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剧《生命》亮相第十六届中国戏剧节,古装戏向现代戏华丽转身

军号嘹亮,枪声不绝,哀鸿遍野;希望不灭,信念犹在,新中国就在。

11月6日晚,第十六届中国戏剧节闽台交流合作剧目暨福建优秀剧目展演剧目的闽剧现代戏《生命》在福州演出。

闽剧《生命》亮相第十六届中国戏剧节,古装戏向现代戏华丽转身

新中国诞生前夕,战火中,一支特殊的孕妇队踏上了征程,在队长陈大蔓的带领下,冲破敌人的围追堵截,历经重重艰难险阻,在战火中生下五十个与共和国同龄的孩子。

简洁干净的舞台,鲜活热血的人物,独特的唱腔设计,特色的作曲风格,给人以别样的惊喜。

闽剧《生命》取材于的90年代的长篇小说《走出硝烟的女神》,该小说由女性作家姜安创作,曾获“五个一工程”奖。

《生命》汇聚多位艺术名家倾力打造而成:导演为曾获中国戏剧梅花奖、著名导演张曼君;编剧为曹禺剧本奖、文华剧作奖获得者、福建省著名剧作家陈欣欣;由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周虹和陈琼领衔主演。

闽剧《生命》亮相第十六届中国戏剧节,古装戏向现代戏华丽转身

1948年秋,第一野战军五十名女军人身怀六甲,不便随大部队行动,于是组成了一支特别的队伍——孕妇队。她们在队长陈大蔓的带领下,历经艰难险阻,终于走出战争的硝烟,胜利抵达目的地。

五十名孕妇全部安然无恙,同时诞生了五十个新中国的同龄人。而警卫班的战士,却全部壮烈牺牲,他们“用生命呵护生命”,“用生命迎接新的生命”,他们用鲜血为新中国的“希望们”筑起了一道城墙。

婴儿的诞生,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生命》是一首共和国的赞美诗,是一首母亲的颂歌,也是一首革命的颂歌。

闽剧《生命》亮相第十六届中国戏剧节,古装戏向现代戏华丽转身

闽剧《生命》着力刻画战争中的女性之美,在向我们展示战争凶残的同时,又用女性的美丽照亮这个世界,在战争的废墟上重建人的暖意,在昏暗的硝烟里点亮人性亮光。

女子从军,古已有之。从木兰从军到杨门女将,再到当代的《红色娘子军》,以往的题材大多彰显女性的豪迈之气,而《生命》则将笔触深入到女性细腻、柔美的情感世界,着力开掘战争中的女性之美、母性之伟大,展现了战争中女人的坚韧、柔情和温暖。

战争的残酷泯灭不了人的最美好的感情,舞台上,准妈妈们感受到腹中孩子胎动时的欣喜,与腹中孩子说话的幸福感,都让观众泪眼婆娑。

这些孕妇中,有成熟的革命者,有出身贫苦的女人,也有出身名门望族的贵族小姐,但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吞得下人间最大的苦难,承受得住世间最大的牺牲,她们是世上最顽强最坚韧的女人。

这是一群伟大的女人,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女人,男人们才更有力量,更勇敢。

闽剧《生命》亮相第十六届中国戏剧节,古装戏向现代戏华丽转身

《生命》从战争与和平的宏大视角入手,虽然写的是女性的故事,却凸显了解放军战士铁与火的革命意志,讴歌了人对生命的关爱,满怀对新中国的热烈期许。

恢宏的史诗风格、深刻的主题表达,浓郁的舞台诗意。《生命》用一种非常独特的女性的视角来演绎战争和人、战争和生命的关系,谱写下一部解放战争宏大背景下视角独特的红色信仰赞歌。

生命在于生生不息、在于顽强、在于璀璨、在于它不可替代的一种需要。战争的惨烈熄不灭硝烟中的真情,一代代中华儿女,用自己的身躯创造了生命奇迹,以坚定信念迎接新中国诞生,未来,还将谱写出中国梦的赞歌。

现在,无需到剧院就能看到这部优秀的闽剧,我们联合福建省闽剧院为大家开设了闽剧赏析专栏,这部《生命》就在其中,大家点点手指在手机上也能观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