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能力」提升孩子學習動機的11種方法

學習是世界上最需要耐性與毅力的事情,對於孩子來說,要期待他能有毅力、有耐性地自動學習,甚至希望他能自然又愉快地學,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如果想讓孩子讀書學習,就應該提高他讀書的興趣與動機,只要能做到這點,孩子就會表現出積極主動的一面,也會更有動力。

「學習能力」提升孩子學習動機的11種方法


1父母是孩子學習的榜樣


如果想叫孩子讀書,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孩子看到父母讀書的樣子。父母可以先對孩子說明讀書的樂趣及讀書的價值,然後一邊看書,一邊將他們看到的有趣故事與孩子分享,或是示範將書中所學到的知識應用在日常生活上。還有常引用書中或報紙上的內容。


2激發他的興趣與好奇心


當孩子對某項事物有興趣或是提出問題時,千萬不要覺得不耐煩,應該仔細地回答他。同時,父母也可以藉由孩子的問題,向孩子提問,提高他對知識的好奇或興趣。


3

讓孩子把讀書當成樂趣


可以讓孩子瞭解讀書與日常生活的關聯,讓他知道讀書的意義與價值,或者讓孩子明白他未來的前途與現在唸的書有什麼關聯。試著讓孩子的所學與生活經驗結合,例如,簡單的算數問題可以帶他去市場找機會練習;一起去後山或公園散步,讓他接觸大自然;去大樓工地對他說明簡單的起重機或滑輪原理,還可以生動的向他說明電腦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等等。即使是路邊的招牌,或寫著標語的文具,都可以是很好的學習教材。

我們居住的地區或社會,都可以提供實際的經驗或觀察的機會,這是可以使讀書變得更有趣的好方法。


4讓他接觸成功的人


為了提高孩子的學習動機,有的父母會告訴孩子許多成功者的故事,但是這種間接的接觸很難有具體效果,不如先了解孩子感興趣或認為重要的職業是什麼,然後帶孩子去見從事該職業的人,讓孩子直接和他們對話。

如果孩子希望成為優秀的企業家,那就讓他和成功的企業家見面,或找出介紹那些企業家的相關故事;孩子如果想成為科學家,那就去各種科學展覽會場找出該領域中最有成就者的資料,也可以找時間跟那些成功者交談。讓孩子知道,如果想和那些人一樣,就應該擁有哪些技術、知識、經歷哪些過程以及需要多少時間和努力等等。

「學習能力」提升孩子學習動機的11種方法


5掌握孩子基礎學習的程度


父母常犯的一項錯誤,就是在還沒有具體掌握孩子的程度時,就一味要求孩子要認真讀書。這時孩子會以為父母不關心自己,只重視成績,所以最好從孩子喜歡的科目是什麼、成績如何、孩子喜歡那項科目的原因等等,好好了解孩子,並努力和他溝通。

同樣地,孩子最討厭的科目是什麼、原因、讀書效果不佳的科目又是哪些,也有必要了解一下。父母若能努力蒐集與孩子學習有關的資訊,孩子就可以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學習問題所付出的努力,最後他也會覺得自己應該對讀書多點關心。


6讓孩子明白父母的期待


可以清楚告訴孩子你希望他怎麼做,但不可以強求孩子一定要按照你所期待的方向去做,因為這樣反而會降低孩子的學習慾望。舉例來說,不要只模糊地告訴他:“我希望你每天用功讀書。”而是清楚告訴他:“希望你每天晚上能念一小時的數學,”或是具體告訴他:“希望你下課後能練習一小時的英文、”“希望你這次期中考平均分數能達到85分”等等,藉由這種方式讓孩子知道父母的期待,也讓孩子判斷父母的期待是否恰當。


7教孩子多元的學習方法


如果孩子喜歡作文,可以讓他去上作文課,或是讓他去參加作文競賽也不錯,也可以讓他寫家族日記。如果孩子喜歡玩電腦,可以讓他去上電腦補習班,或是送他電腦相關書籍,讓他可以自然而然地接觸電腦;如果孩子對歷史有興趣的話,就可以建議他多去博物館;如果是對科學有興趣,就可以讓他參加科學營等等。


8讓孩子明白成功並非一蹴而就


就像孩子從出生到會走路前一定要跌倒很多次一樣,世界上的每件事都需要經過許多失敗與錯誤,以及不斷的學習。不管是誰、不管什麼事,都不可能一開始就做得很好。所以要讓孩子知道,即使再會讀書,每天也一定要撥出時間去練習。還有要教導孩子,一開始就做得太好,或是一開始就太過努力,反而不好,最重要的還是要持續不停地努力。有的父母看到年紀小的孩子把某件事做得很好,就想要求更多,叫孩子同時做很多件事。不僅要念英文或數學,還要學跆拳道或鋼琴、小提琴、美術、電腦等等,一天到晚忙著把小孩從這家補習班送到那家補習班。當然,如果是孩子自己願意學,就沒什麼大問題。

讀書就像跑馬拉松,馬拉松選手如果在前面一百公尺就像短跑選手一樣使出全力去跑,可能跑沒多遠就會倒下去了。讀書也是一樣,與其從小叫孩子學一堆東西,還不如把小學到大學這段時間想成是長久的學習過程,再幫孩子在適當的階段學習適合的東西,這樣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方式。每天讀書也是一樣,先訂出寫作業或讀書的固定時間,然後再計劃去唸,將有助孩子養成自動讀書的習慣。


9對孩子的努力要讚美


很多人都認為父母是因為關心孩子,所以才會罵他,不過如果想要提升孩子學習動機的話,最好還是要能給他適度的讚美。

當孩子某件事做得很好時,一定要立刻讚美他。寫完作業或唸完書時,最好馬上跟孩子說:“真是太棒了,看到你自動自發把功課寫完,媽媽心裡好高興,”或是稱讚說:“這次成績進步很多耶,我們去外面吃飯,慶祝一下好不好?”不過,最好不要用約定的方式來鼓勵,例如:“要是能夠繼續維持,下次我就買你喜歡的遊戲送你。”這種方式並無法得到太大的效果。

同時有做得好與做不好的兩件事時,最好只稱贊孩子做得好的事。很多父母一次叫小孩做很多件事,可是當有些事情做得好、有些做不好時,父母常會無視於孩子做得好的部分,卻責備他做不好的部分。一次叫孩子做很多事,這作法本來就不恰當,就算是不得已,也最好別責怪孩子做不好,應該只去讚美他做好的部分才對。因為如果父母不讚美他,卻反而責備他時,孩子的內心就會受傷,也會覺得喪氣,最後可能連原本會做的事情都變成做不好了 。

「學習能力」提升孩子學習動機的11種方法


10將外在動機變成內在動機


有些孩子即使聽到“你好棒”、“你真了不起”這類的讚美,還是沒用,這時只好使用物質的獎勵。如果孩子照著與父母約定好的時間讀書時,就給他一張貼紙,等到蒐集幾張貼紙後,就可以去買好吃的東西或是他想要的禮物。剛開始,這種外在的刺激有助於引發他讀書的動機,不過這種方法要是經常使用的話,孩子可能會變成為了得到獎品才去做,久而久之,當你問孩子:“這本書看完後,要送什麼給你?”或是“這次數學考試如果考一百分的話,要買什麼給你?”孩子會覺得這些獎勵好像是理所當然的。萬一有天不給孩子獎品,他就不會自動讀書了。

因此如果要以物質方式獎勵的話,最好不要給孩子獨享的禮物,應該要給他可以跟家人及朋友一起分享的東西,並逐漸減少物質獎勵方式,改以和家人一起活動,或是維持親密關係的方向來取代。


11將重心放在過程而非結果


雖然孩子很認真、很努力,但結果卻不理想時,千萬不要在意結果,而該對孩子努力的過程好好鼓勵及讚美。如果責怪或諷刺孩子說:“那麼認真,怎麼只考這樣?你到底有沒有在唸?”孩子會很難過。應該要對他說:“你那麼認真……心裡一定很難過吧。別擔心,這次大概是運氣比較差,下次一定會進步的,加油! ”

動機與成功、成就都是密切關聯的,當動機增強時,成功的可能性就會提高,當成功的經驗一增加,動機也會隨之加強。因此讓孩子在小事上面多累積一些成功的經驗,是很重要的事。不管目標有多遠大,最好能將它再分割成幾個比較小的目標,以便累積不同階段的成功經驗,這樣才能更容易達成最終的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