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后,楼市即将发生的十大变化

站在2019年底看2020年楼市,形势那是相当的明朗,可以说就是一杯波澜不惊的凉白开。

政策层面,上面不厌其烦的强调“房住不炒”、“因城施策”、“稳房价、稳地价、稳目标”、“不拿房地产刺激经济”。事实上也一直在这么贯彻执行。

所以,在没有“黑天鹅”的冲击下,楼市大概率会沿着2019年的轨道继续滑行。

业内大咖丁祖昱做的2020年楼市十大预测,如既要“防上涨”又要“防下跌”;行业规模、企业规模双见顶;货币会松但楼市不是受益者;加速去库存,销售更加依赖渠道;市场进入淘汰赛,大鱼吃大鱼等等,及其他业内人士认为的三四月份会有一波小阳春等观点,其实都是基于市场进入静默期而做出的。

然而,一场突如其来“新冠疫情”直接将楼市打成了“休克”。需求端还好,购房者大不了推迟购房,不会有实际损失;但对于供给端来说,无疑是压力山大,房企没了经营性现金流,债务压力呈几何级放大。这也是为什么节后以来,地方纷纷出台“救房企”政策的原因。而楼市上下游供应链也不好到哪去。

楼市一旦不再四平八稳,年底预判楼市时的一些逻辑也就不再成立(换言之,最初的某些判断便不再合乎时宜)。如今国内疫情明显好转,各行各业都在忙复工,而经疫情冲击之后楼市,接下来会有哪些新变化呢?

1、“救需求”政策博弈不会停,地方会继续试探上面底线。

驻马店、广州“救需求”政策被重点关照,浙商银行、湖州银行“降首付”政策无疾而终。昨天,宝鸡的“降首付”文件也是不到24小时便被撤下。

这些被解读为上面对地方的当头棒喝(稳楼市但不能刺激楼市),也体现了上面对贯彻“房住不炒”的决心。

从主观上讲,完全可以理解上面的良苦用心。因为“救需求”政策的信号意义过于明显,很容易被解读为楼市调控松绑,引发市场躁动,让近几年的调控努力付之一炬,而我们也经不起楼市走回之前老路的再一次折腾。

就地方客观现实而言,“救需求”又是必须迈出的一步棋。

首先,房地产是一个销售规模达是五六万亿(还不算上下游产业链)超级市场,而疫情让这个市场受到严重的内伤。

现在各地方出台的各种以缓解现金流为目的的“救房企”政策,顶多就是输液,延缓其倒下,但就像一个好多天没吃饭的人一样,要想让其尽快恢复到之前体力,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进食(有销售收入)。当下购房者观望情绪浓厚,所以适当的需求刺激其实是有必要的。

其次,楼市是地方经济的“绝大大腿”,尤其是内陆的三四线城市。

如今上面给地方下的任务是,既要稳就业、稳工资、稳经济,又要贯彻“房住不炒”。关键是这两目标存在一定的冲突性。你说地方能怎么办,选择性还真不多。

所以,虽然驻马店、广州、宝鸡的“救需求”政策吃了闭门羹,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地方再动这个“歪心思”了。可以预计,政策博弈不会停,地方会继续试探上面底线。

2、货币会比预想的宽松,地产行业还是会受益。

近来疫情在全球的爆发,直接导致全球主要央行的货币政策大转向,我们亦不例外。

日前上面多次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灵活适度”。

接下来,降息、降准都已是大概率事情。这不今天下午股市收盘后,央行便宣布降准,释放长期资金5500亿。

“大河有水小河满”,随着货币放水力度加大,不管上面怎么围追堵截,肯定还是有不少会流到房地产,行业还是会受益。不管是从需求端流入(个人房贷规模增速变大),还是从供给侧流入(融资贷款变容易成本下降)。

3、小阳春被推迟,但不会消失。

去年底时,市场普遍预测三四月份会有一波小阳春,理由有二,一是政策层面年底时的各地“因城施策”潮会进一步蔓延,二是出于对全年楼市平稳的预期,房企会提前抢收。

三四月份的小阳春虽然泡汤了,但不会消失,需求只是推迟到五六月份释放。

4、降价潮要比想象的来得更猛一些,更短一些。

疫情使得大部分房企的资金流都高度紧张,所以一旦市场交易恢复正常,为了抢夺被压制的需求,也为了增加销售回笼现金流,房企打折降起价来,要比去年下半年凶猛的多,窗口期也会比预想的短。

当然对购房者来说,这是好事,因为有便宜可以捡。

5、疫情激发出了一些佛系的潜在购房需求。

疫情爆发前,还是有不少人认为在城市租房住也不错,至少生活压力不用那么大。但是疫情期间,一些城市的管控政策,相信伤了不少人的心。

可见,虽然曾经金贵的城市户口已经烂了大街,但城市治理者又竖起了一道无形的门槛——房子(某种程度上,如今房子就相当于八九十年代的城市户口)。

所以,你可以不稀罕城市户口,但是房子还真不能没有,除非你还想回农村。

相信此次疫情会激发出一些佛系的潜在购房者加入购房大军。

疫情之后,楼市即将发生的十大变化


6、有房一族的置业观,也发生了新变化,深刻认识到了室内空间布局和通透性、健康科技配置、社区物业服务的重要性。

疫情也深刻改变了大家的住房观,《助家战“疫”大调查》报告显示,面对“受疫情影响,以后买房会更加侧重什么”的问题,大多数受访者选择了清风徐来、自带免疫力、空间布局合理和高效利用的房子。

疫情之后,楼市即将发生的十大变化


7、一些老旧小区将会迎来一波换房潮。

报告还显示,仅20%的受访者对居家环境满意,56%的受访者认为换房才能改善现状;高达52%的受访者则萌生了置业计划。

疫情之后,楼市即将发生的十大变化


所以,基本可预见一些城市的老旧小区将会迎来一波换房潮。对于手中改善型货值较多的房企来说,这肯定是好事;

而对于财力有限,或基于其他原因准备入手二手房的购房者来说,也是好事,选择空间大了嘛。

8、不知名小房企开发的项目,爆雷风险增大,能不碰就不碰。

较于大型房企,在疫情冲击下,小房企的现金流危机更加严重,换言之,项目烂尾的风险变大了。另一方面,小房企的物业服务和小区治理,也是很不咋滴。

不管是基于哪方面考虑,不知名小房企开发的项目,疫情结束后,还是能不碰就不碰。

9、不止是大鱼吃大鱼,国家队开始发力。

去年下半年随着一些TOP50的房企爆雷、卖身,一些业内人士判断,行业进入了大鱼吃大鱼的时代。但受疫情冲击普遍钱紧的情况下,即便是超级大鱼也没了以往的豪横,反倒是国字头背景的房企,趁此机会开启了扫货模式。

据克而瑞统计的2020年1-2月中国房地产企业新增货值TOP100排行榜,前5名中,有4家是国资背景(绿城中国的现任大股东是中交)。

疫情之后,楼市即将发生的十大变化


尤其是中交系的两大地产平台,绿城中国和中交地产,单是2月份的拿地金额就有271亿、188.7亿,分别是其前两个月操盘销售额的2.7倍、12.2倍。

果真是不差钱的主儿。

疫情之后,楼市即将发生的十大变化


当然从资本的角度来说,基于之前中交对绿城的厚望,及绿城在土地市场的狂吃,大家可关注下绿城中国的股票。

10、物业股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春天。

其实2019年物业股就已经是牛气冲天了。在2019年港股行情没怎么上涨的情况下,股价翻倍以上的的物业股竟有6家之多,而整个板块还不到20家。若剔除2019年新上市物业股,去年物业股上涨率达72.7%。

即使在今年疫情期间,物业股市盈率基本在30倍以上,明显跑赢大市(市盈率普遍在10倍以下)。

这充分体现了市场对于物业管理行业的认可,背后逻辑不难理解,因为物业公司的商业模式很清晰也很稳定,即轻资产结构、现金流稳定,且具有穿越周期的能力。而此次疫情又国人对物业的重视提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所以,疫情之后,物业股大概率会继续保持强势。另一方面,头部物业公司也会加快扩张脚步,抢地盘。其他一些尚未上市的巨头物业,也将会趁着窗口加快入市步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