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愛過方知緣淺,相伴方知情深

不得不說元若的眼光很獨特,伊始便情落明蘭,不在乎她的家世,不在乎她是不是庶女,在那個人分三六九等的朝代,他可以不顧世俗,以小公爺之尊任自己追求美好,他被父母及身邊所有人捧著長大,金尊玉貴,翩翩君子,贏無數少 女傾心,明蘭敬他,心繫於他,卻並未妄想與他攜手百年,身份懸殊,不願步自己阿孃後塵與人做妾,一樁小女兒心思僅藏心底。初戀都是美好的,兩人羞澀與甜蜜也很讓人感同身受,如溫室開出的花兒,很脆弱,抵不了丁點摧殘。


《知否》愛過方知緣淺,相伴方知情深


元若一出場便自帶光芒,他有顯赫的家世,有才華,又溫和,潔身自好又坦蕩,有著好名聲,是父母的驕傲,通常太完美的人也只會出現在神話裡,既落入凡塵,便逃不過俗世種種。

兩人的小美好阻礙有三:

第一便是元若的母親,平寧郡主,身份尊貴,齊國公都要禮讓三分,頗有手腕,雷厲風行,自己教育出來的孩子就得隨著自己的意願走,婚姻大事更是容不得元若胡來,自是從門當戶對始起,盛家在她的眼裡太過寒酸,小門小戶,明蘭又是庶女,更是瞧不上,所以剛察覺有苗頭時就審了元若身邊的不為,雖被不為否了去,但心中已有盤算,之後元若求母親去盛家提親,她便準備好禮物當堂讓元若認乾妹妹,斷了兩人的妄想,元若像是被搶了糖的孩子,依舊抓住明蘭,表白心意,讓明蘭相信他可以給她一個正室的名分和幸福的未來,明蘭感動,打開心房,願意信他,不為因為給兩人牽線,被平寧郡主活生生打死在元若眼前,看著兒子受到驚嚇之後竟仍不改初衷,才道出齊府在奪嫡之爭中陷入的困境,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反之亦然,容妃的妹妹榮飛燕和邕王的女兒嘉成縣主同時心儀元若,榮飛燕便被邕王一派用計失了名節,自殺身亡,又軟禁齊國公逼元若娶了自己的女兒嘉成縣主,明蘭和元若的愛情便從此結束。

《知否》愛過方知緣淺,相伴方知情深


第二便是元若自己,他不如明蘭勇敢,給了明蘭承諾,卻“身不由己”,從前他以為只要他願意,就可以跟父母爭取,迎明蘭入門,他不在乎世俗眼光,不懼外人如何評判,聽起來是一番美談,但他卻從未以明蘭的立場,為明蘭著想過,他根本不瞭解明蘭的生長環境,只看得明蘭的蕙質蘭心,堅毅果敢,心生愛意,卻不知明蘭所處的內宅便需時時謹慎小心,動輒便是身敗名裂。他請顧二叔幫忙與明蘭傳話,顧二明說若他願意為了明蘭不顧一切,願意幫他,但元若卻選擇了放棄,自己撒了手,後來的後悔又有何用呢。

《知否》愛過方知緣淺,相伴方知情深


第三便是顧廷燁,也許從投壺開始,就註定了這一番姻緣,顧廷燁知她艱難,懂她心中所想,敬她雖為女子,卻不輸兒郎,她是一件瑰寶,元若發現了她,愛上了她,得到了她的心儀,卻又放棄了她,自己"處心積慮"得到了她,卻擔憂她的心裡只有元若而沒有他,顧廷燁與元若最大的區別便是有著一往無前的勇氣,自己想守護的,任何人動無法動搖,哪怕是刀山火海,定殺出一條血路護她周全。元若畏首畏尾,只得傷了自己,也失了她。

《知否》愛過方知緣淺,相伴方知情深


所以元若一直在後悔,後悔為何非等到有了功名才去盛家提親,為何就晚了顧廷燁一步,他以為明蘭會等他,但他不知就算明蘭等到了他,在一起也不會幸福,因為元若只懂過年少時情竇初開的明蘭,而不是現在的已經經歷過幾番生死的盛明蘭。

有些美好,年少時格外珍貴,如鎏金,如皓月。

如但人總會長大,會成熟,最後陪在身邊的,才是對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