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釘在身,95後退役軍人在隔離點當起了“跑腿小哥”

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廣州市黃埔區永和街道湧現出一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的生力軍——退役軍人志願者,他們以22歲左右的小夥子居多。這群“90後”“00後”用行動,不斷刷新著大家對“90後”“00後”的認知。24歲的陳志堅是其中的一員,為了參與疫情防控志願服務,腰椎上至今仍留有4枚鋼釘的他從上海打飛的趕回了廣州。

钢钉在身,95后退役军人在隔离点当起了“跑腿小哥”

去年9月,從軍5年的陳志堅退役返回到家鄉。“2018年腰椎骨折了,做了手術,回家後我暫時還沒有去找工作,先休養一陣子。”今年1月26日,他趕去上海和女朋友團聚,準備陪她好好過個年,正月初七開工後再返穗。

不料,疫情來勢兇猛。1月27日,永和街退役軍人服務站向全街退役軍人發出了志願者招募通知。“看到通知後,我當即就在微信上報名響應號召。”陳志堅說服女友後,退掉了原來所有的行程安排,購買了1月28日的機票,以最快的速度回到廣州。

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的工作人員記得,報到那天,由於電梯出故障壞了,陳志堅因為心急走樓梯走得太快,當到達位於6樓的退服站時氣喘吁吁的,不得不摘下口罩大口喘氣,還把現場工作人員嚇了一跳。考慮到他腰椎受傷不能提重物,街道安排陳志堅到街道設置的集中隔離點值守。

钢钉在身,95后退役军人在隔离点当起了“跑腿小哥”

集中隔離點配有6名工作人員,24小時輪值,每班2人8小時。“他因為腰疼不能睡隔離酒店的床,被安排在10點到晚上8點上崗,但他主動提前2小時上崗,推遲2小時下崗。”街道武裝幹事說,元宵節那天,街道領導到集中隔離點看望慰問志願者,囑咐各位志願者回家吃晚飯過節,由街道領導來值守,陳志堅又悄悄地留了下來,默默吃完盒飯後,照常到各個樓層去巡查。

“其他志願者值夜班,挺辛苦的,我特別過意不去,就想著多幹點活。”陳志堅不好意思地說。早到的那段時間,他幫忙做好前一晚收住人員資料的登記工作。除了安保巡查、消毒、清運生活垃圾等工作,他大部分時間當起了“跑腿小哥”,負責為收住人員取送餐食、代購生活物資。

钢钉在身,95后退役军人在隔离点当起了“跑腿小哥”

一次,一位小寶寶的尿不溼用完了,由於網購的貨物不能當天送達,孩子爸媽著急不已,無奈之下給集中隔離點的前臺打去了求助電話。陳志堅二話不說,騎著車匆匆趕去附近一家大超市,“從來沒買過(尿不溼),根據他們說的牌子和型號購買了指定款。”

隔離點202房曾經住著一位湖北來穗的小夥小彭。他是應企業復工復產需求返工的技術人員,雖然沒有發熱和乾咳等症狀,但出現了腹瀉。“小彭才21歲,獨自出來打工,因為症狀加上被送到集中點隔離,他非常害怕也感到委屈。”陳志堅說。小鵬的情緒一度崩潰,經常讓陳志堅給他買菸。陳志堅第三次給他買菸時發現了不對勁,立即隔著門陪他聊起了天。

“我的軍校是在武漢讀的,所以湖北也算是我的第二故鄉。”剛開始,陳志堅從湖北的風土人情說起,和小彭拉起了家常,“都是年輕人,很好找話題,每次聊天基本都要超過半小時。”陳志堅說起了自己的從軍經歷,甚至還分享了失戀經歷,鼓勵小彭努力調整心情,配合隔離觀察。“雖然隔著門,但從語氣能夠感受到,他的情緒趨於穩定,心態陽光了很多。”

細心的陳志堅還發現小彭的腸胃很差。從“陪聊”的那天開始,陳志堅請爸媽每天在家做飯時多做一份,送到隔離點來給小彭吃。這樣的“住家菜”和“陪聊”持續了近十天。14天隔離期滿,辦妥相關手續後,陳志堅送小彭返回公司。一路上,小彭不停說著感謝的話。

“若有戰,召必回,是每個退役軍人的使命和責任。”陳志堅說,“鋼釘雖在身,但只要人民有需要,我隨時準備奔赴任何戰場。”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張丹羊 通訊員 陳美、霍憲功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張丹羊 通訊員 陳美、霍憲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