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郭德纲说同行是仇人呢,圣人孔子都这样直接干掉自己的对手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聊点“故”事,做个“今”人。——晓故事



今天晓故事还是聊点过去的事,一件大圣人孔子对待同行的事。

孔子我们都知道,那是圣人,圣人做事都讲究四平八稳,中庸和谐。所以我们耳熟能详的都是“论语”里孔子给各类人讲道理的故事,从门下弟子讲到各类贵族直至君主。一般来说,讲道理都是因为意见不同,有分歧所以才要聊一聊、辩一辩。但是对待不同意见的辩方,孔子的风格我们总结起来就一句话,能动嘴就绝不不动手,总要一顿嘴炮让你认输,对吧。然而,凡事总有例外。孔子对待同行少正卯就直接动了手,不但动手,而且是一击致命,肉身毁灭的那种动手。

要不郭德纲说同行是仇人呢,圣人孔子都这样直接干掉自己的对手

六艺俱精的夫子

少正卯在历史上的记载不甚详细,现在已知的信息基本是这样。少正卯和孔子都是自己开办私人教育机构,孔子当然我们知道是伟大的教育家,门下弟子三千,大贤七十二。但是这个少正卯竟然也不含糊。

“少正卯与孔子同时。孔子之门人三盈三虚。”

什么意思呢,少正卯和孔子同时讲学,孔子的门人弟子竟然被少正卯吸引跑到少正卯那里去听课,而且这样被挖墙角好几次。少正卯这个本事可以说是很不含糊了。那么孔子是怎么对待这位同行的呢?

“孔子为大司寇,戮之于两观之下”。

要不郭德纲说同行是仇人呢,圣人孔子都这样直接干掉自己的对手

圣人也又霹雳手段

孔子当时有没有什么反击举措,史书并未记载,但是后来孔子做了鲁国的大司寇这个职位,首先立威的就是诛杀少正卯。两观大概是他们曾经讲学的书堂,这个事就很值得玩味了。就因为人家讲学挖了你墙角,你直接就把人在学堂之前给干掉,这也太不符合凡事讲究仁义为先的圣人风格了啊。那么孔子面对弟子子贡是怎么解释这个事的呢。

孔子给少正卯开出了五项罪名,在孔子眼里,盗窃都是小事,但这五条都是罪不容诛的大罪。说这五项罪过,违反一条已是罪不容诛,何况五条,那是非死不可。

孔子曰:“人有恶者五,而盗窃不与焉:一曰心达而险,二曰行僻而坚,三曰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此五者,有一于此,则不免于君子之诛,而少正卯兼之。此小人之桀雄也,不可以不诛也。”

要不郭德纲说同行是仇人呢,圣人孔子都这样直接干掉自己的对手

少正卯被子贡称作“闻人”

我们看看这五罪,第一条说心思通达而用心险恶,有点像是我们形容高智商犯罪分子啊,说这种家伙知识越广博,脑子越聪明,但是偏偏不走正道,心思险恶,这种人越危险。再来,说行为孤僻但是意志坚定,这个也算一条罪名。这条是用来描述那种心理变态的犯罪分子么?还有啊,第三条说甭管有理没理,都强辩有力很能煽动人心,你确定说的不是奇葩说的那帮子人么。会辩论会煽动人也是罪过哦。再来看第四条,大概说是惯能断章取义,肚子里一堆负能量的学问,这不是一些键盘侠么。最后一条啊,说老是传播倡导一些非主流非传统的价值观。

要不郭德纲说同行是仇人呢,圣人孔子都这样直接干掉自己的对手

孔子与颜回

我们可以对照一下这五条,看看孔圣人的刀子举的有没有道理。如果根据现代社会的法理基础,这五项罪名基本都算是诛心之论,并非有实质的危害行为。但是孔子作为大司寇,对自己这个同行做出了审判,并且给出了这五项定罪标准,这里边到底确实是危害极大十恶不赦的大罪,还是孔子公报私仇呢?

要不郭德纲说同行是仇人呢,圣人孔子都这样直接干掉自己的对手

同行才是冤家

历朝历代都有名士大师来评断这个事,然而流传的记载就这么几句话,没有更多背景条件,基本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照我看来,堂堂鲁国大司寇,即使对方真有这”五罪“又如何。难道圣人竟然没有从理论上瓦解打击对方的自信,武力上防范对方的力量,非得如此防患于未然,施此霹雳手段?

从这个角度看,至少在这件事上大圣人多少难逃假公济私之嫌,难道真是应了郭德纲的那句话;“天下同行是冤家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