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姑——南方主要水生蔬菜之一,具有较高的药用和保健价值

慈姑原产我国,喜温和充足的阳光,常利用低洼水田种植。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为冬春蔬菜供应淡季的主要水生蔬菜之一。慈姑具有较高的药用和保健价值,性味苦甘、微寒、无毒,有凉血、止血、解毒、消肿之功效,而且慈姑的食用方法多样,长期以来深受我国南方地区人民的喜爱,南方农村种植前景广阔。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1、种植制度与种植季节

各地种植慈姑采用育苗移栽方式,从而提高复种指数。由于各地作物茬口不同,育苗和栽种时期有差异。

慈姑——南方主要水生蔬菜之一,具有较高的药用和保健价值

1.1、春播分株育苗

华南地区一般在2月份从留种田挖出球茎育苗,35-45天后移至繁殖田扩大繁殖,使其发生分株,7月中旬~8月中旬分期分批取分株苗定植大田,到l2月至翌年2月采收。

1.2、春季育苗栽植

长江流域一般在4月中旬~5月上旬挖出球茎育苗。若于6月中旬~7月中旬定植大田叫早水慈姑,秋季可采收。也可在茭白等作物收获后,7月下旬~8月上旬定植,叫晚水慈姑,冬春季采收。

1.3、夏季育苗栽植

浙江绍兴等地一般在6月中旬~7月上旬育苗,28天左右栽插,12月中旬收获。

慈姑——南方主要水生蔬菜之一,具有较高的药用和保健价值

2、育苗

长江流域四季分明,育苗在断霜后进行。华南地区气候温暖,球茎不需贮藏和催芽,当年2月随收随育苗。秧田幼苗有3~4片叶时移栽于分苗田淤泥中,扩大繁殖,当分株有3-5张叶片时可定植到大田。

2.1、种芽选择和折芽贮藏

球茎顶芽粗度以0.7~1厘米为宜。种球过大,用种多且生长速度快,茎叶生长过盛,所结球茎反而偏小。球茎过小,导致植株生长量不足,产量低、品质差。采用顶芽做种,冬前将顶芽用刀稍带一部分球茎削下,适当摊晾至表皮干燥后窖藏越冬。保证伤口在播前愈合,发根快,出苗整齐。

2.2、催芽和插播

4月上旬取出顶芽,放人筐中覆盖干净的湿稻草,晴天放在避风向阳处,晚间移至温暖的室内,保持温度在16cI=以上,经9-13天出芽,即可插播苗池中育苗。气温达15℃以上可不催芽,直接放置苗池育苗。一般每667m大田用顶芽10~16公斤。插播一般在4月下旬~5月中旬进行,按株、行距各11厘米左右插入顶芽,插入深度是从下向上的第3节插入土中1-3~1.8厘米,并保持2-3厘米浅水。如果种芽大小不一,将大小顶芽分开插播,以方便秧田管理。

2.3、秧苗管理

秧苗萌芽期间保持2~2.5厘米浅水,以提高土温、促进发根。若有晚霜,夜晚灌深水护苗,第2天再保持浅水。播后6-9天追1次苗肥,促进早发,每亩尿素6公斤或20%腐熟粪900公斤,并注意除草和防治蚜虫等。以后逐步加深水层5-9厘米,并适当追施磷钾肥,保持秧苗健壮生长。

慈姑——南方主要水生蔬菜之一,具有较高的药用和保健价值

3、大田管理技术

3.1、大田栽植

选择有机质含量高、土层深厚的低洼水田,深耕20厘米左右,每亩施粪肥2500公斤、尿素15公斤、过磷酸钙40公斤作基肥,旋耕、灌水、耙平后定植。定植因气候条件和茬口安排而定。早熟慈姑移栽不宜过早,苗龄42天以上,4-5片叶、苗高28厘米左右。晚熟慈姑应尽可能早栽,长江流域8月上旬栽植结束,华南地区最迟在9月上旬栽插结束。移栽时要浅水移栽,早熟慈姑株行距为38~43厘米,晚水慈姑株行距为33-37厘米。

3.2、水肥管理

水浆管理掌握浅水勤灌原则。在高温多雨季节应适当搁田,以防徒长,在高温干旱时适当灌深凉水。一般生长前期保持4~6厘米浅水,7Y]上旬梅雨季节搁一次田,以控制地上部生长。7、871份气温在35以上时,在深夜灌凉水降温,8月中旬后气候转凉,再恢复到7~9厘米水层,9-10月份植株大量结球时落浅水到4~5厘米,以防植株徒长和结球推迟影响产量。肥料运筹掌握前促、中控、后重补的原则。早水慈姑一般在定植后8~12天,每667m追尿素12~15公斤,秋季天气转凉,植株开始大量抽生匍匐茎时重施1次肥,一般667m施尿素15公斤、45%复合肥50-55公斤。

3.3、耘田除草和摘除老叶

慈姑定植后15天即可进行耘田除草,以后每隔20-25天耘田1次,直至抽生匍匐茎为止。为改善田间光照和通风条件,提高光合效率,提高肥料利用率,减轻病虫危害,江苏省宝应县在生产中摘除老叶,称捺叶,即将植株外围老叶连同叶柄捺入株旁泥中。一般捺外围发黄老叶,留中央4~5张新叶,每隔25天左右进行1次,直至气温降~U26~C以下时为止。

慈姑——南方主要水生蔬菜之一,具有较高的药用和保健价值

3.4、病虫害防治

3.4.1、黑粉病又叫泡泡病,是慈姑的主要病害,由慈姑虚球黑粉菌引起,主要危害叶片和叶柄,亦可危害球茎。初始在叶片和叶柄上表现褪绿圆形小斑点,以后发展为黄绿色不规则圆形泡状突起。其表面粗糙,常有黄白色浆液流出,后期病斑变灰褐色,表皮枯黄破裂,散出许多黑色小粉粒状物。若在叶柄上会有数条纵沟,后期呈枯黄色。防治方法:可采用选择抗病品种(如宝应紫圆)、增施磷钾肥、合理轮作等农业防治措施。育苗前可用50%多菌灵900倍液浸泡顶芽或种球,8~10天后冲洗插播。及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900倍液交替喷雾防治,1周喷1次。

3.4.2、斑纹病由慈姑尾孢菌侵染引起,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叶柄。叶片上病斑灰褐色呈圆形、多

角、椭圆形或不规则形,上生同心圆状灰色霉层,周围黄绿色或深绿色晕带。叶柄上病斑呈褐色、短线状。防治方法:氮、磷、钾肥配合施用,防止氮肥过多,清除田间及周围泽泻科杂草。发病始期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900-1000倍液或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50倍液交替喷雾防治,每隔7~9天喷1次,共喷4-5次。

3.4.3、蚜虫一般以卵在树木上越冬,春季孵化后形成有翅蚜虫迁飞到慈姑上危害。常集中于嫩叶上刺吸汁液,使植株生长不良,产生矮缩。可用50%抗蚜威2200倍液或40%乐果乳剂9o0倍液防治。

3.4.4、慈姑钻心虫以成虫产卵于叶片或叶柄上,孵化后的幼虫钻入叶柄内蛀食,使叶片折断、枯萎。种植前清除慈姑残体,若幼虫已钻入叶柄蛀食,立即将有虫的叶和叶柄一起捺人泥中沤杀。幼虫孵化初期可用2.5%溴氰菊~2000~22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900倍液防治。

慈姑——南方主要水生蔬菜之一,具有较高的药用和保健价值

4、采收

慈姑地上部枯黄即可采收。长江流域以12月、华南地区以1月份收获产量最高,因地上部叶片经霜冻枯死后,其短缩茎中贮存的养分仍不断输入球茎,使球茎进一步充实。

慈姑——南方主要水生蔬菜之一,具有较高的药用和保健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