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4萬人!北京客流最大集散地是如何運作的?

作為北京地區客流最大集散地,北京西站最高峰日進出站旅客高達45萬人次。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的打響,守護好進出首都的重要門戶,讓韓輝明顯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

樓上樓下10處進站關口、地面地下6處出站通道、進出站檢票、驗票閘機55臺、安檢查危儀30部、南來北往每天巡視檢查刷步兩萬多……今年春運,隨著電子客票廣泛使用,國鐵、地鐵安檢互認等新舉措出臺,北京西站將進出站和安檢查危工作從原有的客運部門剝離出來劃歸綜合車間管理,具有豐富現場經驗的韓輝擔任綜合車間黨支部書記。

138.4万人!北京客流最大集散地是如何运作的?

△正在檢查巡視的韓輝。(北京鐵路局供圖 攝影 袁旭冉)

“一切盡在掌握之中”

從臘月二十九開始,旅客列車的調整和停運,退票旅客的成倍增加、緊急安裝調試進出站體溫測試儀器、完善優化進出站通道、加強疫情宣傳廣播、核實重點區域旅客身份信息等等一項任務接著一項任務,都向他負責的“出行第一道關、到達最後一道閘”鋪天蓋地而來。

最初的一週時間,作為全車間的“主心骨”,他沒有睡過一個囫圇覺,白天忙旅客退票改簽的事,晚上完善安裝調試設備、進行人員培訓,稍有點時間還要對各個崗點及設備運行情況進行檢查複驗,對制定的工作規範和作業流程走訪工作人員與旅客,進行不斷完善和補強,大年三十的晚上還在車站巡查。

“一切都在學中幹、幹中學,這事誰也沒遇到過,我不衝在前頭,工友們更沒底!”韓輝說。

韓輝在北京西站工作多年,調換的新崗位,增加了新的作業內容,更專業、更具體了。“只要把新設備調試好、工作人員安排好,可以說一切盡在掌握之中。”進出站設備的升級改造不僅增加了旅客出行體驗還減輕了車站人員工作勞動強度。儘管如此,從第一天上崗開始,他已經兩個多月沒有回家。

作為最前沿的指揮官每天都要接觸來自四面八方的旅客,各種突發情況需要他第一時間解決協調的事情也越來越多。堅守自己的陣地,守好車站的門、把好首都的關,與家人見面的機會自然越來越少,視頻、微信就成了相互問候的最佳選擇。

138.4万人!北京客流最大集散地是如何运作的?

△孩子寫給韓輝的日記

2個月的堅守,韓輝最大的欣慰除了好消息不斷傳來,武漢方艙醫院已經開始清零、各地陸續開始復工復產,還有不見面的孩子讓他感覺突然長大了。說話間,他發來孩子一個月前日記的圖片。“早點回家”是對孩子的承諾,他堅信這一天很快就會到來。

“提前制定好的預案”

隨著新冠肺炎抗疫阻擊戰取得階段性勝利,多地下調應對級別返程復工人員增加,北京西站作為地鐵、市郊鐵路、普速、高鐵以及連接大興機場站最便捷的換乘車站,火車之間換乘,飛機、地鐵、鐵路間轉乘,國內國際旅客日漸增多,防控的重點自然從開始時期的無差別嚴防死守,適時調整為對重點區域、重點方向以及重點旅客外防輸入的關鍵上來。

138.4万人!北京客流最大集散地是如何运作的?

△韓輝和同事在檢查體溫測試儀。(北京鐵路局供圖 攝影 袁旭冉)

老問題紛紛解決,新問題接踵而至。

“我們也有‘備胎’,提前制定的預案發揮了良好的作用。” 韓輝表示,隨著疫情發展,他們也不斷完善和優化著自己的應對方案,提前將工作人員小組化、同班組工作分散定置化、住宿生活分片隔離化、培訓應急後備常態化,一系列舉措的到位保障了突發情況下人員的不缺崗、工作的不缺位、標準落實的不空擋。針對國外返程人員可能增加的新情況,出臺了“一觀、二問、三確定”的“秘籍”。

一是如遇攜帶大件行李,並在上面貼滿各種海關檢驗憑證的旅客,首先列為可能是境外回國人員範圍,採取首問負責制最大限度減少工作人員接觸範圍;二是根據詢問交流情況,進一步確定是否為回國人員,特別是否為來自重點國家和地區;三是專門在車間內部開闢隔離生活區,一旦確定立即上報的同時,首先對密切接觸職工實行內部自動隔離觀察,再通過與地方政府的信息溝通、密切合作,確定跟進舉措。工作流程環環相扣、制度措施簡便易行,既最大限度保護了職工,也確保了廣大旅客的安全。

截至目前,他們先後檢測進出站旅客達138.4萬人,發現並移交疑似和發熱旅客61人,還緊急搶救了2名危重病人,為抗擊疫情築起一道安全屏障。“一切都得想在前,趕在前,這樣才能不被動”。韓輝說。

記者:付振強

通訊員:李溢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