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杯换盏间透着浓浓的年味

交杯换盏间透着浓浓的年味

富阳作协

《过年》

作者 沈韬

仿佛一年的忙碌就为了今天和明天,一天是一年的末尾,另一天是新年伊始。这个重要的日子,人们就像自带磁场一样,而家就是那块磁铁。都说中国人是最具备人情味的国度,我觉得很在理。有个旅居国外的朋友曾经和我说,欧洲人其实是很冷漠的,过着自顾自的生活,和父母、兄弟姐妹在同一城市一年也见不上一次,哪怕是他们最大的节日圣诞节。就算见面大都是送一支花或者一份小糖果,最多是一瓶红酒之类。不会像我们大包小包,送老人赠孩子,香烟老酒、糕点、补品一应俱全,交杯换盏间透着浓浓的年味和亲情。

年味弥漫的同时,可能会带来疲惫感。整个正月里都忙着吃喝,拜长辈,见亲朋。很多时候想在春节期间出门旅游,这想法只实现了一次。很多年前的除夕,和两家朋友去厦门度假。在外过年的前几天是很有新鲜感的,沾沾自喜地表现出自己如何摈弃习俗过自由洒脱的日子。可往后的几天,看着异地的景点和沿街的店铺,因为过年的原因有些是打烊的,看着空旷陌生的马路和街道,吃着不合自己口味的食物,时刻提醒自己只是一个外乡人、一个旅行者。我蓦然伤感万分,对女儿幽幽地说,“其实我心里想回家了”……

今年的年夜饭轮在我家。我家不算豪华,但简约干净,面积不错,可以容纳好几桌亲朋好友同时聚餐。家里的长辈早几天就把菜买齐当了,就等准备年夜饭。洗菜码盘,炖的、煮的、蒸的,原想是件很简单的事情,真到了节骨眼上我还是有点紧张和手忙脚乱,不过适应力还不错,没多久就进入了状态。

交杯换盏间透着浓浓的年味

老家有风俗,除夕夜放两支甘蔗在大门背后,寓意节节高,但甘蔗太长无法装车,于是我把两支三米多的甘蔗从村西提到村东,硬着头皮徒手提着,提不动就拖一会,自我安慰,反正村里人不认识我,“有损形象”换平时我是绝不会这样做的,到关键时刻不想做也得做,悲壮感和成就感相互交织着我的内心。还有可圈一事,我从来没有砍过鸭肉,不知道是刀不够锋利还是我力气不够,鸭肉不是飞溅就是砍不断,使劲全身力气,出了一身汗终于搞定鸭肉。摸摸自己的手臂,酸和麻,好像“肱二头肌”都发达了不少。做的是笋干老鸭煲,尝了汤味道不错,反正这鸭肉我是不会去碰的,鸭和我“有仇”,嘿嘿!

在家人的协助下,满满一桌年夜饭上席。干杯,分岁,互道祝福,享受天伦,戊戌安康。那天弟媳说的真好,时间流淌在40岁这个驿站时,我们这代人是中流砥柱,上有老下有小,早已过了二郎腿翘翘,懒懒窝沙发里看闲书玩电脑坐等吃饭的时代了,想起早几年,我妈的大嗓门“不要懒骨头了,不要对个电脑游戏没完,快来吃饭啦,过年了么应该懂事一点的,呐呐呐,屁股粘沙发了,快起来吃饭啦”……而这,一去不复返了。

交杯换盏间透着浓浓的年味

杭州市富阳区作家协会

<code>总   编  草    木副总编  裘星一  叶萍  陈铿  陈春儿编委会  草   木  裘星一  叶萍  陈铿  陈春儿  程洪华            王建潮  钱旭群  盛忠民编   辑  盛忠民审   核  程洪华/<cod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