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買賣套路多,連資質也能網購,你中招沒?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還在關鍵期,口罩需求量仍然較大,而供應量尚不足,“一罩難求”現象依舊存在。與此同時,一些不法分子卻盯上緊俏的口罩,趁機“撈一票”。


為提醒消費者擦亮眼睛,中新經緯客戶端總結了口罩買賣過程中五種套路。此外,中新經緯記者調查發現,一些不法分子為取得消費者對其口罩質量的信任,竟通過網絡渠道購買了生產、銷售資質以及產品檢測報告。


口罩買賣套路多,連資質也能網購,你中招沒?

資料圖 口罩 中新經緯 常濤攝


口罩買賣的五種套路,你中招沒?


套路一:以次充好


網上有段子調侃:人生最悲哀的事是什麼?沒買到口罩;人生更悲哀的事是什麼?口罩買到了,但是假的。


這場疫情向人們科普了口罩的各種類型,比如什麼是N95口罩,什麼是醫用外科口罩。以普通醫用外科口罩為例,有人稱其為“SMS結構”,S是指兩側單層的紡粘層,M則指中間單層或多層的熔噴層。口罩之所以能夠隔離病毒,關鍵在於中間的熔噴層。


但據中新經緯記者瞭解,現實中不少消費者買到了以次充好的“假口罩”。網友小A前段時間從淘寶上下單了一些口罩,“當時店主承諾是醫用口罩,能夠起到防護作用,我當時心裡有些打鼓,最終還是下單了。”


令小A沒想到,等收到貨時,賣家承諾的醫用口罩竟只有薄薄一層。“薄的透亮,包裝就是一個塑料袋,沒有任何商標、合格證之類的標識。我收到貨後立馬就申請退貨了。”這時,小A發現淘寶已判定此店鋪有售賣假口罩行為,並將其關閉,同時告知消費者將退還全部貨款。


據阿里方面介紹,疫情期間,阿里已攔截、刪除可疑問題口罩57萬件,15家店鋪因嚴重違規被永久清退,其中5家被移送執法機關、追究法律責任。


和小A有類似遭遇的還有江蘇南京的張女士。她向中新經緯記者介紹,1月30日,她通過微信群從某人手中購買了兩盒醫用口罩,但收到貨時,才發現口罩“很劣質,很薄很透”。


口罩買賣套路多,連資質也能網購,你中招沒?

張女士買到的口罩 受訪者供圖


當張女士提出退款要求時,對方則表示“收到退貨才能退款”。張女士擔心被退回的口罩會被再次售賣,導致更多人上當受騙,便“吃下了啞巴虧”。


除了劣質口罩,還有消費者買了“過期口罩”。比如,在北京,多位消費者反映在物美多點App上買到了過期快8年的“古董口罩”。


據媒體報道,王先生2月18日在物美多點App上花費500元購買了一盒SASN958617Mask口罩,該口罩一盒20只。王先生髮現,口罩包裝盒底部貼了一張寫有“LotNo:09180”的標籤,透過標籤隱約能看到紙條下方有類似時間的數字標識。王先生揭開標籤發現,上面寫著生產日期為2009年6月,而截止使用日期是2012年6月。這意味著王先生花費500元在物美多點App上購買的這盒口罩已經過期近8年。


套路二:偷樑換柱


下的是N95口罩單,收的卻是普通防護口罩;買時是口罩,收到貨時卻是手機殼、搓澡巾。中新經緯記者梳理發現,口罩買賣過程中,“偷樑換柱”也時有發生。


據央視報道,遼寧盤錦警方近日破獲了一起口罩詐騙案,涉案金額達數百萬元。被害人郝女士原本打算購買一批口罩,支援一線,在向賣家支付218萬...


使用模切之家APP查看完整文章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