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预测第五十八卦,兑,君子以朋友讲习

兑为泽,兑性悦,上下皆悦,为兑。故兑象征欣悦。刚正不失外悦,柔悦不失内刚,内外刚柔兼济,不谄媚,不暴戾,亨通畅达。但须动机纯正,使人喜欢才会有利。

《兑》:亨。利贞。

本卦辞的意思是:亨通畅达,利于坚守中正之道。

兑本乾体,三爻变而成兑,兑之“亨,利贞”,即乾之德。乾之四德配四时,兑主秋,在夏冬之间,得兼三德,故日“兑享,利贞”。

《说卦传》曰,“兑,正秋也,万物之所悦也”,故曰“悦言乎兑”。粮食时至秋而成熟,而人能得其食,人心自然充满了丰收的喜悦,故《传》曰“兑,悦也”兑为口舌,是笑言之出于口,是欢悦之情溢于面。兑属柔,是“柔外”。很多人只知谄媚取悦于别人,而不知悦在“利贞”,只知悦人,而不知悦在顺天。为什么呢?因为其无刚中之德。兑之刚中在二五,故能“刚中而柔外”,“刚中”即“利贞”。二五之爻,皆日“孚”,“孚”者,界于刚中之间。得其孚则百事亨通。人事之至顺,唯有在顺天而已。

《易经》预测第五十八卦,兑,君子以朋友讲习

《彖》曰:兑,说也。刚中而柔外,说以利贞,是以顺乎天而应乎人。说以先民,民忘其劳。说以犯难,民忘其死。说之大,民劝矣哉!

《彖》中这段话的意思是:兑是喜悦的意思,其表现为刚健其中,柔顺于外,坚持利和贞的原则。这样做,上顺合天意,下应合人情。做事情应该先使百姓喜悦,百姓就会忘记劳苦,愿意冒困难之危险,忘记死亡的威胁。喜悦的意义,就在于振作百姓的心志啊!上兑之悦,象取顺天,下兑之悦,象取应人,天德好刚,人心喜柔,顺天而天弗违,应人而人欢悦。

《序卦传》日:“巽者,入也。入而后能悦之,故受之以兑。兑者,悦也。”卦体以二五为中,以三上为外,以九为刚,以六为柔。兑二五皆九,故曰“刚中”,三上皆六,故曰“柔外”,合起来说就是“刚中而柔外”。“利贞”者,刚中之德,诚于中;“悦”者,柔顺之象,形于外,故曰“悦以利贞”。卦自乾卦来,乾为天,刚者天德,悦者人心,故曰“顺乎天而应乎人”。孔子认为当政者应该先以悦豫抚民,而后使民任劳任怨,而民就会不辞其苦,国家有难,而民会不顾其身,悦之道真是大啊。“劝矣哉”,是说百姓之间,愉悦之情相互感染,言语之间相互劝勉。

通观此卦,此卦次巽,巽者二阳在上,一阴入下,故阳顺而下来;兑者二阳在下,一阴出上,故阴悦而上往,与巽相反。于方位,兑者,西也,利美而和,其气为金,从革而新,其决断快利,其音响铿锵,故其德为悦。于四时,巽木,春也,离火,夏也,兑金,秋也,天以三时生物,木气发生,金气收敛,巽兑相反,而适以相成,中皆互离,三时相因,生克自然之运也。大抵兑悦之情,在和顺,而兑悦之气,主肃杀,和顺者柔也,肃杀者刚也。故以柔为悦,其弊必流于谄谀,以刚为悦,其德乃在于“利贞”。卦内初、二、四、五皆刚爻,得其正;三上皆柔爻,失其正。初之“和兑”,得“利";二之“孚兑”,得“贞”;四之“喜”,喜即在于利贞;五之“厉”,厉即取其贞,至三之“来兑”,悦以要结以来,欹有凶;上之“引兑”,牵连而引,故“未光”。

《易经》预测第五十八卦,兑,君子以朋友讲习

《象》曰: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

象辞的意思是:大泽与大泽相连就是兑卦的卦象。君子从中受到启发,与朋友一起相互讲习。

“丽泽”,是说两泽相丽,是互相滋益也。朋友者,以互相讲习为益,故象朋友;兑为나,故象讲习。《论语》首章,以“学而时习”为悦,以有朋远来为乐,是悦乐之要,莫大于“朋友讲习”,此君子所以取其象于兑的原因。四爻曰“商兑”,商者,相互讲习之义,其象也是取于丽泽。

俗话说“会做的不如会说的”、“好汉出在嘴上,好马出在腿上”,可见语言的重要意义。人与人之间要通过语言交流思想,所以语言是人与人交往的重要工具。可是善于言谈的人,要守于正道才会吉祥亨通。

初九,和兑,吉。《象》曰:“和兑之吉”,行未疑也。

从卦象上看,初九以阳爻居刚位,得位守正,并有动向。它在下卦兑中,兑为口,为悦。上卦也是兑卦,形成上下互唱的局面。象征着初九和颜悦色地主动去和上面沟通,上面也和颜悦色地应和,所以很吉利。

《象》中这样分析本爻:和兑之吉,行未疑也。这里指出:用平和喜悦的态度待人,获得吉祥,是因为行为诚信端正,不被人猜疑。

占得此爻者,位置很低,没有什么地位,应该主动去与人结交。但是,要注意,不要谄媚于上,要心无所求地与人真诚地交往。注意在第一次与人见面时,应该表现得亲切、大方、得体,不要给人留下巴结或有心机的印像,这样以后的相处就会轻松而又愉快。

九二,孚兑,吉,悔亡。《象传》曰:乎兑之吉,信志也。

居下卦之中,以阳居阴,即《彖》所谓“刚中”。二与五应,“孚兑”者,二孚于五,五亦孚于二,两相孚,即两相悦。二为臣,五为君,是君臣一心,相孚而相悦,故吉。如果上下之心不相孚,则上下必不相悦,因此会有悔,既得其孚,自然没有悔恨了。《象传》以“信志”解释,是说孚即信,以其志之可信,故得吉也。

从卦象上看,九二以阳爻居刚位,虽然失位,但是具备刚柔相济的美德,表明其资质刚进又能怀柔执中。《象》中这样解释本爻:“孚兑之吉”,信志也。这里指出:“心中诚信与人和悦,故而得到吉祥”,说明心志诚信、笃实,能获得好的结果。

六三,来兑,凶。《象》曰:“来兑之凶”,位不当也。


三为兑主,即《彖》所谓“柔外”者。以柔招悦,故“来”。初曰“和”,二曰“孚”,是发自内心的喜悦。如果专以阴柔谄媚取悦于人,或者以阴柔而让人悦,都是“来悦”,这些都是不符合悦道的,这样做的结果是上下相互欺骗,长期下去会助长诈伪之风,故“凶”。《传》以“不当位”释之,是说一阴居二阳之上,其位不当,想要以柔道致其悦,是失刚中之德。

九四:商兑未宁,介疾有喜。《象传》曰:九四之喜,有庆也。

商:指商度,表示思虑不宁。疾:指凶险。

本爻辞的意思是:反复思量与人关系过密的危害,心绪不宁,须排除凶险疾恶才会有喜庆的结果。

“介”,谓节操坚固之义,同豫之六二“介于石”之介;在两者之间为介,四爻在三五之间,上承五之刚中,下比三之阴柔,是介于君子小人之间。“商”,商量,兑为口,有商之象。四与初同体,初为事始,无所疑虑,故不待商;四则处上下之交,用刚用柔,皆须商榷,故曰“商兑”。商之而意难定,故曰“未宁”,心神不宁。因忧成疾,故日“介疾”。从卦象上看,九四属于阳爻,居阴位,虽为阳刚之臣,却居位不正。与九五之君不合,却与下面的六三打得火热,可是六三属于阴邪小人,善于谄媚于上,与其交往过密会受受到九五君王的指责。九四思虑再三,决定与六三划清界限,这样就排除了危险,最后吉祥喜庆。

《象》中这样解释本爻:九四之喜,有庆也。这里指出:九四能拒绝诱惑,毅然守正,因此出现好的兆头,值得庆贺。

九五,孚于剥,有厉。《象》曰:“孚于剥”,位正当也。

孚:指诚信。剥:剥取,指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以阴剥阳。

本爻辞的意思是:沉迷于小人的巧言令色之中,诚实守信被剥除,必有危。

从卦象上看,九五这一爻以阳爻居君位,执中得正,但是其与近君大臣九四相敌,却亲近于上六,这意味着君主沉迷于声乐欢悦之中,拒不接受阳刚君子的忠言,却听信于阴极小人,所以会有危险的。

《象》中这样解释本爻:“孚于剥”,位正当也!这里指出:“沉迷于小人的巧言令色之中”,只可惜它所居的正当之位了。

占得此爻者,一定要检点一下自己近期的所作所为,如果你不加选择地寻求感官的满足,沉迷于吃喝玩乐之中,或者信任那些你并不了解的人,你将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九五与上六阴阳相合,上六为小人,会剥蚀九五的阳刚。可是九五却仍然诚信地与上六交往,所以会发生危险。什么危呢?也就是有放纵的危险。对于一个君王来说,放纵自己的情欲是最危险的。比如夏桀与喜妹放纵情欲,结果喜妹在夏桀的眼里比天下还重要;殷纣与妲己放纵情欲,结果使纣王不再关心朝政;周幽王与褒拟放纵情欲,使西周走向了灭亡。总之,一个君王如果放纵情欲,便会把国家的政权交到自己所爱的女子手中,这就是“孚于剥”的危险。

《易经》预测第五十八卦,兑,君子以朋友讲习

上六,引兑。《象》曰:上六“引兑”,未光也

引:指引诱。

本爻辞的意思是:引诱别人与自己一同欢悦。

从卦象上看,上六以阴爻居柔位,得位,位于兑卦之顶,具有很高明的取悦他人的手段。其与九四和九五都有比合关系,意味着在取悦他们,引诱他们与自己一起玩乐欢悦,可是九五持中守正,没有偏离立场,九四因为有九五之隔,也没有被引诱过来。

《象》中这样分析本爻:上六“引兑”,未光也。这里指出:上六“引诱别人与自己一同欢悦”,不是光明正大的品行,而是偏离正德,这种所谓的欢悦将导致凶险。

占得此爻,整天想着吃喝玩乐,并想拉拢领导和其助手一起去寻欢作乐,领导虽然也喜欢这一套,可是其为了工作和形象拒绝掉了,同时也不让自己的助手来参加。如果是这样,你就应该检点一下自己,这样沉迷对自己很不利,该做些正事了。

上六用引诱取悦于人,她所勾引的人便是九五的君王。可是她不像六三那样不忠,所以她也没有六三那样危险。所以卦辞中没有“凶”的断语。比如武则天用姿色勾引君王使自己受宠,并因此而得到了权力。由于她执法严明,所以延续了唐朝的盛世,所以没有什么凶险可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