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小時多話喜歡你的兒子到了十五歲後漸漸沉默、疏遠你了?

清冷白月光


孩子長大了,有了自己的主見,有些話題願意和同齡人聊,覺著和父母有代溝,就不願意溝通。我的孩子就這樣,在家裡和我幾乎不說什麼話,手機有密碼,看見和同學聊天,我一到跟前就馬上關掉,搞得我有時候很生氣,覺著自己對孩子很無私,都想把心掏出來,孩子卻防著自己。問孩子為什麼要這樣,孩子說自己長大了,需要有自己獨立的空間,自己有能力分辨好壞,沒必要老是黏著大人,徵求大人的意見。後來想想娃也說的對,只要孩子不是幹壞事,大人沒必要把孩子盯的太緊,管的太嚴格,這樣只會讓孩子有逆反心理,束縛了孩子的發展,反而對孩子的成長很不利。


禹明園


是這樣呢。我兒子是在不到15歲的時候就和我話不多了,現在快18歲了,還是如此。我感覺主要是青春期的原因吧。記得兒子小時候對我是無話不說的,一放了學回家來,我那時基本上是在廚房準備晚飯的,兒子就一直在廚房陪著我,嘴上一刻也不閒著,老媽,今天學校有什麼什麼事,班級裡有什麼什麼事,同學誰誰怎麼樣了,,有時還夾著一些他自己的評論,我一般就是除了認真的聽完兒子說的,在每件事上再發表一下我自己的看法,有意識的把兒子往正確的三觀上引導,告訴兒子如果是他遇到類似的事情該怎樣處理。我想那時候是一段非常幸福的日子對我而言。後來隨著兒子漸漸的長大,這樣的情形是越來越少了,有時我主動找兒子聊聊,他也是話不多,我心裡挺失落的。 我其實一直在很努力的減小自己和年輕人的差距,也上網,開微博,追星,業餘時間學英文,去健身游泳等,但是兒子長大了就是長大了,再也沒有小時候對我的特別的依賴了,尤其是兒子去美國讀高中以後,平時微信聯繫時說的就更少了,除非真正有什麼自己解決不了的事,會多說一點,問問我該怎麼辦。我覺得吧,這樣的兩種狀態是男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必然存在的,當媽媽的應該正確的面對和接受,也不用太擔心,像我兒子自己在美國加州讀高中,15歲就自己乘飛機去了加州,現在2年過去了,兒子成長的非常快,思想也成熟了,學業也進步了,也懂事了不少。和我說的少一點就少一點吧,只要兒子好好的,為孃的也是很欣慰的。


真真5160


我記事很早,四五歲的事情都還記得很清楚。

只記得那時候很喜歡嘰嘰喳喳的說話,坐在我爸的自行車上,嘴裡數著數字,一遍一遍的問我爸十後面是多少,過紅綠燈就唸紅燈停綠燈行,又問黃燈亮了是什麼,我爸不厭其煩的回答。

然而到了小學,開始有作業了,我應該是個不怎麼聰明的小孩,數學作業總是會有錯,我爸就慢慢的不怎麼有耐心了,說作業做不好話那麼多,怎麼那麼笨,簡單的題也會錯,我也漸漸的,不會的題目也不敢問他,就開始拖拉,小學三四年級做作業做到九十點,別的同學都是七點多就睡了。

寒暑假都是鎖在家裡,不能出去玩,不能看電視,只能看書做作業,上了初中,成績平平,基本上我爸媽三個人在家是不說話的,高中就更嚴重了,我在家說的話不超過十句,因為無論什麼,只要我一開口,我爸就是問作業做好沒,如果我說做好了,他又會問不會的都學好了麼,所以我就再也不主動找他說話。

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學習一般,我爸總是不開心,看到我的名次更加是臉色陰沉,我爸總是跟我說我學習不好就是對不起他,因為他交了學費,成績不好就是沒用功,就是對不起他的付出,從而延伸我不孝順。

考大學,我喜歡的專業和學校都通通被否決,要求我報家門口的學校,我知道反抗也沒用,就默不作聲,上了大學因為要住校,他感覺我要脫離他的掌控,在經濟上開始限制我,每個星期只給五十塊(06年)的生活費,而且只允許每個星期回家去找他拿,我說不夠,我爸就要求我要買的東西列單子,他來買,總之就是不允許我自己花錢。

我只好自己打工賺錢,他要求我把工資給他保管,然後每個月給我發生活費,我不知道怎麼反駁,只能沉默,但是沒有把工資給他,從此開始人生第一次掌握經濟,我開心極了,大學畢業以後,已經完全脫離家裡。

我爸再也不過問我的學習,但是我們聊天的內容僅限於聽我爸的教誨,上班不要遲到,不要跟領導頂撞,要跟同事搞好關係,不能拿公司的一針一線,他把他僅有的社會關係處世之道反反覆覆的對我耳提面命。

我特別喜歡到處遊玩,免不了要請小長假,我從來不敢跟我爸媽提起,事後他們問起我才會輕描淡寫的說一下,但是還是免不了要指責的,不是指責沒跟他們打招呼,是指責我出去玩請假耽誤工作,擔心公司對我意見把我開除。

我的爸媽是出生在五十年代的人,他們經歷過文革,經歷過缺衣少食的年代,吃的大鍋飯,穿的粗布衣,這並不妨礙他們對我的愛,只是這是這份愛太沉重,壓的我喘不過氣。

跟父母也是僅限於血緣了吧,拋開血緣就真的是無法在一起生活的人,他們是想把他們認為最好的一切給我,然而卻不顧及是否是我真的需要。

想想小時候也是對父母無話不談,是不是愛的太多讓我們漸行漸遠,無法做到平等與理解的人關係也只能如此了吧。


呵呵149731531


這個問題每一個做父母的都會遇到,只不過因為性格、家庭等等因素略有差異罷了。就拿我自己為例吧。兒子在上初中之前,都是好乖的那種,還特別粘我。我跟兒子在一起,都是開開心心的。自從上了初中,個子竄到了180,性格也慢慢的變得沉默寡言來,對我基本上是不冷不熱的狀態。試著跟他溝通,基本上也是心不在焉,我漸漸的感覺到一點憂慮。小學六年,兒子的學習成績總是班級前三,各種獎狀基本上承包了,我當時還想,以後清華北大有希望了。初中三年,兒子變得讓我覺得越來越陌生,成績也一落千丈,從原來的優等生成了年紀倒數,完美演繹了從學霸到學渣的失落轉身。兒子迷上了手機遊戲,逃學、上網 第二天就在教室裡昏昏欲睡。班主任找我,學校找我,他媽也找我。沒一週,我都必須從廣東到廣西去看他,嘗試用各種方法開導他,一直沒有什麼成效。但是這個過程中,我一直冷靜的處理跟兒子之間的所有問題,不發火、不衝動。處在叛逆期的孩子需要正確的引導,而不是喋喋不休的說教。雖然兒子地變化讓我心痛著急,但我還是努力的平靜自己的心態。初三畢業考試,順利的拿到畢業證,也和老師同學照了畢業照。從學校出來的時候,我看到兒子的臉上有一絲絲笑容,我流淚了。是因為對兒子關心的太少,兒子才一步步變成這樣,我是有責任的,心裡很慚愧。暑假期間,我也找機會跟兒子說了心裡話,道了歉。兒子也被我感動了,去年開學,兒子考進了廣東的一所職業院校,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專業,性格也開朗了很多,跟我的溝通也多起來了。所以再次我提醒各位家長,對孩子來講,陪伴才是他(她)們成長道路上最需要的,不要總是顧及自己的感受,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活著,身體力行的交給他們做人做事的道理,比什麼都重要。





岑溪水潺潺


我雖然還沒有孩子,但我對這個問題深有體會。

小時候,我對我爸算是無話不說,就連晚上做了一個夢,都會告訴他,可是突然有一天,我和他相對無言了。

一方面,因為上了初中開始住校的生活,每週只能回家一次。到了高中依然是住校,沒有節假日基本上不回家。到了大學就更不用說了,寒暑假才能回去一趟。平時聯繫的也少,所以慢慢的好像就疏遠了。

另一方面,到了青春期,開始叛逆。很多事情,都和他溝通不來。在我爸的潛意識裡,可能沒有重男輕女的思想,但是大男子主義很嚴重。畢竟不是一個年齡階層的人,他會有很多根深蒂固的想法,比如女孩子不能和男孩子走太近等等......

還有就是,可能我自己也沒有太多的耐心了吧。我接觸的新鮮事物比他多很多,而他固守著老套,有時候說不通就懶得去說了。而且長大了,也開始學會報喜不報憂了。

所以我想你的兒子漸漸沉默,疏遠你,一方面是因為到了青春期,青春期的男孩子嘰嘰喳喳的其實不多,另一方面你們平時的交流溝通,你是不是把他放在一個平等的地位上呢?除了關心他的生活學習,你是不是有嘗試著去了解他的興趣愛好呢?他已經慢慢長大了,在心理上已經不再是那個依戀你的小男孩了。

父母要學會做孩子的朋友,對此我深以為然,但要做到其實真的不容易。


哆哆哆啦


不是疏遠!不是疏遠!不是疏遠!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我們必須記得提醒自己:孩子一直在長大。

小時候粘著我們,是小孩子還有的狀態,於是我們也粘著他們;後來慢慢長大了,讀幼兒園,讀小學,讀初中,讀高中,圈子慢慢變大了,思想更成熟,知識儲備更豐富了,獨立性更強了。

我們呢?我們也像他們一樣成長過,後來工作了結婚了當爸媽了,圈子就固定了,大多時候一成不變。於是孩子的變化給我們帶來新感覺,我們抓住捨不得放手。

在跟孩子的關係中,我們是主動的一方,因為他們經歷過的我們都經歷過。也因為這樣,必須學會放手:看他第一次獨自坐公交,第一次獨自外出,第一次關上房門,第一次發脾氣,第一次在外住宿,等等。這個過程中我們會焦慮,會迫切想知道他們到底在想什麼,會擔心有傷害,但依然要時刻提醒自己:由他去做。

父母存在的意義,就是這樣做好後備,然後一點點放手,迴歸自己的生活。

所以,只是成長,不是疏遠。

覺得疏遠的話,大約是你還沒有做好迎接他長大的準備。


桔子汁618


小時候的兒子也喜歡粘著我,時不時的就親我一口,一放學就圍著我嘰嘰喳喳說個不停。不知道什麼時候這種舉動就沒有了,也許他也是個小大人了,慢慢地有了男女有別的意識?而且這個年紀正是叛逆期,其實我很想他能分享一下他的內心世界在幹嘛?最怕他早戀了!這是每個父母都會擔心的事情。真希望他能自我約束好好學習!


八月的桂花正盛開


看到這個就心酸😔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從小跟屁蟲到未來有一天和我無話可說,這是多麼讓人難過的事。我不希望兒子以後疏遠我,我一定很難過傷心💔所以要好好珍惜當下,趁現在還喜歡拉著我的衣袖纏著我,好好和他相處每一天,和他做好朋友,但願以後他不要太疏遠我[流淚]


小團圓900


這題沒法回答.女兒沒到十歲.兒子不到2歲.還過若干年我再回答問題吧

我記得我15歲-初二~一直很喜歡父親也老跟爸爸聊天啊.沒疏遠過他呀,父子情深...記得本人是應該在18歲左右初戀後才不搭理父母的.當時腦袋想的都是菇娘或去遊戲廳遊戲


芮誠寶爸


看到這個題目,首先想到的是:孩子已經是個小大人了,兒子15歲,正是青春期的少年!

小時候多話喜歡你的兒子,到了15歲後漸漸沉默疏遠你了,是因為孩子已進入青春期,他有了自己的小圈子,有獨立的思想了,作為父母要坦然接受這些變化。

青春期的特點之一就是成人感突出

進入青春期的孩子,生理上發生了變化,心理上也變化不小。青春期的少年,在心理特點上最突出的就是成人感意識增強,表現在獨立意識增強。

比如說在生活上,漸漸不願意接受父母過多的照顧;不喜歡自己被父母過度干預和關注。對一些問題上是非曲直的判斷,有了自己獨立的見解,不願意再聽從父母的意見。

這就是為什麼小時候可以黏你,天天纏著你的兒子,在15歲的時候,漸漸疏遠你,甚至不願意和父母多講話的原因。

對待這時候的孩子,作為父母,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 從生活中入手,去改變現狀

青春期的孩子由於生理上的急劇變化,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反應。自我意識越來越強,他們試圖衝破父母的約束和管制,這些變化是非常正常的。

作為父母,在生活中注意讓孩子多獨立,有意培養孩子自己去處理生活瑣事,不要再對其面面俱到,事事代勞了。

  • 避免再用“指令式”的教育

青春期的孩子,最煩的莫過於別人對自己的頤指氣使。父母如果再像小時候一樣發號施令,那樣只會讓孩子越來越反感。

在孩子遇到問題、挫折、困難時,父母要像朋友一樣,和孩子一起分析問題,幫其客觀分析和引導,千萬不可指手畫腳,橫加指責。

  • 和孩子做他們喜歡的事情

對於青春期的孩子來說,自以為已經長大,是個“大人”了,其實還是很孩子氣。父母多和他們交流一下,最好就是以朋友關係相處,發現孩子的優點,要給予誇讚,多多褒獎。

在和孩子的交流過程中,最好學會“示弱”,孩子覺得自己超越了父母,有了成就感,就特別喜歡和父母分享,父母就很容易和他們一起,做孩子喜歡的事情。

結語:兒子15歲,正處在青春期。這個時期的孩子,自主意識增強,自我意識、自尊心都增強了,有了獨立的思想,不願意和你說話了,這很正常。

表面上看他們漸漸疏遠了父母,其實內心裡孩子是希望被尊重,被理解,被認可,被肯定的。作為父母要從方方面面給與孩子支持和鼓勵,幫他們順利度過青春期!

我是:青桔時光,一個喜歡簡單生活,生活簡單的人,歡迎您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