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罪千百人,不負十三億——共產黨人在反腐敗上的擔當與無畏

“得罪千百人,不負十三億”。2017年1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七次全會上的這句話,擲地有聲,彰顯著他對反腐敗鬥爭的鮮明立場與堅定決心。

這是習近平總書記一貫立場與態度的集中體現。2015年1月13日,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把權力交給我們,我們就必須以身許黨許國、報黨報國,該做的事就要做,該得罪的人就得得罪。不得罪腐敗分子,就必然會辜負黨、得罪人民。是怕得罪成百上千的腐敗分子,還是怕得罪十三億人民?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敗分子,就要得罪十三億人民。這是一筆再明白不過的政治賬、人心向背的賬!”時間回溯至上世紀80年代末,習近平主政寧德期間,在清查干部違規營建私房問題時就曾堅定地指出,這裡有一個誰得罪誰的問題,我們是得罪幾千名幹部,還是得罪幾百萬群眾?

“得罪千百人,不負十三億”,前後既各有側重,又有機聯繫。其中,“得罪千百人”側重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腐敗現象的深惡痛絕、對反腐肅貪的無畏無懼,“不負十三億”則側重體現了他以百姓心為心的公僕情懷、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境界。

得罪千百人:是決心,也是行動

“得罪千百人”,實際上是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分子的通俗表達。其中“得罪”是指有腐必反、有貪必肅,堅決對腐敗分子亮劍,是反腐敗鬥爭謂之“鬥爭”的集中體現;“千百人”表達了不怕腐敗分子數量多,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發現多少查處多少,除惡務盡的態度。

“得罪千百人”源於警醒與擔當。腐敗是社會毒瘤。反對腐敗、建設廉潔政治,保持黨的肌體健康,始終是我們黨一貫堅持的鮮明政治立場,習近平總書記更是倍加強調。2012年11月17日,他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就指出:“大量事實告訴我們,腐敗問題越演越烈,最終必然會亡黨亡國!我們要警醒啊!”可謂一針見血、語重心長。2014年6月26日,他指出:“有貪必反,有腐必懲!既然黨和國家前途命運交給了我們,就要擔當起這個責任。”寥寥數語,大義凜然,許黨許國、報黨報國的信念與擔當自然流露,令人印象深刻。

“得罪千百人”凸顯了決心與勇氣。這種決心與勇氣,是猛藥去痾、重典治亂的決心與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勇氣,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毅然決然。“得罪千百人”以及“只要誰敢搞腐敗,就必須付出代價”“懲治腐敗這一手必須緊抓不放”,態度鮮明,既是我們黨勇於自我革命、不讓腐敗分子有任何藏身之地的再次宣告,充滿堅決性,也是對形形色色腐敗分子與心存僥倖意圖腐敗者的當頭棒喝,具有震懾性。

言必信、行必果。“得罪千百人”既是主觀的決心與勇氣,也是客觀的行動與現實。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堅持反腐敗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打虎拍蠅獵狐持續發力。單就“打老虎”而言,從黨的十八大閉幕到黨的十九大開幕,共審查省軍級以上黨員幹部及其他中管幹部達440人,“得罪”的“老虎”數量之多、範圍之廣、級別之高、權位之要,都是史無前例。黨的十九大後,打虎一刻不停歇。2018年,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立案審查調查中管幹部68人。2019年,雲南省委原書記秦光榮、中國證監會原主席劉士餘等紛紛落馬。以上數據與例子,可以說是一往無前“得罪千百人”的最直觀寫照。

不負十三億:是回應,也是承諾

得民心者得天下。“不負十三億”就是指不能辜負十三億人民特別是他們對反腐敗的強烈期待。

反對腐敗是黨心民心所向。腐敗是社會公害,損害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人民群眾深惡痛絕。腐敗分子異化變質,假公濟私,以權謀私,貪汙受賄,瀆職失職,是害群之馬,是人民群眾的公敵,是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民有所呼,政有所應。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順應黨心民心,以強烈的歷史責任感、深沉的使命憂患感、頑強的意志品質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提到了新高度。對於高壓反腐,習近平總書記曾斬釘截鐵地指出:“不是沒有掂量過。但我們認準了黨的宗旨使命,認準了人民的期待。”2015年1月13日,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對腐敗分子,我們決不能放過去,放過他們就是對人民的犯罪、對黨不負責任!我們這麼強力反腐,對腐敗採取零容忍的態度,目的是什麼呢?是為了贏得黨心民心。”這一系列部署要求,充分展示了總書記歷史擔當的原動力和果敢出擊的深層考量。因為在他的內心深處,裝得滿滿的是老百姓,最牽掛的是人民過上好日子。

鋤一害而眾苗成,刑一惡而萬民悅。“不負十三億”很接地氣,既是我們黨對人民群眾期待的重要回應,也是我們黨對人民群眾的鄭重承諾,言簡意賅地揭示了我們黨反腐敗的深刻動因、本質特徵與根本目的。一言以蔽之,就是為人民而反腐敗,反腐敗既是人民的民心所向,也是人民的利益所繫。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義是最強的力量。我們黨為人民而開展的反腐敗,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有著廣泛和堅實的政治基礎和群眾基礎。這是我們黨反腐敗的重要優勢,是反腐敗披荊斬棘的有力保障!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強調,全黨同志對反腐敗鬥爭的光明前景要有足夠自信!反腐敗順應黨心民心,是“正義之戰”,一定會贏得勝利。

沒負十三億:是事實,也是共識

“不負十三億”是態度、目標,“沒負十三億”是事實、結果。從“處於膠著狀態”到“壓倒性態勢正在形成”,然後到“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再到“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並鞏固發展”,並進一步到“取得壓倒性勝利”,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反腐敗的動態軌跡,表明了反腐敗的成果在不斷擴大,並取得了壓倒性勝利。說到底,壓倒性勝利是“不負十三億”的兌現,是在黨心民心上的壓倒性勝利。

金盃銀盃,不如老百姓的口碑。2014年12月13日,江蘇鎮江永茂圩村。在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該村結束、與村民告別時,有著53年黨齡的崔榮海握著總書記的手激動地說:“總書記,您好!你是腐敗分子的剋星,全國人民的福星!”這一席話,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反腐敗受到廣大人民群眾高度認可的一個縮影。

國家統計局開展的全國黨風廉政建設民意調查數據顯示,黨的十八大以來,人民群眾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滿意度不斷攀升,從2012年的75%到2013年的81%、2014年的88.4%、2015年的91.5%、2016年的92.9%,至2017年達到93.9%。從信心來看,2018年,94.1%的群眾對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遏制腐敗現象表示有信心,比2012年提高14.8個百分點。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反腐敗,不僅是國內街頭巷尾的熱門話題,也受到域外的諸多“點贊”。在美國佐治亞州立大學的安德魯·魏德安看來,中國開展的反腐行動,“很可能成為自1970年代末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最持久、最強硬的一次‘實幹’行動”。法國尼斯歐洲研究所的喬治·佐戈普魯斯感慨,目前很多國家對如何有效解決腐敗問題都一籌莫展,而中國在短短几年內就取得了反腐的重大勝利,著實讓世界為之驚歎。路透社承認,“反腐敗在中國深得人心”。

開弓沒有回頭箭,反腐沒有休止符。當前,如何看待反腐敗形勢?如何進一步回應與滿足人民群眾對反腐敗的期待?2019年1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專題研討班上給出了明確答案:“反腐敗鬥爭形勢依然嚴峻複雜,零容忍的決心絲毫不能動搖,打擊腐敗的力度絲毫不能削減,必須以永遠在路上的堅韌和執著,堅決打好反腐敗鬥爭攻堅戰、持久戰。”(鄧聯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