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脫管 無漏管 無感染


  本報訊(記者張仁平 通訊員林怡陽)福建省福州市晉安區283名社矯對象,分散在70多個村(區),疫情發生至今,無一人脫管、漏管和感染。這是怎麼做到的?“在高牆外織密防護網,我們有一支136人的‘五員’隊伍,與檢察機關一同作戰。”日前,福州市晉安區檢察院檢察長陳喆道出了其中奧秘。

  原來,福州市晉安區地處城鄉結合部,區域面積大,人口密度高,社矯對象較多且分佈在鄉村社居。為化解難題,該院成立社區矯正檢察官巡迴辦公室,於1月15日入駐晉安區社區矯正中心。同時,聘任組建以社區工作者為主的“五員”隊伍,作為社矯檢察的“同盟軍”。

  據瞭解,所謂“五員”即督導員、信息員、聯絡員、志願者和心理諮詢師,督導員主要由村(居)負責人擔任,信息員、聯絡員、志願者多為社區工作人員、治保主任、調解員等。他們協助社矯檢察監督,各有分工,又有聯繫,參與對社矯對象的思想教育、就業幫扶、技能培訓等多領域的社矯工作。“五員”中,聯絡員負責整合全面情況,採取每日一報、突發應急事件速報的信息溝通機制,利用社矯監督平臺及視頻通訊等方式,與社矯巡迴檢察官形成聯動,讓社矯檢察監督更加精準到位。

  “社區工作者熟悉社情民意,知曉社區大事小情,對矯正對象在社區裡的情況也最為了解。”該院分管副檢察長遊曉敏介紹,他們擔任“五員”,發揮“千里眼”“順風耳”作用,打通了社區矯正監督的最後一公里。

  沒想到,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為確保社矯監督與防疫兩條戰線同時展開,“五員”隊伍派上了大用場。

  湖北籍社矯對象尚某,於2019年12月起在晉安區鼓山鎮司法所接受社區矯正。春節時,尚某因申請回家未獲批,情緒十分低落,督導員第一時間來電問詢,心理諮詢師跟進安撫,信息員也告知他,如果防疫物資缺乏或感到身體不適,可直接聯繫同小區的志願者尋求幫助。疫情防控期間,與當地居民同等對待,讓獨在異鄉的尚某感受到了家人般的溫情。

  一個多月過去了,尚某是否安好?聯絡員反饋:“經督導員溝通勸說,尚某安居在小區,還勸家人不要來榕過年。”信息員反饋:“尚某服從司法所監管,按時在‘在矯通’平臺上報到學習。”心理諮詢師反饋:“尚某情緒樂觀,常與家人互曬廚藝,很開心。”……

  截至日前,283名社矯對象心態穩定,無違規違紀行為,無一人離開福州地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