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評丨一對一 面對面 推動暢通產業鏈

截至3月10日17:00,成都3588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和1.69萬戶工業中小企業復工率雙雙達到100%,員工在崗率分別達92.7%、88.6%。而早前的一份第三方報告也顯示,全國15個新一線城市三大行業藍領的復工進度,成都位居榜首。

“數字”滿血復活的背後,是一座城市精準復工復產的創新邏輯。

疫情為經濟社會按下“暫停鍵”,這是一種多年不遇的非常態。經濟社會的自我循環打亂後,要步調一致地重啟,難度前所未有。要破解這種非常態,按部就班、亦步亦趨肯定不行,必須依靠創新。

成都對工業企業進行“一對一”精準服務,正是這種創新邏輯的集中體現。疫情以來,成都對3588戶規上企業實施“一對一”專員服務,蹲點駐點面對面幫助企業解決問題,對1.69萬戶規下中小企業實施行業協會專班服務。行業不恢復正常,專班就負責到底,企業不恢復正常,專員不返回機關。

企業要復工復產,大體上要解決三大問題:人要回得來,原材料要配得齊,產品要運得出。每個行業有各自的特點,每家企業也有不同的困難。“一對一”專員服務,以精準對接實現精準幫扶,助力行業和企業精準復工復產。四川一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的服務案例,顯現了創新的效果。而受益於城市營商環境,該公司春節後加碼投資年產10萬輛的新車型項目,顯示出對成都疫後經濟恢復的看好,以及對城市長遠發展的信心。

復工復產是一盤系統棋,還得益於完備的產業鏈條支撐。在國內一些地方,企業所需的產業鏈跨市甚至跨省,一旦哪個環節中斷便影響復工復產。成都以全市66個產業功能區為抓手,重塑14個產業生態圈。產業定位更加精準,產業鏈條更加齊備。得益於此,成都快速實現了規上工業企業的100%復工復產。這一點,同樣在汽車工業上充分體現:短短几天內,實現了26家零部件企業與一汽豐田公司等協同聯動。

以產業功能區為載體推動產業生態鏈集成,經此一“疫”,路子會走得更穩。

紅星新聞評論員 文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