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這件事,上了山東新聞聯播頭條

3月13日,山東新聞聯播頭條以《牢記殷殷囑託 決勝全面小康 山東:打造海上“綠水青山”》為題,對日照市的做法進行報道。

2018年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加快建設綠色可持續的海洋生態環境。牢記總書記囑託,山東建立陸海統籌的汙染防治體系,修復、防護多措並舉,推動海洋生態持續向好,打造海上綠水青山。

最近,日照海龍灣水域迎來一位新朋友:東亞江豚。這是繼太平洋蠵龜、黃嘴白鷺之後,又一種對水質要求特別高的野生動物出現在這裡。

日照这件事,上了山东新闻联播头条

國家海洋局日照海洋環境監測站高級工程師侯繼靈介紹,江豚是一種洄游生物,它的出現表明這一塊的水質量是比較優良的,經過他們的監測,這一片海域海水水質符合國家一類水質標準。

日照这件事,上了山东新闻联播头条

山東海岸線長度3300多公里,約佔全國的六分之一。這些海岸線既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前沿陣地,也是生態安全的重要屏障。在2018年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明確提出,“要加快建設綠色可持續的海洋生態環境。”落實總書記這一指示,山東啟動海洋強省建設行動,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被列為十大行動之一。

日照市海洋發展局局長李仲強說,海岸帶是陸、海的交界處,生態很脆弱,這個地方的生態做好了,就可以實現陸海統籌、陸海協調、陸海共立,所以他們就抓住這個關鍵的要害部位,以海洋帶的生態修復整治為切入口,實現海洋的高質量發展和海洋生態文明的建設。

日照这件事,上了山东新闻联播头条

著力打造“水清、灘淨、岸綠、灣美、島麗”的美麗海洋,日照市在對160公里岸線調研的基礎上,甄選出42個項目,開展全岸線生態修復。這其中工期最長、難度最大的就是日照港海龍灣修復整治項目,因為區域內有全國最重要的北煤南運和煤炭出口海上樞紐——石臼港區煤碼頭。

針對碼頭粉塵和堆煤瀝水對生態影響嚴重的情況,日照市退港還海,把煤碼頭南遷10公里到新劃定的工業區。

山東港口日照港工程技術部副部長黃東輝表示,新的煤碼建設之初他們就充分考慮到環保優先,作業系統採用堆場噴淋,幹霧降塵、地面排水回收,防風抑塵和高大綠化帶等環保技術,不會對新的海域造成影響。

日照这件事,上了山东新闻联播头条

目前,新煤碼頭已經投產運營,今年年底煤堆場將全部搬遷到新碼頭。

“我們把港口工業岸線恢復成生態修復岸線1822米,新增沙灘46萬平方米,原先老煤場騰退出的2000畝土地,用於發展海洋新興產業。”日照市海洋發展局規劃科科長李河說。

截至2019年,山東累計恢復自然岸線247公里,近岸海域水質優良率達90%,海洋生態環境質量明顯好轉,生物多樣性和群落結構基本穩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