钱,大水漫灌了华尔街,又从华尔街流到了楼市。

从2001年1月到2003年6月,美联储N次降息,有整整一年,将利率维持到1%的超低水平。

全球经济危机会不会来?3个分析4个预判

3)房地产成期货

低利率、量化宽松、开着直升机撒钱,华尔街券商和炒房客,迎来了人生的春天。

流水不好,工作不稳定没资格贷款?没关系,有三方机构为你花钱做评级,保证让你贷到款。

收入低,怕还不起房贷?看看房价都涨成啥了,现在不买,将来买不起!况且真的不想要了,住两年再卖,还能挣到钱!

银行、华尔街骗子、炒房客为了让美国普通民众贷到款,出尽骗术造假,最后放贷、放贷、放贷,买房、买房、买房。房地产似乎成了永远看涨的财产,与房子相关的金融产品也成了香馍馍。所有人都被捆绑在了不断膨胀的金融大厦中。

4)忽视金融监管

长期以来,美国信奉自由市场经济,相信市场的自我约束和调整,金融缺乏监管。金融衍生品泛滥。万能的华尔街,发明了次贷的保险,次贷保险的保险,将一些信用评级很低的贷款包装成不同的金融产品出售,美国投行的杠杆率甚至超过了30倍。

但是时任美联储主席的格林斯潘认为,金融市场的自我监管比政府监管更有效,坚决反对监管。

全球经济危机会不会来?3个分析4个预判

最终,房价在美联储的帮助下,被炒翻了天,跟房地产相关的金融产品,也成了投资的紧俏货,总有人接盘嘛。美国金融市场的风险越来越大,到了2007年4月,美国第二大次级房贷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宣布破产,全球金融海啸爆发。

简单来讲,是过度金融杠杆,缺乏监管的自由放任政策,引发了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


二、经济危机会不会重来?


纵观历次全球经济危机或波动,我们可以看到危机发生前,往往有一些相似的征兆:

1.新的技术革命出现,对其他行业产生了巨大冲击。

2. 过度宽松的金融政策,例如无节操放水,过度放任经济。

3. 长期繁荣之后,社会舆论陶醉在自吹自擂之中,贫富分化被忽视。

4. 市场出现普遍投机行为,例如,绝大多数人都觉得投资某个领域一定发财。

5. 中东局势存在较大变数,能源前景不明。

6.出现连续、不断、规模较大的经济干预,从自由放任走向另一个极端。

7.产能过剩,却无法卖出。各国民粹抬头,全球自由市场受到限制。

8. 占比世界四分之一的美国经济,出现结构性问题。

以上几点,虽然不全面,但却是判断危机是否来临的一些重要参考。就目前来讲:

1.虽然世界范围内,迎来了放水大潮,但是美、欧、中国仍然占据主动。如美国经济,近些年温和增长,欧盟摆脱了英国脱欧的不明朗局势,新的欧洲经济秩序正在建立。

2. 虽然AI、新能源等新技术、新产业近十年来蓬勃发展,但这个过程要比一战前来得缓慢得多,没有像当年无线电、汽车、电气等产品,迅速颠覆了传统行业。

3. 中东有冲突,但尚不到战争状态。美伊两国在冲突中各自退让,就窥见一斑。俄罗斯和沙特虽然这次谈崩了,但油价下跌只是一时的手段。没有人愿意在这个档口,引发大规模冲突。

4. 目前各国放水的原因是疫情引发的需求不足,而非过度金融或者经济结构性缺陷引起。各国调控尚占据主动。

从种种征兆来判断,受全球疫情蔓延影响,2020年经济下行已不可避免,但尚未到引发全球经济危机的地步,造成目前各国放水救市的原因,不是结构性的,而是正常社会需求受到了疫情的严重抑制。

全球经济危机会不会来?3个分析4个预判

但是,需要警惕的是,虽然不会出现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但不排除局部地区经济受到重创。疫情可能造成局部经济困难,需要一些国家和地区采取主动措施。同时,每一次危机,也是各行各业谋求转型的好机会。

经历了大萧条,当年的汽车产业、电气行业站稳了脚跟,世界各国学会了主动调控。经历了石油危机,美国加大了能源的独立性,能源行业出现利好……

这次的疫情,明显可以看到互联网产业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医疗产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危机往往意味着用最小的代价,完成最大的转型。

人人自危时,有人已经未雨绸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