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起旗帜:各系统退役军人行走在防控一线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各条战线上的退役军人坚守防控一线,设立“党员先锋岗”,成立“红色财政”志愿队在多系统树立一面面不惧危险、不计得失的旗帜,行走在群众安全防护的最前沿。

今年55岁的李富强是谯城区环卫办党支部的宣传委员,疫情期间支部成立了党员突击队后,他担任副队长。从腊月28疫情发生以来,一直坚守在防控第一线。干起活来,无论是雾炮车、洒水车还是弥雾机,他都能驾驭得游刃有余。在他的影响下,同是环卫工的妻子也积极投身到疫情战斗中,他们成了马路上最美的“夫妻档”。“哪里需要就有我”“我就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前两天他还是提着手持脉冲弥雾机的“消毒员”,今天就变成了开洒水车的“驾驶员”,无论干啥都是为疫情防控做贡献。

扛起旗帜:各系统退役军人行走在防控一线

今年52岁的辅警史新启是一名有着29年党龄的退役军人,疫情防控期间,始终战斗在抗“疫”一线,做好群众的“代购员”、“快递员”等工作,与社区工作人员一道联防联控,做实做细各项防疫措施。年迈的父母患有慢性病,经常寻医问药。因参与疫情防控不能照顾年迈的父母,史新启每天只能通过电话和微信向妻子了解父母的近况,确保二老的安全。“等疫情过了,我再回去好好照顾二老!”史新启一贯保持着爽朗的笑容,可他知道,笑容里有多担心自己年迈的父母。

扛起旗帜:各系统退役军人行走在防控一线

军转干部胡建坤是1名有着20年军龄的参战老兵,疫情发生后,带领“红色财政”志愿服务队的同事们,全力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实在抽不出时间回家陪伴已经80岁高龄的老母亲,只能在电话里一遍一遍细心叮嘱不要出门,安心在家。妻子(谯城区爱心协会秘书长)为抗疫组织捐资助款23万余元,儿子(退役军人)轮班值守卡点,儿媳(社区服务站护士)严把“入口”坚守高铁站检测返乡人员,女儿(退役军人、共产党员)在做好困难退役军人救助本职工作的同时捐赠物资走访援助,全家总动员共克时艰。

扛起旗帜:各系统退役军人行走在防控一线

“无论是在武警部队还是在城管突击队,我愿意战斗在最前线。”机动大队的桑永奇是一名有着12年军龄的退伍军人,疫情防控刚开始,他便主动请缨加入疫情党员突击队。他说:“作为党员,这时候我不上,谁上。”作为一名转业军人、一名共产党员,他时铭记职责和使命,干在先,冲在前。一方面做好宣传引导、值班轮守、体温测量、口罩发放等工作,另一方面加大巡查巡控力度,杜绝各类摊贩流动。连续一个多月,放下家中年幼的孩子,夜以继日的履职尽责用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

扛起旗帜:各系统退役军人行走在防控一线

专线护航“爱”在抗疫前沿的先锋。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涡阳县公交公司的一名普通党员、退役军人、驾驶员宋崇伟始终牢记宗旨,守护医护人员“疫”路平安,为携手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自己的光和热。这条特殊的“抗击疫情通勤专线”自1月29日下午17:10投入使用,每天早上7:10到次日00:20固定来回8趟4个班次,专用于接送涡阳县人民医院一线换班医务人员。他说:“我是一名退役军人,面对疫情,我不懂医护,只懂责任与驾驶,在组织需要的时候,我能做的就是随叫随到,全力担当。希望疫情早点过去,那些奋战在疫情一线的工作人员都能平安回家。”(亳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张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