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记事」我印象中的杀猪菜

猪肉去年涨价了,现在借着疫情,也有看涨的趋势。吃不起,回忆一下总行吧。于是,我就想起了,小时候,对家乡杀猪菜的记忆。

我出生和成长在辽北的一个村庄,那里民风淳朴,生活和电影电视里的东北生活差不多。小时候,村庄经济不发达,小卖店平时也没有肉卖,要吃肉得去乡里买,所以,难得吃一次肉。村子里猪倒是不少,但总不能上去用刀生割吧。

敞开吃肉得时候倒是有,那就是过年。当然,杀年猪,吃杀猪菜,也是解馋最好的机会。


「童年记事」我印象中的杀猪菜


杀猪都是腊月,也有正月的,用来宴请亲朋四邻,但是比较少。一般都是年前才杀,原因很简单,杀了猪,好一点的肉要留作过年用,不太招待见的肉,才用来做杀猪菜。

杀年猪是个技术活,哪个村里都有专门杀猪的人。当然,杀猪是要手工费的,一般是一副红小水或者白下水。很多朋友这么说不太懂,总的来说,下水就是猪的内脏,红下水,看着红一些的内脏,白下水就是看着白一些的内脏,基本靠颜色来分,比如心就是红下水,肠子就是白下水。

当然,自己杀也不是不行。有一次,邻居家三个哥哥,可能有点心疼把下水给别人,就决定自己杀。他们把那头猪放出来,把院子门关上,两个人按着猪,一个用刀捅。网上经常说:“永远不要低估别人的专业”,我觉得非常对。那天,三个哥哥杀猪,左一刀,右一刀,基本全是皮外伤,猪那个嚎啊,自杀的心都有。后来听说还上了棒子,把猪敲晕了,反正杀了两个多小时,猪才杀死,也有人说,是吓死的,或者气死的,反正是含恨而终。


「童年记事」我印象中的杀猪菜

家乡的那杀猪菜,也没有什么固定的烹饪技术,发挥空间比较大,基本是看着整。

比如说,主菜吧。应该就是酸菜白肉血肠了。把大铁锅填上水,把大骨头棒子放进去,还有肥肉片,然后下酸菜,最后加血肠,看着粗糙,但却很好吃,也很香,味道是饭店很难做出来的。

杀年猪一般和请客是相连的,来了客人,不能就一个菜吧。那好了,再做几个。那时候,冬天很难看到青菜,但劳动人民的智慧,凑几个菜还是不成问题的。肘子、猪头肉得烀熟、费时费力,再说一般人家也不舍得,所以,还得从别的方面想主意。比如把肥肉裹上面、加上糖炸了,做成一盘酥白肉,很不错。比如把肉皮煮烂一点,把干红辣椒用水泡过来,炒一盘,也很不错。比如把五花肉和大葱炒再一起,做一盘葱爆肉。再比如肉炒干豆腐、炒个花生米、炒个白菜木耳、拌个萝卜条。这些菜,基本也就差不多。

然后,大人们喝着本村酿制得散百酒,烫酒得小盆热气腾腾。小孩们喝着山楂汽酒(有一定度数,山楂味,还带气,其实很好喝,不知道为什后来么少见了),享受着杀猪菜得美食。

写到这里,不写了,我饿了。


「童年记事」我印象中的杀猪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