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六个人爱一个孩子,可老话又说“惯子如杀子”,你对这句话怎么看?

幸福一家人wjy


“惯子”就是宠溺着孩子。

人家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意思就是孩子懂事早,懂得为家里分担。

现在我们都奔小康了,特别是我们这一代又是独生子女,所以自己的孩子必定会被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宠爱。

其实我们深知,在宠溺中长大的孩子,他的思想已经形成是:我是大家的中心,就是我应该得到最好的,给他养成了自私的想法,而对他以后步入社会,撑起家庭来说是很困难的,很容易有一些极端的想法。

难道这不就相当于是害了他?

所以,这也是我想要去讨论的问题,家庭里有很多成员都在爱着这唯一的孩子时,应该如何去教育……


也来给头痛家长搭把手


家庭六个人爱一个孩子,可老话又说"惯子如杀子",你对这句话怎么看?

我的看法是老话说的对"惯子如杀子"。

一是娇惯的孩子自理能力能力差。因为娇惯。孩子成了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生活不能自理。小时候吃饭要人喂,衣服要人穿,睡觉有人陪,长大了,上学时书包大人要整理,来回家要人送,在家里不干家务活。那么爷爷奶奶总要离开人世,爸爸妈妈总有会有老的一天。孩子长大了怎么去生活?

二是娇惯的孩子缺乏自信和毅力。孩子在学习生治中,难免会遇到困难。放学回家进不了门会哭鼻子,作业多了又跳又闹,在学校挨批评后会灰心丧气。学习上怕吃苦,怕动脑筋,学习成绩一旦考砸,轻则对学习丧失信心,重则溜号逃学。

三是生活依赖牲大。娇惯的孩子动手能力差。学习上不主动,写字时,作业,书本,文具都要大人准备好。吃饭时大人要端上桌才动口,出趟远门耍人陪。孩子总得长大,总要离开父母,去求学,去工作,没有生活能力怎么生存?

四是娇惯的孩子性格任性自私。孩子过于娇贯,就会变得忍性自私。在家中全家人以我为中心,人人围着我转,唯为独尊。不听从家中所有人的管理,我行我素。想吃就吃,想玩就玩,想睡就睡。一但大人不答应要求,就又哭又闹。一切为我优先,不知道礼让别人,孝敬老人。

五是娇惯的孩子长大很难适应社会。娇惯的孩子将来走出社会变得任性,不遵守规章制度,不服从领导管理,终究会被领导老板炒了鱿鱼。严重一点会目无王法,或者违法乱纪,成为社会的罪人。

所以爱孩子绝对不能娇惯孩子,从小要采用正确的方法去教育孩子,对孩子身上的坏毛病一定要下狠心去纠正。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教育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学习上,要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惯,勤奋刻苦,努力向上。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告诉孩子今天的学习,是为明天打基础。今天多流点汗,是为明天不流泪。童年辛苦十几年,长大幸福一辈子。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健康成长,才能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杨德福8086


现在基本都是几代人爱一个孩子:要看怎么爱,该爱的就爱,不该爱的就不爱。

1.首先,作为孩子的父母很关键,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这样才能爱抚父母用对方式爱孩子,对孩子你再教他(她)道理时,他(她)才不会反驳你!

比如:1.在孩子做作业时,所有家人就不要当着孩子的面看电视,玩手机,给孩子吃东西,只能一心一意做做业,必须沟通好!

2.不要因为老人考虑的安全,不要孩子做一些有意义的运动,可以父母带着孩子去玩,让老人安心!

3.千万不要因为有老人们的照看:年轻父母就不管不顾,潇洒人生,这样孩子大了就会折磨你[灵光一闪]!

最关键的是:刚刚为人父母后,要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这样孩子看到你们的努力,他(她)也会积极学习的!

所以:多少人爱不是问题,爱对方式,孩子也会有一颗博爱的❤,就会有辛福的人生,不用太多但心!


紫檀mei


爱孩子,不能是溺爱。真正的爱孩子,是要尽早地培养孩子独立,且有独立的思维方式,有健全的人格和性格。

如果一个家庭里6个人爱孩子,就是什么事情都帮孩子做,宠爱他成了一个小皇帝,成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那等于是害了他,将来走入社会,他可能成为妈宝男,没有生存的能力。

家庭里面有很多人爱孩子,这是好的,但是爱要注意方法,怎么才是真正的爱他。

爱错了反而会害了他。

家长们在教育孩子时,也应学习一下,怎么样带好孩子,只有培养和教育方法达成一致,才能有更好的效果。否则,你要这样教,他要那样教,意见不一致,不但孩子没有带好,还容易引起家庭纷争。


书友0520


我个人认为爱和惯是两种概念。爱是正确的引导他如何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对邻里家人尊敬有加的人。惯是不管孩子对不对一味惯着,把孩子惯成四体不分五谷不勤,骄横无理,天下我为大的人,那样慢慢的被人唾弃,被时代潮流抛弃,某个歌唱家不就那么惯孩子,最后坑害了孩子一生,带着遗憾去了。′



长山紫云1


一家六口人宠爱一个孩子,用一句话形容就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抱在怀里怕摔了,自然是大家手心里的那块宝。

下面讲两个截然不同的故事,跟踪

故事里的主人公他们的不同人生,或许发现人性中那种人与人心与心善与恶的“较量”过后,平静如水的湖面上泛起的一些波澜。那么就打开尘封已久的过往,一起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去感悟人生的色彩斑斓。

一天大嫂领儿子去邻居家串门,由于正是酷暑难耐的季节,农村小男孩子一般都是裸着身子,邻居女主人看见他们的到来便主动热情的迎进进屋里唠嗑。时过半晌,习惯性的送走客人,返回自己的屋子时才发现自己炕头枕头旁放的那枚金戒指没有了踪影。这可把她急得脸色都变了。如果找不到那么贵重的东西,丈夫回来可怎么交代。思来想去家里没有其它人来过,是不是她?……无奈之下还专门去问了人家结果还是无疾而终。

等这家女主人走后,站在门后的儿子说话了,“妈妈,你看东西就在我这儿”,说着就把手心儿攥着的那唯一的一个黄杏儿一分为二的打开,露出一颗金光闪闪的戒指递给母亲。那时的母亲有些得意连夸孩子“你呀你,真聪明”。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大概第十个年头,孩子因犯盗窃罪判处死刑,临刑前要求再见上妈妈一面。当儿子提出要求再亲亲妈妈的乳头时,顷刻之间顺着妈妈的一声惨叫倒下,儿子冲着将要先他而去的妈妈痛恨中有几份咆哮“是谁把我害得如此下场,想当初在我懵懂无知犯下的那些错的时候,你是怎么说的”……

还有就在前几天微头条上看到一位事业有成英俊青年在演讲台上以《继母的帐本》为体材述说着一路走来的心酸……。记得自己在两岁大的时候失去母亲,随后父亲给他娶进一个带着比自己小两岁的弟弟度日子。十年过后真是屋漏偏遇连阴雨父亲也离他而去,日子就这样熬着熬着……。记得学校每次回来继母都会过问自己的学习情况,稍有不顺心就遭继母的一顿“嘲讽”,每一个学期继母都会指着自己的小脑袋下任务,学习成绩必须是前排,否则又是一顿训斥。这样的日子幻想有一天能离开这个家。就在这责骂声中一天天度过。终于考上了理想的大学远离了早已没有“温度”的家。可继母就在他大三时候因劳累过度离开人世。在祭日坟的那天,弟弟递给哥哥一个妈妈生前留给的本子。当他看到本子的那一刻,一种无名火“难道里面是继母用这样的方式记录着自己不爽的过往吗?”瞬间的一种憎恨……

就在弟弟帮哥哥打开本子的那一刻,里面还夹着厚厚的一搭钱,“什么,”原来是继母的日记本,翻开其中一页是这样写的:“老头子,这么多年来自从你走后,我也攒了些钱,一部分是留给老二的,这两万啊是留给老大结婚用的,我心思着,老大上大学了你我之间的愿望也实现了。可有一点啊,老大这么多年来会不会误解我呢?自从你走后也没个商量的人,我是怕老大以后没个依靠,才把他逼成这样,试想啊让他混出个模样来,我才好和你见面呀! ”……

跪在坟前的他早已哭得撕心裂肺“妈妈,妈妈啊,我,我,我误解您了!妈妈,您,您能原谅我吗?”……

两个故事暂告一个段落,或许你能听出个子戊卯酉来。爱孩子有很多方法,就用我们发自内心的那份爱憎分明用理智点燃孩子们前进的方向,前途无量!




用户名落地生根


惯子如杀子,溺爱不是爱。当老人和父母打着爱孩子为孩子好的名义,替孩子做所用的事,大包大揽,最终的结果只会养出一个四体不勤,吃老啃老的巨婴。被溺爱的孩子会出现很多问题:懦弱,窝里横,自私自利,没有责任心更无担当。很多被老人溺爱成性的孩子,长大后对父母却是忤逆不孝,轻则嫌弃,重则打骂,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不惜伤害父母家人。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老人们没原则无底线的宠爱,是非对错不分,不管教不纠正。让孩子从小吃点苦,动手做自己能做的事是必要的,当孩子面对挫折困难时,父母需要做的,不是大包大揽帮他解决一切问题,而是有培养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爱孩子有远见到父母,绝不会把孩子培养成温室里的花朵,而是懂得放手,让孩子尝试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让他们有动手能力,接受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和挑战,这样呢 对他一生的做人做事都有益处。因为每一个人都要走自己的人生路,父母不能包办和代替孩子的一生,你今天能给孩子你能给的物质和金钱,但你却不能代替孩子将来为人夫为人妻,为人父为人母,更不能让享受你照顾他已经习惯了的孩子,会主动去孝顺父母。


一样的爱


“爱”孩子和〝惯”孩子是“一股道上跑的两趟车”,不是一个层次。.

爱孩子但不惯孩子,是聪明的家庭的做法,孩子将来不但聪明而且还有可能成才。

“爱”到极致了才会把孩子给“惯”坏的。


十里梅花香


爱一个人不是溺爱。爱孩子,是教会孩子成长,教会孩子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道理。爱孩子,和溺爱孩子不是一回事情


小眼睛的姑娘smile


无论小孩成为家中多少人眼中的宝,都应该对孩子正确引导,严格要求教育。不溺爱、不娇生惯养。用良好习惯和家庭氛围,让孩子健康快乐、诚实守信,德才兼备。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