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世界为什么50120的箭簇型装甲等效那么低?

M5355


不是所有箭簇甲都很硬的啊!


那对比一般箭簇的话,50120有什么不到位的地方吗?

当然有!

装甲厚度就是一个大问题!

喏,你看,100mm,同样是箭簇,就算是IS-3都是110起步的,

可是T-22标注的正面厚度也是100mm也不见得脆到这么过分啊,为什么会这样呢?

当我打开了装甲模型查看的时候我整个人都不好了,

真正的车体正面100mm装甲指的是裤裆,首上只有90mm,别人是实打实的,你搁这玩虚的,
设计是一个更大的问题!

采用箭簇甲的大多数都是中苏系战车,他们相对于同类型车辆而言相对矮一些,正面面积也没有50120那么大块,这是一个点,

还有一个点就在于倾斜角度,

那么我截四张九级箭簇甲重坦(四棍,杠八,257,双管杠三)箭簇左板中心的图,你们可以回看一下上面我截图出来的50120的图对比一下双方的角度。

看到了吗,无论是有效角度还是原始角度,50120起码都比人家低了接近10°,不要小看10°的差距啊。

更何况这些人的首上装甲厚度都比50120高。


后话

50120的历史准确性勘误

游戏里的50120实际上并不是准确的,准确的说,这玩意儿是个缝合怪,用的是第一批AMX 50 120设计成品的炮塔,车体用的是70吨级AMX 50 120设计,而悬挂系统、炮盾和发动机则采用的是AMX 65t预定采用的东西。

如果真按照这样的缝合设计,那么这台车的重量应该是64吨,没错,我说的是基础重量,游戏里的50120基础重量是60吨,满载才能达到65吨。

50120的速度根本就不能达到65km/h,因为他与50100使用了完全相同的动力系统,再怎么样都不可能超过50100的历史极速——51km/h。

120mm SA46这个名字估计是编出来的,这门炮的本名应该是120mm D.1203F,而且这门炮应该是是六连发弹夹炮而不是四连发弹夹炮。

50120的实际仰俯角应该是13°/-6°,比游戏里的差了不少。

既然是使用七十吨级50120车体的话,那么正面装甲应该是120mm,没错,是完全的120mm,而不是两个90mm和一块100mm组成一个箭簇,不过设计并没有问题。

(如果有去了解瑞典弹夹重坦与法国弹夹重坦的一些历史的话你们就会发现坦克世界里的这两位的表现完全是反过来的)


潛水母艦大鯨


首先,要搞明白为什么50120或者说50b的“箭簇”不像箭簇,辣么大的车体除非再加长二米,不然那点倾角跟平面没有区别。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50b的车体辣么大捏?这就不得不提一下美系重坦T57了,与50b相比57的炮塔很小,这一点上法系跟美系走了不同的极端,而导致这一极端的原因就是弹夹炮的核心:摇摆式炮塔。

先说美系T57,T57坦克是在M103坦克底盘的基础上安装了带自动装弹机的120毫米火炮的摇摆炮塔,与同样安装120毫米火炮的T34(不是苏系的t34)坦克相比,炮塔外形小了很多。但摇摆式炮塔相对非常大,而且重心相当不稳,以至于即使将摇摆式炮塔缩小到极致,也不得不削弱炮塔表面的装甲,一些部位的装甲只有十几毫米,甚至使用帆布连接,再加上主战坦克的兴起,最终美国军方放弃了T57的研发。

那么,既然摇摆式炮塔大,那我增大炮塔面积不就好了,炮塔太大,导致重心不稳怎么办?那我增大车体不就行了。于是乎,法国走上了一条死路,第一辆原型车自重超过75吨,没办法,削弱装甲,最终的50b自重也有50吨。这也是为什么箭簇装甲在法鸡这里行不通的原因之一。而且主战坦克以及APFSDS(钢针)的出现,彻底堵死了重坦的路



丿燃烬丨悲伤丶


首先,到了50120这个级别,它那点装甲厚度已经不够看了,另外,它倾斜角度也不是很大,跟is3比差远了。


阁下何不随风起9011


一句话——平衡需要。

真实的50120正面装甲数据比游戏中高,首上两块装甲将是200mm,而不是90mm。弹夹也是六连发。如果游戏中也这样50120在九级房有可能成为一霸。这是不可以接受的。so~结果大家都看到了。


沉默Z骁男


为了游戏平衡,游戏道具都不是完美无瑕的,肯定有弱点,也有强处,善于利用强项,避开弱点,才是电子竞技的趣味所在


小悦儿游戏解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