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粉这样吃可能会危害你的身体!

很多人可能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健身前后补充蛋白质能够最大程度保证肌细胞对蛋白质的吸收率,从而达到显著的增肌目的。

实际上很多研究证明,将蛋白质补充的时间提前或者延缓几个小时,与健身前后30分钟内补充的整体效果差异不大。

但是在健身后的半个小时喝,能更有效的帮助我们的肌肉恢复,且感受更明显。

那么也有可能有人会问:有没有必要把一天所需要的蛋白质总量分配到特定的时间?

(有的人将每日饮食由原来的2~3餐分为5~6餐,认为这样能更好的提高机体对蛋白质的利用率,增加肌肉短期的爆发潜力)

“少餐每餐高蛋白VS多餐每餐少蛋白”

小编给出的答案是,如果你的目的是达到增肌,每日的蛋白质足量摄入才更重要!!!

不得否认,研究发现:

“把每日蛋自质摄入的总量分成较高的次数去吃,相比分成较低的次数去吃,前者的增肌效果更好

,但区别是非常小的(1%-3%)。”

“如果你追求发挥肌肉在短时间的最大潜力(一般专业运动员才需要),高频率进餐(每日5~6次)的肌肉发挥效果会比正常每日2~3餐更加有效,但两者的区别也并不显著。”

蛋白粉这样吃可能会危害你的身体!


小结:

多餐少蛋白这种饮食方式更能满足高级训练者对肌肉的要求,提高短时间内肌肉的爆发力,提高蛋白粉的利用率(但效果是甚微的);

对于多数天赋均的训练者们,担心蛋白质时间安排,选择多餐少蛋白这种饮食方式可能会打破日常饮食和工作规律,造成额外的没有必要的压力。每日的蛋白质足量摄入才更重要!

如果在健身前后觉得饥饿感强烈,可以适量喝一些蛋白粉饮品增加饱腹感,且健身后(尤其是高强度力量训练后),机体往往会很疲劳,机能水平下降,合理的营养补充(包括蛋白质、水、糖、维生素、矿物质等)是很有必要的,因此可以饮用蛋白粉冲剂恢复机体消耗的蛋白质。

——————————————————————————————

小编给两类人群划分了蛋白质推荐摄入量(作参考,具体大家就根据自己体重计算吧~):

经常运动的人:每天需要摄入1.4-2.0克蛋白质/千克体重

经常进行力量训练的人:每天大约1.6克蛋白质/千克体重来支持肌肉的恢复和生长,能够使肌肉锻炼效果达到峰值。

PS:蛋白质摄入量因人而异,肌肉发达或者运动量很大的人,可能比那些身材矮小或运动量不那么大的人需要的蛋白质多。

蛋白粉这样吃可能会危害你的身体!


此外,健身期间其他营养物质(而不仅仅是蛋白质)的及时补充对缓解疲劳也很重要!

  • 水:


误区:

  1. 很多人觉得口渴了才补水,实际上当人感觉口渴时,机体已经处于缺水状态,此时补水已经错过最佳时机。只喝白水,运动中或运动后由于大量的排汗,电解质随汗液大量排出,而单一成份的白水,不能及时补充丢失的电解质。在补液过程中,如果不能补充丢失的盐份,即使大量摄入水,运动后也不会重新达到液体平衡。


饮水时应当小口喝水,避免造成心脏和肾脏的负担;少喝冷饮,容易影响体温的散发,引起 感冒、腹痛或其他疾病。

喝电解质饮料,补充括钠、钾、氯、镁、钙、磷等矿物质,有研究表明,碱性离子水对运动后疲劳恢复有明显效果。

  • 糖:


补糖不仅只是长时间、耐力性运动项目所需要的,而且是短时间、大强度、间歇性运动项目所不可缺少的,运动 健身中补糖可以提高健身者的运动能力。运动中补水、补盐、补糖三者往往同时进行,补糖可以为肌肉提供糖能源而弥补体内肌糖原和肝糖原的不足。

运动中可以每隔 20 分钟补充含糖饮料或容易吸收的含糖食物。

补糖量一般推荐20-40g/h,或者 推荐 1-2g/体重。补糖的类型从胰岛素反应及糖吸收速度考虑选用葡萄糖、果糖、低聚糖的复合糖。

运动健身后,特别是剧烈运动后应及时补糖,据文献报道,运动后的30-45分钟之内是肌糖原恢复的最佳时机

  • 矿物质(无机盐):


约占体重的 4-5%,其中含量较多(>5g或超过体重的 0.01%)的钙、磷、钾、钠、氯和硫等七种,每日需要量都在 100mg 以上,称为常量元素。含量极少的(低于体重的 0.01%),日需要量在 100mg 以下,具有维持特定的生理功能,而且必须通过食物摄入,称为微量元素,如 碘、锌、铜、硒、铁、钼、铬、钴等。

  • 维生素:


在B族维生素中,维生素 B1、B2和B6与能量代谢关系密切,叶酸和B12与细胞合成关系密切,比如红细胞生成、受损肌细胞修复等。(可根据身体需求选择补充)

维生素C在胶原合成、组织修复、上皮完整性、抗氧化等方面具有重要功能。(运动健身者应在一般人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维生素C的摄入量,可在 100~140mg/d范围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