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美股新一輪暴跌?

孔傑霖


創紀錄的跌了!

3月9日,美國三大股指全線重挫,其中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下跌超2000點,跌幅達到7.29%,創下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大跌幅!

在開盤時,標準普爾500指數暴跌7.2%,觸發熔斷機制,美股三大股指全部暫停交易15分鐘,這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股首次因暴跌熔斷,也是美股史上繼1997年後第二次觸發熔斷。

是疫情導致的麼?

很多報道中都提到了一點:

疫情的惡化!

其實這點只能說有影響但並非主因。

截至當地時間3月9日19點,全美已經有36個州和華盛頓特區出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總人數至少達到704例,共計26人死亡。

以美國的人數這點確診人數並不足以引發市場如此恐慌!

要知道人口少的多的韓國、意大利確診、死亡人數都是美國的10倍以上,美國資本市場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這點數據還不至於。

另外一點就是,資本市場對於消息不管好壞最怕的就是突然性!

因為沒有足夠的時間和心裡預期,極易導致市場恐慌引發崩盤,這點很符合這次特徵。

而疫情顯然也不符合這個特質。

原油

3月6日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的談判破裂,3月7日沙特大幅下調油價,降低售往歐洲、遠東和美國等國外的市場的原油價格,折扣幅度創逾20年來最大,以吸引國外煉油廠購買沙特原油。

此次暴跌中,石油股全線重挫,雪佛龍、埃克森美孚跌超13%,斯倫貝謝跌近30%。

這個時候你突然發現,不對啊!

美國不是全球第一大石油消費國麼?石油降價對美國是利好啊!

沒錯!

美國的一個身份是全球第一大石油消費國但同時也是最主要的產油國。

石油暴跌的背後說明經濟很疲軟,這才是資本市場最擔心的!

未來在哪裡

本輪股市暴跌始於中東,然後歐洲、美洲、亞太股市輪番跳水。

比起美國,歐洲的美國小弟們現在可能比起擔心石油更擔心疫情,這點倒是真的。

不過,也有好消息。

今天A股抗住了外圍股市暴跌的壓力,逆勢大漲!

也許,這次A股真的能成為全球資本市場的“避風港”。




Tooz説


如何看待美股新一輪暴跌?

一.疫情是壓垮美股的最後一根稻草。3月9號,美股暴跌7.9%,與A股節後第一天相同。美股在過去二三年,一路高歌猛進,創歷史新高,有很多原因推高,資本市場敏銳嗅覺到巳大大透支了美元資產,就差一個外因來刺穿泡沫。新冠肺炎如果不在全球蔓延,美股會調整,不會熔斷。疫情的擴大,成為最後一根稻草,使透支的美股顯出原形,提前刺破。

二.美元資產在變化的全球格局中,迎來了拐點。世界變化之快,無人能預測,美國用慣性思維,決策大事,產生重大失誤。逆全球化,中美貿易摩擦,傷害到美國經濟的底層邏輯,美國是食物鏈的頂端,吸盡各國鮮血,在製造業,在中低端,美國就沒有優勢。高薪水沒優勢,貴美元沒有優勢。美國優勢是美元體系,軍事霸權,高科技,高端服務業,逆全球化是自毀前程。中美明明是產業結構互補,至少在近十年內還是可以保持這種狀態。全球化美國是最大受益者,這點三歲小孩都知道。中美貿易美國逆差,美國賺了大錢,推高了美元資產,逆全球化美國方向弄反了。

三.中國資產價格迎來拐點。美股暴跌,當天A50指數翻紅,次日,A股大漲。什麼原因,是資產的底層邏輯變了。中國是世界工廠,製造業中心,但一直來製造業利潤很低,在成長階段,中國製造業沒有話語權,影響定價,中國資產,特別是優質製造業資產低估了。在正常的市場經濟條件下,良好的商業運營環境,應該是製造業有話語權,製造業有好利潤,才會向世界提供豐富的商品。量變到質變,製造業資產將在未來幾年估值提升。這就是美股暴跌,A股卻上漲的底層商業邏輯。

全球資產價值估值體系的建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反覆的過程,這一步巳經來臨,這是中國製造,中國創造的勝利!


華仔之薪


此次美股暴跌觸發1997年來的首次熔斷,說明市場恐慌情緒到了極致。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看待此次美股暴跌。


首先,此次暴跌的直接誘因,是新冠肺炎疫情和國際油價暴跌,但這只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向全世界擴散,美歐日韓股市普遍面臨較大壓力。疫情帶來的恐慌情緒,以及對經濟受疫情影響的擔憂,使得美股自2月24日起就大幅下跌。上週五,沙特和俄羅斯就原油減產計劃談崩了,沙特在週末展開報復,大幅提高原油產量,國際油價驚現史詩級暴跌,一度重挫30%。

石油是國際第一大宗商品,油價重挫導致全球主要股市大幅下跌。


其次,美股暴跌的背後,更多的是人們對美國經濟前景的擔憂。美國經濟極有可能陷入衰退,是近一段時間以來籠罩在美股上空的陰雲。近期,十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大幅下跌,一度不足0.5%。十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和一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出現倒掛。通常,長期借款的利息要高於短期借款,這個很好理解,借款期限越長不確定性卻強,所以利息會貴一點。如今,十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遠高於一年期,這就叫收益率倒掛。這說明投資者對長期經濟前景十分悲觀,不願在實體產業進行長期投資,願意借長期借款的人少了,預示著經濟陷入衰退。這兩年,全球整體經濟形勢都不好,經濟缺乏新的增長點,突破性的技術革新和科技革命也未出現,經濟增長缺乏動力。


再次,經濟面臨衰退時,各國政府和央行都會採取逆週期調節政策,以便穩住經濟,燙平經濟週期,然而美國及美聯儲的政策對沖空間,被特朗普提前透支了。特朗普是十分在乎美國經濟表現和美股的總統,18年至今,特朗普多次向美聯儲施壓,讓美聯儲採取鴿派政策。3月10日,美聯儲將美國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區間大幅下調50個基點,但此次降息並未讓市場有效反彈。在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如此低的情形下,美聯儲進一步的政策空間非常有限。


最後,跳脫出此次暴跌,高高在上的美股已經泡沫化,下跌是必然的。自從1971年佈雷頓森林體系結束後,各國貨幣與黃金脫鉤,黃金開始非貨幣化。貨幣主要建立在國家主權信用,尤其是大國主權信用至上。美國憑其世界頭號霸主的地位,發行了天量的美債。當然,只要大國主權在,只要債務用本幣計價,印多少鈔票事實上都不會違約。管控住貨幣擴張速度,使之與產能擴張速度相匹配,就不需要太擔心通脹率,多印的鈔票最終會進到資產裡。對美國而言,這些超發的貨幣就進入了美股,推動美股不斷上漲,不斷泡沫化。因此,從本質上講,美股是美聯儲超發貨幣的蓄水池,這個池子總有一天會滿,需要放放水接著蓄。這次疫情,最終拔起了蓄水池的塞子。


二草軒


記得週五的時候,據MSCI(明晟)測算,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美股還有10%的下跌空間,僅僅過了兩個交易日,美股下跌8.69%,算上盤中的振幅,實際上已經差不多10%。

而從今年高點跌下來,已經下跌20%,對指數來說,回撤20%幅度不小,短期應該會有反彈,當然,疫情影響因素還在,短期還有震盪,不會一蹴而就。

另一方面來說,週一晚間美股三大股指遭遇熔斷,為1988年熔斷機制設置以來第二次,也是23年來首次,大跌之後一般都會有反抽,週二白天的美股股指期貨已經開始反彈了。

第一次熔斷後美股走勢

對比歷史走勢,上一次97年10月27日熔斷之後,次日開盤探底後上漲4.71%,第三天上漲0.11%,第四天下跌1.67%,震盪築底之後,重回上漲趨勢。

我想這次差不多,疫情對全球經濟影響的時間有限

,按國內的經驗來說,從爆發到基本控制,前後用時一個半月的時間,當然海外各個地區疫情不同,動員能力,控制能力有強有弱,基本控制時間會更長,可能需要2-3個月,樂觀情況到5月底,嚴重的話要到6月底

上面是疫情基本控制的時間,股市是先於事實的,只要到達拐點,股市就會企穩反彈,時間較基本控制會提前,應該在4月份。

接下來如何演變?

現在還沒有看到拐點,所以很難說美股企穩,短期熔斷附近震盪之後再看情況,如果後面出現新的情況,還會再次打破平衡,或者因時間過長造成局部的金融危機,也有可能加劇美股的下跌。

總而言之,個人覺得美股短期會在底部震盪,之後要看有沒有更壞的情況發生,比如疫情加重,或者局部金融危機等。


一刀侃市


今天美股暴跌,導火索是來自於俄羅斯的正義背刺。

因為俄羅斯今天和沙特,大的價格戰道至石油價格暴跌30%。那麼石油天然氣作為俄羅斯支柱產業,俄羅斯為什麼要寧願拼著石油價格暴跌,也要堅決不減產,反而擴產呢?

這背後實際上就涉及到大國博弈了!

因為本次疫情讓美股崩盤,並且已經實質性引爆了世界經濟危機,這讓俄羅斯看到了美國暴露出來的致命問題,俗話說得好,趁他病要他命。假如過去半個月美股沒有跟盤,我恐怕俄羅斯也不敢這樣打價格戰,但現在美股崩盤,美元大幅度貶值,美債危機隱約浮現。要是俄羅斯連這樣的機會都抓不住,也別說是戰鬥民族了。

但從國家戰略角度來說,扳倒美國對俄羅斯有著巨大的發展戰略要求。說白了,俄羅斯已經鐵了心要給病入膏肓,並且開始病發的美國再最致命的時候給他捅上一子,這是讓人極其解氣的正義背刺!





韭菜雜談


這次美股暴跌,誘因是石油價格的暴跌,但是根本原因還是在兩點:一是美股本身的價格實在是有點過分了;二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

至於會不會是一場全球金融危機的開端,我說不好,沒那個水平。只是從我個人看法來說,全球經濟危機發生的可能性是要比不發生的可能性大的。

先說誘因,石油價格暴跌。如果是尋常年景,可能影響不會那麼大。雖然能源行業會受損,但是其他諸如汽車、航空、化工等行業成本降低會受益;能源出口國會受損,但扛個一兩年還是可以的,而能源進口國會受益。它會引起經濟波動,但是損失是可控可接受的。

但不幸的是今年不是尋常年景。

一來,今年各行業都很困難,而且很多並非是由於高價導致的;雖然油價降了,下游產業成本降低有降價空間,但需求並不能因此上升。這種情況下,能源行業的損失並不能靠其他行業獲利得到有效彌補,最終只是在本就不景氣的經濟上雪上加霜而已。

二來,很多傳統產油國,今年還真就需要石油來救命——北非、中東地區今年遭遇了嚴重的蝗災,對於很多國家來說,他們最拿得出手的就只有石油,就得靠賣出石油、買入糧食來解決國內的危機。沙特是狗大戶,30美元還是50美元,對他來說不過是少賺和多賺的區別;俄羅斯家底雄厚,且受災極輕,咬緊牙關撐一兩年毫無問題。但是那些小國家,就真沒什麼法子了。

這就造成了市場對石油暴跌的消息一片悲觀。最終美股就成了這種悲觀情緒的顯示器,一下子來了個大的。

但根本原因,還是美股漲了太久,需要一定回調;以及新冠肺炎影響下世界經濟的普遍衰落預期。

美股中房,在過去十年間,是這兩個世界上最強大的經濟體中規模最龐大的投資標的。而且大多數時間,這兩者都是一路上漲的。

這中間肯定有經濟發展的因素在,金融資產本身也是經濟整體狀況的一種表現,因經濟發展而上漲的這部分是實際價值的真實反映,不會造成危害。

但不能否認,肯定有投資市場的反身性的影響——因為資產價格不斷上漲,人們認為它會繼續上漲,從而繼續買入;不斷有人繼續買入,又會推高資產價格進一步上漲。自變量影響因變量後反過來又影響了自變量,這種反身性最終就會催生出泡沫。如果泡沫無法消化,那麼總有一天會達到極值,買入者無法承擔過高的價格無法進場,賣出則同樣受到反身性的影響,最終造成踩踏——規模太大的投資標的的踩踏,也就是俗稱的金融危機。

不基於資產實際價值,而想在反身性影響下左右橫跳賺錢的,就是投機——有一部分是有腦子的投機,他們會在最終踩踏前收手,賺到價值投資者難以望其項背的金額;有一部分是沒腦子的投機,他們就只能在踩踏中遭受鉅額損失了。

基於種種指標,大多數反映出的,就是美股存在一定的反身性影響,過去的漲幅超過了內在價值。當然我們也不知道到底這部分有多大,資產價格是不是已經到達了極點。如果美股之前29000點已經到達了極點,那麼自然就該下跌了,而且跌勢基本很難止住;如果還不到極點,那麼就是一次調整,消化內部泡沫的過程。至於能消化多少泡沫,消化完之後是會上漲(繼續新一輪的泡沫累積)還是會下跌(資產價格低於本身價值),我也看不出來。

新冠肺炎的影響,就很顯而易見了。

如果說,一個月前,很多人還幻想著新冠肺炎只會影響中國,對其他經濟體影響有限,甚至想著等中國經濟下滑後自己分一杯羹的,一個月後的現在也該清醒了——倒不如說,因為中國採取了非常嚴格的防疫措施,在犧牲了一個多月的經濟後,反而有可能最先復甦。

有些國家在一開始的散漫後,也有了一定的措施出現。日本終於開始正經應對新冠肺炎了;意大利鎖國,儘量減少新冠肺炎的進一步傳染;美國部分地區開始進入緊急狀態了。

但是,由於政治傳統、民眾理念等等原因吧,很多國家是不可能達到像我國這樣的防疫標準的。比如特沒譜治下的美國,他們的統治層要還是這麼漫不經心的話,新冠肺炎可能根本談不上控制了——他們很有可能還處在大爆發的前夜。

如果真正爆發開來,對經濟必然是一記重創:如果不進行嚴格的管控,以新冠肺炎的感染性,會有大量人員感染,因病導致的生產能力歸零以及不堪重負的醫療系統,足以拖垮一個國家的經濟建設;如果進行了嚴格的管控,那麼生產、物流、消費都將停滯,這一到兩個月的損失,也不是很多國家有能力、有魄力承受的。

如果高溫真得有助於減弱新冠肺炎病毒的傳染,或者疫苗及時生產出來還好,疫情有可能在對經濟造成嚴重打擊前結束;如果不行的話,新冠肺炎必然會毀滅一些國家的經濟,世界經濟的大衰退不可避免。這種預期恐怕越來越成為更多人的共識,在此情況下,賣出資產回籠資金以避險,也是再正常不過的操作了。

經濟這個東西,不怕慢,而怕亂。

很多國家,體量大了,每年一兩個點的漲幅,他們完全可以接受;甚至有時候小幅倒退,也不會引起恐慌。

但是一旦亂起來,結局如何就很難說。

今年就是太亂了,讓人無法預測後面會怎麼樣。一旦有足夠多的人選擇了避險,那麼資產價格必然會跳水。

這不只是美股,也適用於所有國家的所有資產。沒人能獨善其身的。所以現在美股的慘狀,很有可能就是全球金融危機的表現。

在此我也沒什麼投資建議——我覺得我自己看不準,只能對自己的投資負責,就不誤人子弟了。我自己是保守投資為主,收益不高,但是風險很低。萬一出了問題,在我承受範圍內。

一切交給時間吧。或許十年後我們才能知道,今天發生的一切,究竟意味著什麼。






老田論道


我覺得造成暴跌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

2,OPEC與俄羅斯就進一步減產談崩。

3,沙特掀起的原油價格戰

黑天鵝事件對金融行業的影響是巨大

像之前四大崩盤事件“佈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美國70年代通脹的泡沫破裂、2000年科技股“崩盤”和2008年的全球債務危機。

作為一名投資者,在暴漲暴跌的行情裡,管好自己的資產配置,穩住心,管住手,不盲目地追漲殺跌,只賺確定的錢。




文軍的vlog生活


美國出現大幅下跌主要還是因為經濟到了衰退的臨界點,由於十年期美債的收益率被市場理解為美國經濟衰退的先行指標。根據美國相關機構顯示,一旦十年期美債收益率有效跌破1.4%,那麼美國的經濟衰退的概率就會大升。而今天的收益率已經跌破了0.7%,說明美國現在的經濟正處於出現衰退的邊緣。

再者,疫情的全球蔓延,導致了投資者對於今年全球經濟增速的悲觀預期,加速了風險資產的拋售,再加上美股11年的牛市,積累了豐厚的獲利盤,在全球出現重大消息時,就容易大幅拋售。

最後,再加上在過去十年中,ETF的持股量已經膨脹,使其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問題是,大量資金在沒有價格發現的情況下被分配去不同證券。無論好壞,這就是ETF的結構。市場處於長期牛市中,一切都將很好,但在重大拋售中,ETF拋售可能會引發流動性較低的股票出現問題。ETF拋售可能加劇美股市場崩盤。




黑眼侃財經


機遇與風險並存。

美國三大股指跌幅炒過7%,盤中熔斷了15分鐘。這是美股設立熔斷制度以來,第二次出現。而石油市場也暴跌30%,創下了單日最大跌幅。

這一切,都說明,黑天鵝造成的影響比想象中的更大。而這樣的時候,如果要投資基金,我最看好的還是醫藥ETF

第一:醫藥股去年下跌慘烈。主要受到帶量採購的影響,很多醫藥公司都遭遇了暴跌,估值總體已經相對夠低了。

第二:全球病情預計在6月份才會迎來拐點。而這,也將改變人們對醫藥的態度。

第三:這是歷史發展趨勢的必然。

幾年,我們提出了新的投資計劃,除開已經被爆炒的大熱門5G、大數據、芯片、半導體等等,醫療建康也在其中。美國20%的GDP都是由醫療貢獻的,發達國家醫療佔GDP都在15%以上,而我們只有5%左右。

看看每年的財富500強,金融、能源這種大戶自然不用多說,計算機是近20年的新貴,而我們和美國最大的差別就是沒有一家醫藥公司上榜,而美國有3家醫療公司。

一直以來,美國的股市都是我們的風向標,我認為,未來醫療的發展空間是最為巨大的,因此,2020年,甚至今後5年,醫藥ETF 都大有可為。


招財貓社區


美股暴跌是西方資本主義固有周期危機,上次是次貸,這次是股市,疫情只是個引子,早晚要下跌的,資本家的重新洗牌,要不一直漲就玩不下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