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TX淮海的13個冷知識

​2019年的最後一天,TX淮海“開箱”,原本會有一篇探班報告,但由於疫情影響,計劃中的運營擱置,而這個項目如果不看運營,就少了一大半看點,所以探班我們暫時放一下。本文給大家帶來幾個有趣看點,而對於這樣一個“奇奇怪怪”的商場,我覺得用“冷知識”作為標題似乎更符合調性一點,雖然嚴格來說這些不叫冷知識。


1、TX淮海籌備期內經過一次改名


之前該項目召開第一場發佈會後,提出了“Tx淮海劇匯”這個名字,我在《以前的華亭伊勢丹、萬得城又要改造,命名Tx淮海劇匯計劃下半年開業》,有對其初步的理念做了闡述。直到現在還有朋友是這麼稱呼的,所以我覺得需要在開篇就提一下。


關於TX淮海的13個冷知識


我覺得改名是好事,如果沒有改名,可能到後來,商場又得和“劇院”扯上關係,又得說觀眾、劇中人……又得說大階梯、社交……參考《都是劇院主題,聊聊華潤時代廣場和上海世茂廣場有什麼區別》一文。


如今至少理念層面不被侷限,另一方面只寫“淮海”後,“淮海”不再只是定語,成為了主體後,感覺承載的責任也更重一點吧。


2、“開箱”並非盛大開業


關於TX淮海的13個冷知識


商場開門迎客大多兩種說法,盛大開業(grand opening)或者軟開業(soft opening),後者也類似試營業。但TX淮海另闢蹊徑,以“開箱”(unpacking)作為官方用詞。如果前往市調過的朋友應該都能感受到,商場尚未達到盛大開業的程度,但試營業說法又顯得太主流,和商場風格不搭,“開箱”卻是一種很符合該項目不走尋常路調性,同時讓我這種即使是旁觀者視角在用這個詞時,只要加上引號,也會感覺蠻酷但不會顯突兀的選擇。第二天發佈的“開箱”視頻令人印象深刻。


3、不是潮流定位,而是年輕力中心


由於前期造勢時確實宣佈和很多潮流品牌取得了合作,尤其陳冠希助陣讓業內對這個項目有了深刻的潮流印象,所以很多朋友前往市調時會抱著“看看這個潮流定位的項目能做得怎麼樣”的心態。


關於TX淮海的13個冷知識


但其實最能代表TX淮海定位的是兩個詞——寫在logo上的“年輕力中心”,以及“策展型零售”。前者代表其核心目標客群,年輕人,潮流是年輕人偏愛的,但也不是全部,除了潮流之外,年輕人還有很多生活方式、心態,這是TX淮海試圖挖掘的。這與類似如今一些優質的主力購物中心能夠吸引到一眾國際潮牌不同,TX淮海現階段顯然還不具備這個條件。


關於TX淮海的13個冷知識


策展型零售,是該項目的運營方向,策展的權重甚至要比潮流更高,觀展是如今年輕消費的潮流生活方式之一,所以很難直接說“是或不是”,TX淮海是要潮流的,但不只是簡單地定位潮流。


所以在對於潮流這件事本身每個人的理解都可能有所差異的情況下,如果單純以主流視角來看該項目潮流定位或者招商做得怎樣,是得不到答案的。


4、展廳位於項目對面,籌備期內一直在辦各種活動


常有朋友問我有沒有好的展廳案例,大多要的“好”,是品質高、體驗佳。TX淮海從展廳開始,就體現出了該項目極其依賴運營的特性。


關於TX淮海的13個冷知識


這裡有咖啡店、有品牌快閃店、有展覽、有藝術家跨界合作……在用運營商業空間的方式在運營展廳,體現的是上一趴所說的“年輕力”和“策展”,展廳不止是項目導覽,而成為了項目的濃縮版,非常有趣的案例。


關於TX淮海的13個冷知識


5、幾乎沒有停車場


是不是很神奇,平時會說,因為非地鐵上蓋,所以缺乏自然客流之類的話術,但倒是從來沒有寫過幾乎沒有停車位的案例。


關於TX淮海的13個冷知識


以前華亭伊勢丹,是因為城市沒有多少實體商業競爭,地鐵都不是主流出行交通工具,馬路真的是用來“壓”的,只要商場是時髦流行標杆,消費者會以拿著該商場的手提袋為榮。TX淮海其實要做的就是類似的工作,需要讓消費者目的性前往,但差異在於一方面出行方式改變了;一方面競爭更激烈了。


所以本質上,TX淮海需要和愚園路上的那些網紅店類似,近一點說,需要和幾乎同期開業的niko and ...類似,有自己的定位風格和特定的粉絲群體。


6、給淮海中路帶來了咖啡外擺


關於TX淮海的13個冷知識


記憶中上一次在淮海中路上看到悠閒咖啡外擺的,還要追溯到具有爭議的Blue Car咖啡(Seesaw雖然有帶室外坐席,但嚴格來說和外擺的感覺還不大一樣)。


TX淮海把沿街面“打開”,讓消費者直觀地感受到商業內容,是其此次調整的重大改變之一。過往相對沉悶的建築形態,內退加臺階式的入口,我覺得還蠻適合當年萬得城這類目的性消費強烈的家電數碼賣場的。


但如果不改造繼續做商場,在如今的環境下是幾無成功可能的,因此做好沿街是TX淮海的第一步,讓淮海中路能夠重現商業氛圍更是有借鑑意義。


在開業後的第一個週末,商場甚至在外場放了一片彩色懶人沙發,也是絕了。


關於TX淮海的13個冷知識


7、大屏幕是藝術裝置,也具有用作互動


之前該建築斜對著淮海中路的這塊玻璃幕牆也不知道做什麼用的,可能是獲取自然採光吧。改造後在技術允許的情況下,已經被打造成了大型屏幕。日常在沒有活動的情況下,播放的是視覺影像藝術作品,是商場眾多藝術裝置之一,應該也是最大的一個。


關於TX淮海的13個冷知識


在有活動的時候,可用作互動功能。例如開業期間,消費者(網紅)可報名傳輸自己的抖音作品,審核通過後可以在大屏幕上輪番播出。


而這些願意傳遞抖音作品的玩家,大概率是TX淮海的核心及潛在目標群體。


8、用DJ打碟來做背景音樂


關於TX淮海的13個冷知識


開業期間來到商場,可以看到有三個點位設有DJ臺,據說是商場與網易放刺FEVER的深度合作,更據說項目是沒有準備要播放傳統的BGM,而是以這種即興感很強的方式來為場內營造動次打次的氛圍。


不過個人認為讓DJ長期駐守也蠻耗人力物力的,不知道商場還有沒有plan b,疫情期間肯定是沒有動靜了,看之後的變化咯。


9、據說商場設計了一套“導覽路線”


雖然傳統的樓層導覽依舊有,也為各個樓層設了主題,但由於是“策展型零售”,因此在整個項目中有眾多不同形式演繹的藝術作品,既然看藝術展都會有觀展路線和導覽,TX淮海也有如法炮製。


關於TX淮海的13個冷知識


類似展品地圖,我之前在K11也是有看到過,不過TX淮海的導覽路線會有什麼不同,是專人講解?還是例如掃二維碼用手機來聽講解?由於疫情原因,目前還不得而知。


關於TX淮海的13個冷知識


10、1層做餐飲其實很少見


關於TX淮海的13個冷知識


理論上1層做餐飲極其少見,也不符合商場樓層規劃的常規邏輯;另一方面相信很多朋友看到了TX淮海引入了不少網紅品牌,並請到了青山周平來打造該區域,無非也是因為1層以及沿街做餐飲的效應。


項目還是要先把目標客群吸引進來,成為種子用戶,才可能有之後的故事。


11、很多零售品牌挖掘自線上


關於TX淮海的13個冷知識


3層是目前整個商場零售品牌最多的樓層,除了類似Ontimeshow這樣的大showroom平臺外,相信絕大多數同行對其中的品牌都未必熟悉。這些品牌大多是從線上挖掘而來,比較符合小眾甚至是有些亞文化定位。這就是我之前開玩笑說的,現在說首店經濟,那TX淮海都是首店,滿分100分的話,它可以120分。


但即使這些品牌在其他渠道已經長期積累了一定數量的粉絲基礎,要轉戰主流商圈,難度和風險也還是高的。我們做小眾品牌的商業項目不是沒有,大多不在主流商業的關注範圍內。但當一些做主流商業朋友問我有什麼比較有特色的項目可以看,若推薦這些項目,他們一定又會覺得沒有收穫。這是我們目前商業的發展階段——大家都想要有特色,但對特色這件事本身又缺乏判斷依據。


12、裸露設計不是未完成,是刻意為之


有朋友看了項目說,像個工地。


關於TX淮海的13個冷知識


這種裸露的公裝是顯而易見的,但不是未完成,而是商場就希望以這種比較極端的方式來吸引到特定的目標客群,這與用DJ打碟來替代傳統BGM類似。TX淮海的目標不是自然客流或大眾消費者,這就如同cult電影,可能會讓大眾影迷感覺不適,但粉絲卻很忠實,更有圈子文化。當然TX淮海的首要任務是先獲取第一批粉絲。


13、可能是受疫情影響最大的項目之一


關於TX淮海的13個冷知識


該項目B1層目前沒有做常規的商業內容,而是留作活動場地之用,原本的計劃,勢必是引入眾多品牌以及第三方機構活動,通過這些活動來進行核心目標客群的導流。這些目標客群,是上文說到的,喜歡網紅品牌的、喜歡熱鬧甚至可能有點吵鬧的、喜歡看展的、喜歡追求潮流文化的……大多都應該是年輕的。需要的是有潮鞋發售的聚眾效應。


TX淮海極其依靠強運營,如當初一街之隔的展廳一樣。但疫情當下,勢必也是受影響最大的商場之一。本文所提及的所有內容,均為對開業初期的認知彙總。這幾個月時間,我不知道項目的朋友是否會有一些決策上的改變,商業復甦尚有時日,但我認為本文內容足以在此時間點進行分享。希望疫情早日翻篇,這個項目會有一些新的奇奇怪怪的點子冒出。


關於TX淮海的13個冷知識

祝大家平安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