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如果活着,孙刘联盟会破裂吗?

大马哈鱼12


三国演义里你都应该知道了官渡之后曹的人口、资源可不是江东能比的,而且是倍数差距。

孙刘联盟

汉中梓潼再出去一步又如何?山险自己都倒霉。除非二爷在荆州。

周瑜不死,他还不是选二爷。难道向广陵北海?以周瑜的眼光不可能,虽然我没资格谈论军道,但是东吴门口的刀不拿掉,谈什么大业,自己立场。周瑜即使如正史说的气量大也会先上保险。所以孙刘也不可能结金石之盟。那天下就不会是东吴的。毕竟再牛的战略眼光,没有远见部署是不可能实现的。

荆州必须拿,诸葛亮的战略眼光周瑜应该更清楚,关羽在那里摆着,一旦同盟就算推掉曹操,那东吴就没好日子了。周瑜如果没有在进军西蜀的途中死去,那孙吴统一天下也不大可能,但是刘备和孙权的关系会比鲁肃时期更为紧张,赤壁之战后,周瑜是主张打压刘备,和刘备争荆州的,而鲁肃则主张对刘备妥协,联合抗曹,两人在战略上是有很大分歧的,既然我们假设周瑜没有早死,而是继续存活,那就意味着周瑜的策略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实施,周瑜在赤壁之战后有两策比较毒辣,一是主张趁刘备来见孙权的时候,将刘备软禁在吴郡,给他大规模修筑宫室,多给他美女和珍奇玩物,让他沉迷于声色之中,再分开关羽、张飞二人,各自安置一方,让像周瑜我这样的人带着关张打天下,大事就可定了。不过孙权鉴于曹操虎据北方,对江东虎视眈眈,当今是用人之际,于是没有采纳软禁刘备这一策。

第二策最为关键,周瑜提出由自己和奋威将军孙瑜共同向西,夺取益州,吞并汉中,联结关中的马超,对曹操形成侧翼威胁,在关中地区对曹操形成牵制后,孙瑜留守益州,周瑜回师襄阳,北伐曹操,从而一举定天下的大战略。这一战略得到了孙权的批准。这一战略有高明之处,也有不高明的地方,有点虚实相生的味道,吕思勉先生评价“此瑜之计所以为雄”。

不高明之处在于,攻益州,山险阻隔,路途遥远,补给困难,孙吴军士也水土不服,拿下那里还是有难度的,而且刘备借不借道给周瑜,是个问题,刘备不是傻子,如果在荆州坐等周瑜打下益州,就等于被孙权东西夹击,成了三明治,所以,他放周瑜过去的可能性不大。

高明之处在于,周瑜可以名为取西蜀,实则取荆州,玩假途灭虢。

周瑜这个大战略会面对以下四种情况,一、如果刘备不借道,为难他,他就以此为名攻打刘备,夺取荆州诸郡。第二个,如果刘备给予他军事通行权,他就可以玩假途灭虢,在带领孙吴大军途径荆州的时候,趁机灭了刘备,拿下荆州。第三种情况,刘备给予周瑜军事通行权,并严密戒备周瑜的行动,周瑜无机可乘,那周瑜就可以直奔益州了。不过益州也是不好拿下的,如果周瑜能拿下,就可以留孙瑜在那里,自己回来夺取荆州。总之这三种情况,都还可以接受。第四种情况比较遭糕,就是刘备放周瑜去打益州,周瑜战线拉得太长,拿不下益州,兵困马伐,损兵折将,无功而返。不过以周瑜的军事水平来看(围攻南郡历时一年多,要不是刘备帮他,他还拿不下来南郡),这种可能性还真有。。。

但是需要指明的是,不能过高地估计孙吴军队的战斗力,即使我们假设周瑜这套假途灭虢的计划实现了,拿下了荆州和益州,将南方三个州连成一片,想要北定中原,消灭曹魏,一统天下,那也是不太可能的,自保南方尚可,定鼎中原不可。

先说这么多,之后再补充,欢迎点关注和点赞。[祈祷][赞][赞]


秋刀斩鲑鱼


关于周瑜如果活着,孙刘联盟是否破裂这个问题,我有以下观点:

我认为瑜如果活着,孙刘联盟依然会破裂

1. 实际上,孙刘联盟是时势的产物,面对势如破竹的曹操,江东集团面临着两个选择:其一,帮助刘备,共击曹操,但帮助刘备就等于是养虎为患;其二,不帮刘备,却又面临着曹操进而进攻江东,唇亡齿寒的风险。最终,他们结成了“孙刘联盟”,故而,孙刘联盟并不是拥有共同利益的一体,而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不得不组成的产物。

2. 周瑜并不是孙刘联盟的维护者和始作俑者,真正看清楚形式的是诸葛亮和鲁肃,是二人极力促成孙刘联盟,也因为此事,才引发了大家耳熟能详的舌战群儒,周瑜自视甚高,并不太看重刘备阵容的实力,直到被诸葛亮干翻。

3. 即便周瑜活着,孙刘联盟也会随着时局而产生变化,可能刘备做大,东吴和曹操联合对抗刘备,东吴做大,刘备放下仇恨和曹操联手,也不是不可能,形势大于人,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安身立命都是奢望,所以所谓的联盟根本不牢固,暂时而明确的,组成和瓦解都只是一个时局问题

4. 孙刘联盟的破裂,也是刘备做大.70万兵,并不需要联合孙权自保所致,要不然,即便关羽张飞诸葛亮死于东吴之手,也断不会破裂。

因此我认为瑜如果活着,孙刘联盟依然会破裂。只是时局的问题而已。

 










鉴史客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发生在诸葛亮“三气周瑜”期间,主要人物为诸葛亮和周瑜。原文如下:

却说周瑜怒气填胸,坠于马下,左右急救归船。军士传说:“玄德、孔明在前山顶上饮酒取乐。”瑜大怒,咬牙切齿曰:“你道我取不得西川,吾誓取之!”……行至巴丘,人报上流有刘封、关平二人领军截住水路。周瑜愈怒。忽又报孔明遣人送书至。周瑜拆封视之。

书曰:“汉军师中郎将诸葛亮,致书于东吴大都督公瑾先生麾下:亮自柴桑一别,至今恋恋不忘。闻足下欲取西川,亮窃以为不可。益州民强地险,刘璋虽暗弱,足以自守。今劳师远征,转运万里,欲收全功,虽吴起不能定其规,孙武不能善其后也。曹操失利于赤壁,志岂须臾忘报仇哉?今足下兴兵远征,倘操乘虚而至,江南齑粉矣!亮不忍坐视,特此告知。幸垂照鉴。”

周瑜览毕,长叹一声,唤左右取纸笔作书上吴侯。乃聚众将曰:“吾非不欲尽忠报国,奈天命已绝矣。汝等善事吴侯,共成大业。”言讫,昏绝。徐徐又醒,仰天长叹曰:“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寿三十六岁。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周瑜派鲁肃前往荆州,向刘备提出打算出兵进攻益州,欲以假途灭虢之计偷袭荆州。此计被诸葛亮一眼看穿,并做了针对性部署。等到周瑜大军来到荆州城下,诸葛亮埋伏的伏兵杀出,将周瑜团团包围。随后,诸葛亮写了一封信给周瑜,奉劝周瑜放弃进攻益州的念头。周瑜看罢,长叹一声,病重而亡。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便是周瑜发现自己的计策被诸葛亮识破后的表现,叫做“怒气填胸”,意为胸中充满了愤怒,形容愤怒到了极点。这也是《三国演义》作者首创的一句成语。

上面介绍的这段小说故事,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叫做“三气周瑜”。周瑜的计策屡屡被诸葛亮识破,最终气绝身亡。临死前还说出了一句后人耳熟能详之语:“既生瑜,何生亮。”不过,历史上周瑜的结局并非如小说所言是被诸葛亮气死,这一点在《三国志周瑜传》中有着明确的记载:“瑜乃诣京见权……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于巴丘病卒。”

周瑜辞行的目的何在呢?目的是为了说服孙权让自己与东吴的奋威将军一起率部攻占刘璋所占据的益州。孙权也答应了周瑜的请求,周瑜随即返回江陵准备出征,但在途径巴丘时因病去世。

周瑜之所以会提出夺取益州的计划,除了尽快壮大东吴的力量之外,还有另一个更为深层的考虑,那就是限制刘备集团的迅速扩张。自赤壁之战结束后,刘备迅速占领了荆州所属的长沙、零陵、桂阳、武陵等四郡,实力大增。而从当时的局势来看,争夺益州必定是刘备集团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周瑜认为,刘备一旦得到益州,将会变得更加难以控制,也会对东吴集团造成严重威胁,这也是他在遗书中指出的“刘备寄寓,有似养虎”的原因。故此,他向孙权提出夺取益州的建议,希望能抢先夺取益州。如果周瑜不是因病去世,这个计划一定会付诸实施,届时孙刘联盟将面临瓦解。






影视职员


个人感觉周瑜如果活着,孙刘联盟不会破裂。

孙刘联盟之所以破裂,是因为吕蒙杀掉了关羽,引起刘备的复仇。而周瑜在世时,虽然多次和诸葛亮不合,但他们只是个人的比拼,并且从中有鲁肃为他们调解,从而维持着孙刘联盟。

而周瑜去世后,增加了东吴特别是周瑜手下众将对蜀国的憎恨,一心想着为周瑜报仇。同时关羽镇守荆州时,傲视群雄,对东吴众将特别是吕蒙更是不屑于顾,从不放在心里,新仇➕旧恨更加激发了吕蒙的报复心理,所以一心想着要斩杀关羽,导致最终关羽败走麦城,被吕蒙斩杀,从而导致孙刘联盟破裂。


sunnyf888


如果周瑜还活着,孙刘联盟一定会更早破裂。

首先,周瑜是东吴集团内强硬的“鹰派”,是强烈的“吞刘派”。在赤壁之战两年后,周瑜就准备对刘备下“狠招”。当时刘备已占据荆州大部,还迎娶了孙权的妹妹,在赤壁之战后,刘备实际上占了更大的便宜,这让主要出力方的周瑜甚为不爽。

据《三国志·周瑜传》,刘备从公安到京口,周瑜便上疏孙权:

“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埸,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

说得简单点就是:刘关张非善类,但分开则不一定有威胁。把刘备软禁起来,用美色佳肴消沉他。然后把关羽和张飞拆开,让他们天各一方。再派一个像我这样的人带着他们打仗,这样就安全了。只是因为这个方案不太现实,被孙权否决了。但从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周瑜的态度。

其次,荆州乃兵家必争之地,鲁肃早在建安五年(200年)就给孙权制定了战略规划:

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这里明确讲到要拿下荆州,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而且赤壁之战的主力是孙吴军队,前线总指挥是周瑜。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没有周瑜,孙权只要抓住机会,一定会拿荆州的,何况还有周瑜的话,那就更加迫不及待了。

第三,孙刘联盟的维系,鲁肃是出了大力气的。而鲁肃是接周瑜的班,吕蒙是接鲁肃的班。如果周瑜没死,鲁肃就没有机会当上孙吴前线总指挥。那么,孙刘联盟的关系将更加薄弱。

因此,如果周瑜还活着,孙刘联盟一定会更早破裂。


三国史话曾得不错


孙刘联盟破裂其实是早晚的事,只是破裂到什么程度而已。吕蒙明显没把握好这个度,直接把关羽给杀了,导致刘备发疯,倾全国之力去讨伐东吴最后却被陆逊给算计了,来了个火烧连营八百里,使得蜀汉最终一蹶不振。

就算周瑜活着,当时东吴也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关羽直接把曹操给打趴下的。说白了,东吴自己当时是三家势力中最弱的,而且由于缺少骑兵,也是统一天下的可能性最小的,毕竟一群步兵在平原上跟骑兵对砍,以当时的水平来说那是找虐。

所以呢,东吴不会让任何一方当时有机会去统一另外一方,只有保持这个平衡,东吴才会有可能有机会去实现统一的梦想,别说周瑜活着了,就算当时是鲁肃当大都督,估计都会暗地里给关羽使点绊子,但是最终结果可能是东吴趁机占据荆州南部,将北部留给关羽,而且不会将关羽逼入绝境,甚至可能还会帮关羽一把,让关羽可以全身而退。

这样的话,孙刘联盟会破裂但是不会引起刘备的强烈反扑,以当时来看,刘备甚至可能会默认东吴对荆州的占有,毕竟在争夺完汉中之后,蜀汉势力有了很大增长,但是单独北伐曹魏的话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还需要东吴在合肥一线牵制曹魏。

之后孙刘联盟相互扯皮,打打嘴炮之后,东吴给点赔偿啥的,明面上可能还会重新签订个联盟盟约啥的。

说白了,东吴是这么想的,反正现在我也统一的可能性最小,你俩先打,谁弱我就帮帮谁,咱先保持平衡就好。


枫叶0829


如果没有鲁肃,孙权与刘备的联盟在周瑜活着的时候就应该破裂了。

周瑜给孙权出的主意中,主要就是如何瓦解刘备并分别予以歼灭。《三国志》瑜上疏曰:“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埸,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

权以曹公在北方,当广揽英雄,又恐备难卒制,故不纳。这里没有提到一个关键因素,就是鲁肃!鲁肃说:“您(孙权)固然神武盖世,但曹操的势力太大了。我们刚刚占有荆州,恩德信义尚未广行于民众。如果把荆州借给刘备,让他去安抚百姓,实是上策。因为这样一来,曹操多了一个敌人,我们多了一个朋友。”孙权同意了鲁肃的主张。

说孙权怕刘备难以马上解决,所以没有采纳周瑜的建议?也是说的通的。这样以来,孙权借不借荆州于刘备对鲁肃、周瑜而言就无所谓了!借也得借,不借又不敢不借。还不如找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反正是已经要不回来了!对外就说借给刘备了,也显得孙权很有格局,还宣誓孙权才是对荆州拥有主权,又回避了与曹操在荆州直接开战……

这一借就借到了周瑜之死,这个节始终是存在着的!无论周瑜死活,这个节终归是要被解开的,原因就是孙权对鲁肃的评价:“(无关的就不再引述,很长…)后虽劝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不足以损其二长也。……”孙权对陆逊说的话。可以看到,孙权对荆州耿耿于怀!因此,周瑜活着,这个节就由周瑜去解;周瑜死了,这个节就由鲁肃去解;鲁肃死了,这个节就由吕蒙去解。

这三个人中对荆州的态度没有什么区别,都一致认为荆州就是孙权的!时机一到必须回收。周瑜、吕蒙就不用说了……!单表鲁肃:子敬答孤书云:“帝王之起,皆有驱除,羽不足忌。”意思就是关羽不过就是孙权成就霸王大业之路上的垃圾而已,顺势驱逐消除。

事实上,鲁肃并没有说大话,吕蒙收拾关羽比探囊取物还要轻松!兵不血刃,拿下荆州斩首关羽父子甚至都没用“策马”!(吕蒙)

在鲁肃眼里关羽、张飞根本就用不着顾忌!在周瑜眼里却成了“熊虎”之将?经过吕蒙亲身体验,鲁肃无疑是正确的👍!这就告诉我们,只要不把荆州交给孙权,无论周瑜死活都必须破坏孙刘联盟。


中行偃1


周瑜还活着,刘备就一个小弟,根本不会有发展的机会,更不要说占领益州了。

如图:赤壁之战后,周瑜占领南郡,刘备占领荆州南部。

此时,荆州南部四郡几无人口,穷困潦倒得需要接受江东补给,这就是周瑜秘密要求孙权扣押刘备,有底气要求把关张赵调去打仗的由来。因为刘备穷。人口少粮食少,想征集士兵都没办法,无人口无钱粮。

这个时候,刘备总共不到2万士兵。

此时,刘备大大方方去找大舅子孙权,希望借南郡给自己养兵。对于孙权来说,江东占领南郡很鸡肋,土地人口还有,可就是得面对曹仁、刘璋、刘备三股势力,运输补给还需要经过刘备占领的夏口。

最关键是,曹操始终针对江东,在合肥方向给予江东太多压力,而江东长于水军,陆地上面对曹仁都打不过。所以孙权鲁肃都主张借南郡,让刘备顶到南郡与曹军对峙。自己的压力就小。

但是,周瑜作为都督,方面军统帅,坚持拒绝这个方案,他认为刘备是饥饿的老虎,现在用钱粮还能勉强控制着,一旦借到富裕的南郡,刘备就会冲天而起。

事实也如周瑜所料:210年周瑜病死,接任者鲁肃就同意借南郡。不到一年,开始不到两万士兵的刘备就带领2万士兵入蜀,诸葛亮张飞赵云又带领1万多士兵增援,219年关羽发动襄樊战役还有4.7万士兵,也就是说,南郡这么一个地方,8年为刘备新提供了近7万兵员,还养活了一票人。

所以,俺认为,周瑜不死的话,刘备只能穷困潦倒地再打几年野人。215年甚至更早一些,曹操可能已拿下汉中甚至益州了。刘备的发展机会...呵呵。


四川達州


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关系,只有永恒的利益。判断两个国家或者两个集团关系好坏,应该看它们是合作的利益大过冲突,还是冲突带来的利益高于合作。那么周瑜如果活着,孙刘联盟会破裂吗?我们来看下当时的情况。

首先孙刘为何要联盟?因为曹操大兵压境,孙刘实力皆不如曹操,所以两个小个子需要联手在赤壁共同对付曹操这个大个子。而周瑜死的时候,北方的曹操因为赤壁大败,短期内无力再率大军南下威胁孙刘集团。没有外部共同的敌人,孙刘联盟短期内存在的必要性大大降低了。此时三方势力,曹操一方据有中原依旧实力最强,孙权坐拥东南实力第二,刘备驻扎荆州附近兵力最弱,控制地盘最小。那么摆在吴国面前的路有两条:1.考虑到曹操这个长期威胁,吴国当下实力难以独自抗衡,应该扶持弱小的刘备集团,壮大盟友的力量,坚持孙刘联盟。2.放弃孙刘联盟,吞并刘备集团,向西扩张,拿下川蜀,统一南方,与曹操南北争锋。

第一条路比较稳,很容易达成三分天下的格局,加上长江天险,使得吴国立于不败之地,不用担心被曹操吞并。但是弊端也很明显:1.这么做最受益的是刘备集团,而不是孙吴。2.三分天下的格局一旦形成,曹操是很难统一天下,但对吴国来说也等于关上了统一天下的窗口。

那么周瑜是什么态度?周瑜是鲜明的主战派,在死之前提出了进军益州拿下汉中继而北伐夺取天下的图谋,孙权也是同意的,可惜天妒英才,周瑜病逝了。孙吴集团,原本是倾向于走第二条路的,那就是夺益州汉中,壮大自己,让孙吴具备独自抗衡曹操的实力。这种战略必然与刘备集团产生冲突,那么孙刘联盟很有可能破裂。周瑜是孙吴集团实施这条风险大收益也更大策略的关键人物。第二条路最符合吴国的利益。但是周瑜病逝之后。吴国失去了可以进取巴蜀的统帅人物。此时再走第二条路,在军事上行得通的概率大幅下滑,这种情况下,孙吴不得不选择第一条路走。周瑜生前对待刘备集团是主张控制打压的,而周瑜病逝前为何会推荐鲁肃这个主张孙刘联盟的人作为自己的后继者。因为他清楚他去世以后,孙吴集团已经没有可以压制刘备集团的军事统帅了。既然压制不了,倒不如联合抗曹。


虎说拔刀莫回头


周瑜是怎么死的,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耳熟能详,诸葛亮三气周瑜,最后周瑜口吐黑血,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自此周瑜下线。

周瑜是个什么分量的人,孙权的大都督,吴国的三军之首,要知道在三国那个冷兵器时代,打仗全靠天时地利人和,兵法在那个时代是非常看重的。

周瑜在三国的军事才能用几个字来描述:海战之王。与之对应的是曹操:陆战之王。他俩所拥有的共同特点就是都打大规模的战斗。

曹操挥师南下,要吞并孙刘。诸葛亮自知刘备的军事集团力量薄弱,只有和孙权联手才能有胜的可能性。

周瑜也深知吴国的处境,曹操打完刘备接着就会打到江东,唇亡齿寒。

孙刘的联盟是当时对付曹操最好的选择。这一点诸葛亮知道,刘备知道,孙权知道,周瑜也知道。抱团才能活下去。

火烧赤壁,诸葛亮来了个借东风烧的曹操是片甲不留,丢盔弃甲。

共同敌人曹操打败了,那孙刘联盟还能稳固常在吗?答案是不言而喻,他们必然会走向破裂。孙权,刘备心里都很清楚,这个天下他们都想拥有。

一山不容二虎,只能有一个能做皇帝。

这点从孙刘两个阵营在合作之初就可看出端倪,周瑜对诸葛亮是严防死守,到最后发现此人不除,他寝食难安,两个最聪明的人之间总是能想到一块:天下只能一个人拥有。两人都是各为其主。

所以周瑜就算还活着,孙刘联盟也会破裂。

这是由那个肉弱强食的时代性所决定的,由不得他们选择。

斯人已逝,留下缅怀,借苏轼的一首诗以表心意。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喜欢我的文章记得点关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