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手下的名臣“荀彧”,建议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却为什么不同意他进爵称王?

凡中心


刘邦生前,跟文臣武将在太庙立誓“非刘姓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因为立誓者斩白马,喝马血,故史称白马之盟。汉朝传统,王爵只能是刘姓皇族出身的人才能获得,外姓人臣的最高爵位只能是公爵。称王了,那么距离称帝就只有一步之遥了,嬴政由秦王进位为皇帝,刘邦由汉王进位为皇帝!曹操如果称王,那么他就不再是人臣了,而变成皇亲了,要称帝就更容易了。

荀彧建议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目的不是要曹操当皇帝,而是让曹操当周公,扶助汉室再统江山。曹操当丞相,当魏公,都可以,但是当魏王就不行,因为当魏王意味着曹操破坏了汉室传统。汉初三杰中的韩信,念念不忘称王,最终的结果就是被处死;萧何、张良只要一个侯爵,这是他们能活命的关键。异姓称王,在汉朝是不允许的,曹操生为汉臣,就要遵守这个传统与规矩。

事实上汉朝没有公爵,只有侯爵,万户侯就类似于公爵。西汉末年,王莽一步一步控制朝政,升爵为公爵,号安汉公,这位安汉公后来成功夺权,建立了新朝。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欲进爵国公、加封九锡。荀彧认为:曹公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曹操称公爵,荀彧表示反对,不久就被曹操处死了。第二年,曹操称魏公,建立魏国,同时兼任大汉丞相。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四月,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王,邑三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旒冕、车服、旌旗、礼乐郊祀天地,出入得称警跸,宗庙、祖、腊皆如汉制,国都邺城,王子皆为列侯。曹操名义上还为汉臣,实际上已是皇帝。曹操还将三个女儿嫁给汉献帝,其中曹节被任命为皇后,曹操成为大汉朝的皇亲国戚。


大秦铁鹰剑士


汉朝自汉高祖刘邦时期就说过一句话:非刘姓称王者,天下共诛之。

荀彧其实一直是以汉臣自居,他也是在《三国志》和《后汉书》中都有传记的人,他死后传记能被写入《后汉书》说明他终身以汉臣自居,也是后世人对他的忠诚的肯定。

荀彧出身东汉的豪门士族,家族名望很高,荀氏家族世代都以效忠汉朝为荣,所以曹操称王的做法与效忠汉朝的荀彧追求和理念相违背。

虽然是荀彧提出让曹操迎接汉献帝的建议,但是荀彧可不是让曹操挟天子令诸侯,而且曹操自己从来也没对外说过是挟天子令诸侯,这句话都是曹操的敌人如袁绍、刘备等人扣在曹操脑袋上。

荀彧其实明知汉朝衰亡不可挽回,但是他内心中总是对汉朝抱着那么一丝希望,他最初投靠的是四世三公名望很高的袁绍,但是他发现袁绍无心恢复大汉江山,所以他又转投到了曹操这里。

曹操就如世人所说,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在曹操迎接汉献帝之前,看看汉献帝过的日子如何?被董卓威胁,被叛将李傕郭汜威胁,过的日子那是战战兢兢,而曹操迎立汉献帝之后,虽然曹操实际是挟天子令诸侯,但是曹操在表面上对汉献帝尊重,对汉献帝称臣,并且还将女儿嫁给汉献帝,至少在曹操这里汉献帝得到了一个帝王应有的尊严和待遇。

荀彧当然对曹操的行为是心知肚明,但是荀彧即使在忠于汉朝,他也没有办法,他没有能力改变这些,如果没有曹操,谁能压制住天下诸侯,谁又能保证汉献帝落到其他诸侯手里能比落到曹操手里还好。

其实在荀彧内心深处他还是比较了解曹操的,他知道曹操所做的一切是在为他后代奠定基础,曹操一直没有篡汉自立也是顾及到了身后名声,这也是荀彧所能看重了解的地方,所以荀彧宁可汉献帝在曹操手中,至少大汉江山还能再延续几年。

曹操对汉献帝称臣就是一块遮羞布,因为在那个时代只有刘姓才能成王,如果曹操称王那就是篡位的前奏了,也就是说这块遮羞布就荡然无存了,没了这块遮羞布,荀彧出于忠于汉室朝廷的目的还是为了自己身后的名声以及荀氏家族的名声,他都要奋不顾身的阻止曹操称王。

荀彧不是不知道曹氏必定取代刘氏而立,他只是不想这件事发生在自己还活着的时候,他也不希望这件事发生在曹操还活着的时候,因为毕竟荀彧作为汉臣辅佐了曹操一辈子,所以他希望曹氏取代刘氏的事情发生在自己和曹操死后,只要死后哪怕洪水滔天也和自己没有关系了。

但是曹操早早称王,让荀彧担心害怕曹操会在有生之年篡汉自立,所以他拼命阻止曹操称王就在于此。但是曹操称王势在必行,因为曹操想为自己的后人奠定基础,必须称王才能让继承王位的曹丕声望更高。

曹操称王可以说是触犯到了荀彧的底线,荀彧只能以死向曹操表明自己终于汉室的志向。


小岛知风


荀彧,曹操手下名臣,被曹操称之为“吾之子房”,可谓是对其评价甚高。荀彧也没有辜负曹操的信任,战略方面为曹操规划制定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包括“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迎奉天子”;战术上,曾面对吕布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奇谋扼袁绍于官渡,险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奇袭荆州等诸多建树;政治上,为曹操举荐了钟繇、荀攸、陈群、杜袭、戏志才、郭嘉等大量人才。荀彧在建计、密谋、匡弼、举人等方面多有建树。

之所以不同意曹操进爵称王,是因为荀彧一生均以汉臣自居,其辅佐曹操,也是为了将来天下太平,还刘氏江山。

荀彧建议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个说法是不对的,更正确的说法是荀彧建议曹操奉天子以讨不臣,别看最终的结果都差不多,但是其中的涵义却是不一样的。对于以汉室忠臣自居的荀彧来说,其一生的梦想就是维护汉室江山。而汉高祖刘邦曾白马盟誓: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讨之。所以说曹操称王的做法,打破了荀彧的坚守,所以荀彧是不同意曹操称王的。

其实有时候,古人的想法今人确实是无法理解,就比如说荀彧,以他的才能,他真的想不到当时的汉室江山已经没有办法拯救了吗?就算曹操一统南北之后,曹操敢把江山还给汉献帝吗?汉献帝会允许有这么一位功高震主得到大臣的存在吗?再退一步就算曹彩有心将江山还给汉献帝,那他手下的文臣武将会同意吗,打了一辈子的仗,终于到了分享荣华富贵的时候了,突然要换个主公,功劳什么的都得重新算,会有人甘心吗?


所以说呢,荀彧在我看来其实一直是在小心翼翼的维护着自己那个不愿醒来的梦想,而曹操进爵称王的那一刻,荀彧不得不醒来,这时候的荀彧是不会同意曹操进爵称王的。

对于以汉室忠臣自居的荀彧来说,称王的曹操就不再是那个自己一心想要辅佐的人了。


枫叶0829


首先荀彧建议曹操的是“奉天子以令诸侯”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奉”是以汉为正统,“挟”则有不臣之心,差别不是一般的大。其次荀彧不同意曹操进爵“魏公”不是“魏王”,称“魏王”前荀彧早已去世。有关荀彧之所以不赞同曹操称“魏公”的原因,我专门写过一篇文章,摘录如下:

一是出于荀氏家族利益考虑。荀彧出自颍川荀氏这个士族大家庭,从他祖父荀淑开始,就多人为官,他的叔父荀爽还做过司空这样的大官,家族成员一直享受着汉恩,并且美名在外。现在如果推举曹操做了国公,自己包括家族成员自然要背上不忠的恶名,那么在奉汉为正统的世家大族中间就没有了声望和地位。一旦以后天下有变,整个家族可能都会衰败下去或有灭顶之祸。所以私下他是不能够赞同曹操称国公的。

二是针对荀彧自身而言,他也不能够赞同曹操称国公。自从公元191年荀彧从袁绍处投奔曹操后,不久就从战略上给曹操建议了两个方针,其中一个就是奉迎天子(以令诸侯),注意奉迎可不是要挟,虽然说曹操有要挟的意思。荀彧从自身来讲是想通过曹操的雄才大略,再加上以天子名义征讨,最终实现复兴大汉的愿望。现在曹操要称国公,无异偏离了他当初的愿望。曹操称国公后,自己就要背上乱臣贼子的骂名,这对士族出身的荀彧来讲,心理上过不去坎儿。

荀彧所在的大家族崇奉的是儒学,家族成员不少还是经学家,他自身也带着很强的儒学思想。大家知道自从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两汉历朝皇帝都以忠孝为尊,尤其是东汉,东汉儒学风气之盛是中国历代之冠,不仅讲忠孝,还重气节。在愿望和信仰都偏离时,他怎会赞同曹操僭越称公的主张。

荀彧早期跟着曹操打天下时,作为曹操最重要的高级谋士,计无保留地帮助曹操,是因为在权衡诸侯能力时,他认为只有曹操可以力挽狂澜,救大汉于将倾。后来在北方逐渐统一后,曹操野心开始膨胀,此时荀彧开始感觉到愿望要落空,出于自身和家族的利益,他不得不反对曹操僭越称公。自此曹操开始从心理上疏远荀彧,并把他安排在军中,以便控制。同年荀彧就病死在寿春,一说是曹操逼迫其服毒自杀。曹操为了实现称王称帝的想法,可谓不择手段,四年后又僭越称“魏王”,为曹丕以后的称帝扫清了障碍,但天道轮回,随后司马氏如法炮制了曹氏家族的作法。


文史醒言


荀彧是辅助曹操的第一功臣和智囊,很多事情上都有曹操不谋而合,那么为什么在曹操进国公位加九锡(建安19年5月进国公,建安21年进魏王,荀彧是阻止进国公后与曹操产生分裂,别调离中央)这件事上极力反对呢,我认为原因有三个:

荀彧初衷是框扶汉室,他本质上是忠君爱国的,受君为臣纲,父为子纲的礼教影响,不允许曹操突破

荀彧是典型的忠君的例子,不管他投靠袁绍还是曹操,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国为君尽忠。眼见天子被西凉贼将劫持,惶惶不可终日,却吃少穿,他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所以他说服曹操去争取天子,哪怕短暂的令天子置于强臣之下,只要天子能够还都,大汉可以延续,他都能够容忍,但是如果要是突破伦理道德,至汉朝礼仪不顾,这是他不能接受的。

迫于形势,担心天子有难,国家将进入分崩离析的阶段,他支持曹操挟天子,以维护国家统一

当时天下刺史已经划疆而治,各以诸侯自诩,如果天子再出现意外,那么各诸侯们更有理由去逐鹿天下了,毕竟只要汉天子还活着,就没有人敢明目张胆的篡权夺位,否则将受到天下的共同讨伐。袁术擅自称帝,被讨伐就是例子。

反对曹操进王,不仅仅是反对曹操,更是反对当时天下想称王称帝的人,是想用自己为天子做最后一道屏障,为天下做一个表率

三分天下已定,大汉王朝即将分裂,荀彧作为第一谋臣,不可能看不到这一点,他只所以还是反对曹操称王,主要是他心存幻想,希望以自己的努力影响曹操,让他做一个尽心辅佐天子的重臣,同时也是想呼吁更多的人,能够衷心维护天子,劝谏其他两家也不要称帝。这是荀彧的无奈和可悲,虽然不可能,还是想去做。

综上,是我认为荀彧为什么支持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却反对他进位为王的原因,欢迎大家点评。


考古论今


这跟荀彧得家国理念有关,荀彧一直都以兴复汉室为己任。为此才认他认为能匡扶汉室的曹操为主公。所以只要他认为能对兴复汉室有帮助,他就会做,不利于兴复汉室的,他就反对。

荀彧

196年8月,苟或时34,提出迎汉献帝到许昌,不久就任侍中,守尚书令,参与军国大事,多次出谋画策,也举荐了苟收、锤踩、郭嘉、陈群、杜袭、司马懿、戏志才等谋士,建立起一个阵容强大的智囊团,成为曹操集团中首席谋士。

212年,董昭等人推举曹操进爵“魏公”,但敬或认为曹操“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表示反对。曹操虽然口头答应不作魏公,但心头不怠,亦因此曹操对敬或不悦。不久之后,曹操军至湍须,正好曹操南征孙权,派苟或到谁搞军,任为侍中、光禄大夫,持节,参丞相军事,苟或因病留在寿春(今安徽寿县),忧郁而死(一说服毒自杀),终年50岁。

可以这么说,荀彧看错了曹操。


V度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题主之所以能问出这个问题看来是对电视剧《军师联盟》理解的很透彻。

但是,从历史角度,必须分为两个层面来解答这个问题。第一,荀彧是否向曹操建议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答案是,荀彧曾经有过迎奉天子来许都的建议,却从来没有说过“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么大逆不道的话。第二.荀彧从来没有对曹操称王的想法提出过任何反对意见。请听我慢慢道来:

第一,“奉天子以令不臣”是曹魏集团当时口号和做法,一直都被奉为最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政治观点。

这个说法,是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曹操讨伐黄巾军到达兖州时,毛阶向曹操提出的著名建议:“夫兵义者胜,守位以财,宜奉天子以令不臣,脩耕植,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因为这番话,毛阶被曹操收归账下,成为了重要谋士。但是这个说法虽然很好很强大,但是在当时没有什么具体的作用,因为大家都在忙着征讨董卓,击败黄巾军,抢地盘,壮大自身实力,至于汉献帝在哪,在谁手里,没人关心,没人知道,没人过问。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 汉献帝这个一直被郭汜、李傕劫持到河东的天子,趁着双方火拼之际终于逃出魔爪,打算回到洛阳。郭汜、李傕打算继续捉拿他,在皇帝人身安全没有任何保障的时候,手下提议向名声较好的曹操发出求援信,信使还没有出发,曹操就带着人马来保卫皇帝了。故有“说曹操,曹操到”的说法。

在收到汉献帝的消息后,曹操曾经召开会议。汉献帝正在回家的路上,大队人马出现在山东境内,而山东正是韩暹、杨奉的地盘,贸然进军就会引起不必要的军事冲突。

曹操就跟大家商讨到底要不要迎接汉献帝。

在会议上荀彧旗帜鲜明的表态,一定要将天子迎接回来。荀彧劝曹操说:自打天子蒙尘被劫持以后天下大乱,曹将军你首倡义兵,为朝廷立下了汗马功劳,虽然说现在山东还有很多不安定因素,但是这时候我们应该放弃打地盘的想法,把目光放的长远一些,去赢得天下人心。虽然天子在外受难,但所有的人民群众都是大汉子民,大家的心都是向着大汉王朝的,我想这也是将军您的远大理想和抱负。

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从人民群众的角度出发,顺从广大群众的民意;从匡扶汉室的角度出发,让天下豪杰顺服,这是大战略、方向。

这番话不但胸襟博大,志存高远,还占据了道德和战略高度。深深的打动了曹操和在场所有的人。曹操下定了决心,他亲自带人到山东,将汉献帝迎接回来,而其他大大小小的诸侯势力都还没有反应过来。而事实证明,荀彧的说法和做法都是无比正确的。

所以说,荀彧从来没有说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话,这与他的世界观和政治观念完全相悖。事实上,曹魏集团也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言论。这话其实是刘备、孙权、诸葛亮这些政敌说的。

刘备与诸葛亮的《隆中对》中已经表达的非常清楚,“今操已拥兵百万,挟天子已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就连诸葛亮都承认,只要天子在自己的掌控之下,无论发布什么样的政令都是最正确的说法,无论兴兵讨伐任何人都是最正确的做法。这一招实在是太厉害了,我们永远不要跟曹魏集团发生政治层面的斗争,

因为只要是打政治牌,我们永远都是输家。

第二.为什么说荀彧从来没有对曹操进爵称王的想法的想法表示过反对意见呢?

因为曹操打算称王的时候,荀彧已经病逝五年了。没有办法从坟墓里爬出来提反对意见,他在世的时候反对的是曹操称国公。当然了,按照这个逻辑,如果荀彧活着,他肯定跳着脚指着曹操的鼻子去骂他有不臣之心,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董昭等人上劝进表,请曹操为自己进爵为国公,还准备了九锡,(王莽篡汉也是加九锡,自此加九锡九成了阴谋篡位的代名词)用来彰显曹操的政治地位。

曹操为了这件事情,专门秘密找来荀彧进行商议。荀彧在战略层面为曹操规划了格局更大的军事路线和军事蓝图。在官渡之战时,曹操一直统兵在外,许昌的军政事物主要就是靠荀彧主持。在曹操看来,荀彧才是真正的心腹,他对曹操说了一番“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曹操当时大权在握,志得意满,哪会把这些充满了个人道德要求的陈词滥调听进去。两人不欢而散,曹操的心里还很是不忿。

这一年,曹操征伐孙权,荀彧到前线运送粮食和军需物资抵达前线。曹操趁机将荀彧留在军中,为了堵住荀彧这个方正君子的嘴,曹操为荀彧加封为侍中,光禄大夫,持节,参丞相军事。荀彧看出了曹操的想法,又没有办法再劝他,心中不免忧愤,在行军途中病倒。不久后在寿春去世。时年五十岁。

也有说法是(君幸食),即曹操送空食盒给荀彧,导致荀彧自尽。此事《三国志》并未记载,也与曹操性格不符,故不予采信。

在荀彧去世后第二年,曹操进封魏公。

建安二十一年五月,荀彧去世后五年,曹操进公爵为魏王。


白羽居士


首先声明最早建议曹操采取“挟天子以令诸侯”战略的不是荀彧,而是曹操的幕僚毛玠提出的。

他曾经向曹操提出了一个建议:“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畜军资”,曹操采纳了谋士毛玠的建议,并予以实施。也就是说,曹操的路线和策略是“奉天子以令不臣”,而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事很好想通,为人臣子的怎么可能这么正大光明的说我要挟天子呢。  “挟天子以令诸侯”是袁绍的谋士沮授提出的,叫做“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可惜袁绍手下其他的谋士不赞成,这个事情袁绍一犹豫,曹操就抢先了一步。后来隆中对诸葛亮也这么说曹操,说他“挟天子而令诸侯”

荀彧作为那个时候士族的代表,从内心深处都是忠于汉朝的。有一句话叫“非刘氏而王者,人人得而诛之” 这就是他不同意的地方。


小黄论道谈双创


荀彧是病逝,是病逝,而不是被赐死。也没建议曹操“挟天子令诸侯”。

  • 荀彧是忧郁而终

有人评价《三国演义》是“七分事实,三分虚构”,在荀彧一事上也符合这个评价。

荀彧不是曹操赐死的,但与触动曹操逆鳞的事有关,这点与《三国演义》的描述有点相似,但也不是因为称帝的事,三国志中说是因为给曹操进封国公的事。荀彧在别人征求他给曹操进封国公一事的建议时,荀彧直接以

“彧以为太祖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

给拒绝了。这惹的曹操心里很不爽,不知道是不爽在没同意给自己进封国公;还是因为作为曹操的第一谋士分量比较重,越权代替自己给拒绝了。无论曹操出于哪种动机,对荀彧的不满是一定的了,这事发生在212年。

曹操在下令贬谪荀彧的命令之前内心肯定很纠结,荀彧可以说给曹操立下汗马功劳,守卫后方,灭袁绍、灭张绣、灭吕布、定徐州,在反对恢复设置九州制度不合时宜和为曹操取荆州献策,都是非常重要的建议,影响了曹操的决策。曹操一度把荀彧比作自己的张良,张良对刘邦的作用不言而喻,这个评价是非常高的。荀彧生前曹操基本上都有上表的举动,就是给荀彧请封爵位也是要走这一个程序,封万岁亭侯,这个列侯爵位是曹操上表后给的,不是曹操自己封的。《三国志》中记载“太祖虽征伐在外,军国事皆与彧筹焉。”荀彧是曹操智囊团的第一名谋士,当之无愧。

  • 荀彧并不是因为支持“挟天子令诸侯”,才要曹操把天子接到许昌

荀彧是支持曹操把汉献帝接到许昌,但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从《三国志.魏志.荀彧传》中就可以看到荀彧这么做的原因。

当时有人反对把汉献帝接到许昌,荀彧支持的理由就一个字:义,称曹操起兵为首倡义兵。荀彧并说恢复皇室,匡扶天下是曹操一直以来的志向。他是想通过扶助汉献帝的做法,要天下人看到曹操心在匡扶社稷,与那些地方军阀有区别,因为当时天下民心还是心向汉朝的,荀彧内心一致认同自己是汉臣。荀彧还给出了晋文公帮助周襄王平定叛乱迎回国都,汉高祖刘邦以项羽杀害义帝并为之戴孝的名义讨伐项羽的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他们都通过尊事天子的方式获得了天下的人心。看到没,荀彧向曹操进言接汉献帝到许昌,完全是在从东汉臣子的角度来考虑的,曹操可能需要的是挟天子令诸侯,但至少荀彧当时不是引导曹操这么想的,是看到天子蒙难,曹操还是要匡扶社稷,所以身为汉臣的荀彧才会支持的,荀彧看到了汉室被匡扶的希望了。

赤壁之战发生仅四年,也就是曹操和荀彧产生矛盾的同年,荀彧就被曹操以侍中光禄大夫持节的名义到谯(今安徽亳州境内)劳军,这里已经接近与孙权对峙的前线了。走到寿春,荀彧患病,最终忧郁而终。想必荀彧死前已经明白了为什么自己会被贬到前线,无论是后悔辅佐错了曹操,还是不应该反对曹操进封国公一事,总之是后悔的。

经过文学化创作的《三国演义》就成了明知曹操可能称帝,荀彧还坚持辅佐。《三国志》中传达出来的信息是曹操以举天下义兵,匡扶社稷为口号,荀彧也认为曹操没野心,因为荀彧的许多建议都被曹操采纳,给人的感觉就是匡扶社稷的治乱之臣,荀彧内心也的确是心向汉朝的,所以荀彧才会不遗余力的帮曹操图存,然后做大做强,正是因为荀彧对曹操不遗余力的帮助,自认为辅助对了人,才会在进封国公一事上提出反对的意见。

其中反对的理由也可以看出荀彧当时对曹操的认识:曹操兴起义兵是为了匡扶社稷,抱着忠诚坚贞的心意,保持谦虚礼让的品质;最后荀彧把曹操上升到君子的高度。看来当时的荀彧是十分肯定曹操的。谁知自己没有看透曹操,触动了逆鳞遭贬,抑郁而终。

《三国演义》中荀彧是被曹操赐死的,也是支持“挟天子令诸侯”的;荀彧到最后反对曹操称帝,前后矛盾太大。为了实现逻辑自洽,只能在荀彧内心多么矛盾上和只有一段是同路人的观点去解释。那还有一点解释不通,曹操唯才是举,特别爱惜人才,说曹操赐死荀彧,荀彧可是当之无愧的人才代表,杀荀彧有点兔死狗烹的嫌疑,那天下的人才都会胆寒,望而却步。这是曹操不想看到的,杀一个荀彧失掉天下人才之心不划算。

一个叫祢衡的人才,有才学,但是他出言不逊,不遵事曹操,还几次羞辱曹操,曹操想杀他,同样是怕落下杀人才的罪名,就把祢衡送到刘表这里,祢衡对待刘表依然如故,刘表手下黄祖看不下去直接杀了祢衡。曹操对待当着众人的面羞辱自己的祢衡尚且如此,他不会自己动手杀荀彧。


像荀彧这么聪明的人,如果早看出曹操并非善类,荀彧估计宁可事刘备也不事曹操。是荀彧误判曹操是匡扶社稷之臣(也或者曹操的障眼法太厉害,荀彧没看出来),荀彧当然会以汉臣的身份事曹操。换句话说,荀彧最终的想法是想通过曹操达到可匡扶汉室的目的,怎奈自己看错了曹操,被曹操的所作所为迷惑了双眼,这应该是荀彧临死前最大的忧虑、悔恨。

荀彧和刘备一样,都在用毕生的精力和时间去完成匡扶汉室的夙愿,只是选择的道路不同,刘备含恨而终,荀彧忧郁而终,只因为他们没有完成心中所想。


曹操这个人争议很大,在儒家正统观念的指导下,曹操最终被演变成奸臣形象,直到今天。曹操一生不称帝是事实,或许他可能只想做个权臣。经过儒家人才的炮制被解释成时间不到。


过去即历史


荀彧是东汉末年政治家、战略家。在曹操统一北方的谋士中间,荀彧应该算得上是第一谋士,曹操一直把荀彧成为自己的“张良”,从这也可以看出来荀彧在谋士中的地位。



建安元年(也就是公元196年),黄巾军基本上已经被肃清了,汉献帝刘协从长安(今天的西安)返回了洛阳,荀彧建议曹操尊汉献帝为主,迎接汉献帝许昌建都,“挟天子以令诸侯”。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欲进爵国公,荀彧认为:“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不同意曹操进爵称王。



早期荀彧是在袁绍手下做谋士的,但是他觉得袁绍心胸狭窄,是不能成大事的,然后离开袁绍投奔了曹操,其实这个时候的曹操势力并不是非常强大,甚至是处于下风的。荀彧选择曹操的原因,是因为早期的曹操是以汉臣自居的,曹操很长一段时间内,就是想成为汉朝的征西大将军,匡扶汉室江山,荀彧的理想其实就是辅佐曹操匡扶汉室。



后期随着曹操势力的逐渐强大,对权利的欲望越来越大,策略从“奉天子以讨不臣”变成了“挟天子以令诸侯”,心态发生了重要变化。荀彧看到曹操的这种心态变化才会有坚决不同意曹操封爵称王,对曹操说出了“(曹公)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

荀彧前期为曹操出谋划策,包括“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迎奉天子”等;后期又坚决不同意曹操称王,主要就是因为前期双方有着共同的政治理想,后期的双方在政治上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