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是人類的另一種食糧。博覽群書,自然能陶冶情操,增長知識


讀書的意義:使人較虛心,較通達,不固陋,不偏執

書,是人類的另一種食糧。博覽群書,自然能陶冶情操,開拓視野,增長知識。

讀書的方法很多,幾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讀書方法。古人曰:“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破”乃“剖析之意”,就是說要把書讀懂、讀透,讀懂了讀透了,又讀得“博”了,這樣才會“下筆如有神”。南宋的陳善在《捫蝨新語》中提到:“讀書須知出入法,始當求所以入,終當求所以出。見得親切,此是入書法,蓋不能入得書,則不知古人用心處;不出得書,則又死在言下。”即是教我們讀書不進入書中去,等於白讀;進去了又出不來,又死在言下,只能是讀死書,死讀書,書反而把人給讀“死”了,豈不悲哉!讀書有入有出,能夠出入自如,方為會讀書之人。

讀書除了會讀外,還需要痛下功夫,甘於淡泊,耐得寂寞。作為讀書人,要想做大學問,成大氣象,除了本身的天資、才能和見識等因素外,能耐得寂寞也是不可缺少的條件。書要讀好,文章要寫好,苦讀幾年書大抵是少不了的。

讀書有時並不像有些人想象得那樣簡單,那麼輕鬆和容易,它需要全身心地投入進去,在浩瀚的書海中尋覓,汲取並融會,將別人的東西拿來為己所用,甚至像苦行僧一樣,把所追求的事業視為一種信仰,進而產生迷戀,傾倒,以至於終生不渝。寂寞在這裡只不過是一種形式的表現,會讀書的人是不會感到寂寞的,不會讀書的人才會感到寂寞和無聊,真正的讀書人,要珍惜那段寂寞。

讀書的意義:使人較虛心,較通達,不固陋,不偏執

讀書最精闢的見解,莫過於哲學家培根《談讀書》中所言:“讀書時不可有心詰難作者,不可盡信書上所言,亦不可只為尋章摘句,而應推敲細思,當有可淺嘗者,有可吞食者,少數須咀嚼消化。”這就是說讀書必須細細咀嚼,耐心品味,只要這樣才會一次有一次的見解和收穫,一次又一次的感受和領悟。

讀書人常常有這樣的經歷,幾年後重讀一本書,認識會比原來更深刻,感受也會頗多。這是自然,人生閱歷的加深,生活負擔的加重,會讓人更加深刻地認識人生。

讀書很苦,不僅如此,讀書還永無止境,沒有一個人敢斷言讀遍了天下所有的書。讀書雖苦但苦中也有樂,那書中的意境感染著自己,彷彿身臨其境一般。與作者或書中的主人公同喜同悲,那感受非讀書之人不能想象。讀書雖苦,收穫也往往不少,每讀一本書,自己儼然是一個精神富翁,甚至達到物我相忘的境界。因此讀書是一種精神享受。

縱觀歷史,人各有志,曾經有多少讀書人為功名利祿而自尋煩惱,往往陷入深淵而不可自拔,不少人也因此抱病在身,遺憾終身。傷元氣者有之,亡命者也屢見不鮮。自古以來有很多名人志士一生以讀書為本,甘於淡泊,耐得寂寞,潛心治學,其淵博的學識確實令人所仰慕。

讀書的意義:使人較虛心,較通達,不固陋,不偏執

書支配著我的人生,好書給予我的不單單是知識,也不是稍縱即逝的刺激,而是生存的自信,做人的勇氣,並喚醒我的心靈,使我對生命肅然起敬。書使我永遠年輕,書使我出類拔萃。生活存在,美就存在,多讀書使我生活既豐富又深刻,使我的生命充滿激情,永遠保持青春活力。

林語堂《名人談讀書》中說:“讀書的意義是使人較虛心,較通達,不固陋,不偏執,讀書的目的在於應用。”讀了那麼多書,總該有自己的一點感想和認識,大家或許還記得亞克敦讀書的故事吧,他一生讀了七萬多卷書,自己卻始終是一個兩腳書櫥,就像沙漠吸收流水一樣,吸收了許多,最後卻連一滴清泉也噴不到地面上,這無疑是可悲的。

讀書雖不能享受生活,卻能享受生命,讀書或許不能滿足物質的慾望,卻能得到精神的充實和靈魂的完美。讀書可以使人更清醒地認識社會和人生,前人的經驗永遠是我們寶貴的財富,我們要倍加珍惜。現在開始,好好讀書,為時並不算晚。

讀書的意義:使人較虛心,較通達,不固陋,不偏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