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人出現發燒症狀!”疫情期,她遭遇了一場“最難熬”的等待

一人一房間,一人一世界。在“隔離區”裡要度過漫長的“隔離期”,難免寂寞、難熬、無助。不過在吉林省四平市梨樹縣某“隔離區”內,因為有了四平市梨樹縣公安局女民警李穎---這個像草原上火紅的"薩日朗"一樣熱情體貼的“好姑娘”“好姐姐”,讓很多被隔離者的焦躁情緒得以緩解……

她安頓好兩位老人便衝上一線

“2月9日那天,知道有去隔離點的任務後,我就主動遞交了申請,把老人送到弟弟家中照顧。”李穎說。其實,李穎的家庭負擔非常重,她的愛人也是警察,疫情剛發生就上一線了。她既要照顧82歲的公公,又要照顧生病的79歲的母親。弟弟非常支持姐姐的決定,告訴她安心上一線,兩位老人由他照顧。

“隔離區確實危險,但關鍵時刻必須頂上去!”李穎說。2月13日,她接到通知,讓她去梨樹縣黨校指定的隔離區報到,要在這個“隔離區”裡執勤堅守。說心裡話,“隔離區”裡基本上都是從疫區和外省來的重點人,危險係數非常高。可李穎知道,選擇警察這份職業就意味奉獻和犧牲,一步都不能退縮。

她用真誠讓不理解變成理解

每天,隔離點都會接收幾十名被隔離者,他們多多少少帶有一些情緒。一名來自外省需要隔離的年輕人,在四平火車站被送到“隔離區”之後一直非常不配合,堅決不同意被隔離。李穎瞭解情況後,主動與這名年輕的被隔離者進行深度交談。“疫情形勢如此嚴峻,隔離也是一種保護。”她還為這名年輕人講形勢、講法規、講危害。一個多小時後,她的“真情勸說法”奏效了,這名年輕人終於理解了,願意主動配合隔離。“站在對方的角度,就會讓被隔離人更好地理解。”李穎說。

在隔離區,每天都會有“狀況”發生。一天,樓上一名年輕的男孩情緒突然失控,大吵大鬧不停。李穎決定走近他進行勸導,於是,她穿上了厚厚的防護服。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了,可勸導工作還是沒有太大進展,李穎被“捂”得滿身是汗。但她卻不言放棄:“必須成功,才能讓他配合工作。”經過40多分鐘的耐心勸導,李穎終於成功穩定了這名年輕人情緒,化解了一次險情。

事後,李穎專門提出建議,把樓上的隔離人員全部“遷移”到一樓,提高安全係數。

她遭遇了一生中最難熬的等待

2月24日,黨校隔離區正式改為“中轉站”,負責登記省外人員。那天早上,64名被隔離人員被統一送到縣醫院進行檢查,確認沒有問題之後,再由被隔離人所在街道、鄉鎮帶回進行居家隔離。

“有10個人出現了發燒症狀!”李穎說。當晚上7點左右,醫院傳來消息,被送到醫院進行檢查的被隔離者中,有10個人出現發燒症狀。聽到這個消息後,在黨校隔離區的所有工作人員趕緊穿上防護服趕到縣醫院。

“那是一生中最難熬的等待。”李穎說。在縣醫院一樓大廳內,所有在這裡等待的工作人員都不想聽到和看到梨樹縣出現首例或者更多的新冠病例。這種等待實在太難熬了,大家都在默默祈禱,因為這關係到全縣群眾的安全。

午夜11點左右,7名發燒的被隔離者被排除感染了新冠肺炎病毒的可能性,剩下的3人中,有兩人是因為感冒引發的發燒,也被排除。最後1名被隔離者雖然肺部有異常,但經過進一步確診,是陳舊性的,也排除了患新冠肺炎的可能。聽到這個消息,李穎和在場的所有工作人員高興得差點跳了起來。

李穎說:“儘管返回隔離區已經是午夜了,但她睡了一個特別特別好的覺。”

如今,李穎還繼續堅守在“中轉站”崗位上。她說,她喜歡“火紅的薩日朗”這首歌,更喜歡這種花,因為當這種花盛放的時候,可能就是疫情消褪的季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