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飞出去空着回来是什么意思?

峨眉后山世外桃源


对于我们养蜂的朋友来说,相信每个人都希望蜜蜂飞出去的时候空身出去,回巢的时候满载而归,因为不管蜜蜂回巢的时候带回的是什么,都意味着我们会丰收。一般来说,我们常见的蜜蜂飞出去的时候,会带回来最多的就是花粉和蜂蜜,如果带回的是花粉,说明蜂王正在大量产子,是蜜蜂兴旺的标志,如果带回的是花蜜,则说明蜂群中正在大量储蜜,我们距离吃到蜂蜜的时间越来越近了。

不过很遗憾,有时候我们看到蜜蜂空身的飞出去了,但是回来的时候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满载而归,而是空身出去,又空身回来了。那么究竟为什么蜜蜂会空身出去,然后又空身回来呢?或者说这种现象是不是我们对蜜蜂有所误解?今天蜂部落小编就来给大家揭开真相。

蜜蜂可以从外面带回来的东西

蜜蜂出巢的时候都是空身出去的,这点似乎毫无争议,而蜜蜂出巢是为了去采集花蜜或者蜂群中需要的物质,这点也毫无争议,那么具体蜜蜂外出采集的时候,都采集了什么呢?总结下来无非下面几项。

①花蜜:加工蜂蜜的原材料,蜜源植物的雌蕊分泌物或者一些昆虫分泌的甜汁,特点是液体。

②花粉:蜂群中幼虫的主要粮食,相当于人类的奶粉,粉源植物的雄性细胞,特点是小颗粒。

③树脂:蜂群中消毒、填补蜂箱缝隙,增加蜂脾韧性和处理不能移动的敌害尸体的物质,胶源植物的分泌物,特点是半固体,黏性强,只有意蜂蜂群中有。

④水:蜂群中保持湿度和调节温度的原料,来源于蜂场附近的水源,特点是液体。

大致就这么多吧,您还能想到啥呢?

蜜蜂携带物质的方式

从上面蜜蜂外出采集的物质我们可以发现,其实这些物质虽然看起来有4种,但是蜜蜂只有两种携带方式,一种是蜜囊的内装方式,另一种是花粉筐的外挂方式,也就是说,一般液体蜜蜂是装在蜜胃里面的,只有固体才会装在花粉筐中,直白的说就是,蜜蜂采集液体我们根本看不见,只有采集固体的时候我们才可以看到,这样下来蜜蜂空身出去,回来的时候是否是空身回来,其实这并不是我们很直观可以看到的。

比如蜜蜂采蜜的时候,由于花蜜装在了蜜胃中,我们根本看不到,但是我们并不能说蜜蜂空身出去,空身回来啊,和采水的时候一样,只要是液体,我们都是看不见的,可以看到的是蜜蜂采粉,因为这是装在花粉筐中,是可以直观看见的。

除了我们常见的采集工作之外,其实蜜蜂还有其他工作,比如对地址的侦察,对蜜源的侦察,侦察蜜源后并没有找到蜜源的情况下,蜜蜂就有可能空身出去空身回来。除此之外,如果我们对蜜蜂不了解,可能认为雄蜂也会参加采集工作,实际上,雄蜂出去的时候都是吃饱喝足的,回来的时候是肚中空空,我们根本看不到雄蜂采集了什么,但是蜂群中的雄蜂,就是这种习性啊。


蜂部落


通常情况下,我们把蜜蜂外出归巢时,没有采集到糖蜜、花粉、水或者树胶的现象称为“空飞”。

蜜蜂为什么会“空飞”

“空飞”是蜜蜂外出寻找蜜粉源、寻找新巢穴、认巢、排泄及采集的正常生活现象,是蜜蜂的本能。如果没有对蜜蜂的潜心研究和认真观察,或者通过开箱检查时蜜粉等贮量的前后对比,若从单只蜜蜂出进巢门时的体型变化及姿态,一般很难作出真实、有效的判断。



蜜蜂“空飞”的主要原因

一.冬季、早春及晚秋。蜜蜂的出巢飞翔,常常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当气候温度低于8℃以下时,中蜂会在巢内结团。当气候温度低于10℃以下时,意蜂会在巢内结团。只有气候温度接近或者超过适合蜜蜂出巢飞翔的这个生物温度后,蜜蜂才会出巢排泄或者采集,例如冬季、早春及晚秋。由于此时外界蜜粉源干枯或者蜜粉源极度匮乏,除部分得意的盗蜂出巢能满载蜜糖归巢外,一般都为“空飞”。

有种特殊情况应予以注意,就是早春时节,随着气温的逐渐攀升,蜜蜂的繁殖天性被激活,部分蜜粉贮备充足的优质王群,蜂王已开始少量产卵,此时尽管很难采集到蜜粉,但由于幼虫发育的需要,会有少数蜜蜂出巢采水。因此时水温较低,蜜蜂的采集量并不是很大,若单从蜜蜂进出巢门时腹部变化来判断是采水蜂还是所说的其它蜜粉探寻“空飞”蜂,仍然存在相当的难度。

二.夏季。从我国所处的地理环境来说,除海南等少数热带地区常年有蜜粉源外,绝大多数地区全年大宗蜜粉源植物只有2~3个,且基本脱离不了“春花秋实”的植物生长规律,其余时间则为辅助蜜粉源或零星蜜粉源。而夏季32℃以上的酷暑高温,已经超出了蜜蜂适宜出巢采集的生物学温度,既使有蜜源植物开花,受高温蒸腾作用的影响,也只是夜间、早上或傍晚时分有少量流蜜,而其它时间则会回流或干枯。此时的蜜蜂,也很少出巢采集,少数出巢的则多以采水降温及饲喂少量幼虫为主。当然也会有少数寻找蜜粉或准备逃跑而探寻的“空载”蜂进出。


“空飞”蜂与采集蜂的区别

一.蜜粉源旺季。在蜜粉源旺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流蜜期,蜜蜂出巢速度快,旺群出巢蜂几乎连成2米左右的弧状线柱,而后呈放射状迅速消失,而归巢蜂则飞翔速度较慢,略显迟顿和笨拙,多为快速出巢蜂避让,且多以出巢蜂连成的线状体周边绕行飞归巢门,有些归巢蜂由于负载和困顿,还会纷纷掉落在巢门前的地面作短暂的停歇,膨胀的腹部却仍在急促的伸缩,经稍事休整后,又会挣扎着飞向巢门口或巢门踏板。

如果此时在巢门口观察,会发现出巢蜂腹部普遍较小,而归巢蜂腹部普遍偏大。归巢蜂有1/3以上携带花粉的,说明巢内仍在哺育大量的幼虫,或者有大量出房的幼蜂,或者有大量正在造脾的新蜂。

在蜜粉源旺季,无论归巢蜂后肢是否携带花粉,几乎均为超负荷满载,只是携带花粉的蜜蜂,其载蜜量稍小而已,蜜蜂基本都处在满载状态归巢。若要说有“空飞”现象存在的话,除非刚刚出巢不久的采集蜂遇到狂风暴雨、大量天敌等特殊情况而紧急折返,或者只能是中午2时左右较为短暂的新蜂试飞。

二.蜜粉源淡季。在蜜粉源淡季,出巢采集蜂则很少能够采集到足够的蜜粉,本能会促使蜜蜂作出必要的调节,既大量减少外出采集活动。除少数蜜蜂后肢携带的花粉较为直观,可以认定为采集的话,而仅以糖蜜采集为主的蜜蜂,其所采的少量糖蜜,也可能会在飞返途中消耗殆尽,这种劳而无获的现象,介乎于采集与“空飞”之间,如果仅凭进出巢门时蜜蜂型体不够明显的变化而作出蜜蜂“空飞”的判断,着实有点委屈了蜜蜂。

蜜蜂“空飞”的基本判断

在同一群蜜蜂中,由于蜜蜂遗传性的不同,哺育水平的不同,新旧哺育房的不同,蜜蜂自身发育的不同等等,其培育的蜜蜂体格大小也就有所差异。在采集季节,让我们从眼花缭乱的数百、数千甚至上万只蜜蜂的飞翔中,或者从单只蜜蜂进出巢门或飞翔时的体格来认定蜜蜂是否为“空飞”,几乎是不可能的。而较为直接有效的依据有:

一.通过进巢与出巢蜜蜂总体型体差异来判断。

二.通过进巢蜜蜂是否携带花粉来判断。

三.通过蜜蜂进出巢速度及数量多少来判断。

四.通过蜜蜂腹背浅黄色角质环带的开张程度来判断。

五.通过外界蜜粉源状况,蜜蜂进出巢状态、巢内育子及贮蜜增减等情况综合判断。

小结

冬季蜜蜂出巢排泄,新蜂试飞,侦察蜂探寻新巢穴,刚出巢不久的采集蜂突遇暴风骤雨,或者敌群攻击而“空飞”归巢以外,绝大多数的“空飞”,基本是蜜粉源匮乏或无蜜粉源造成的,而所有这些,都是蜜蜂的本能行为。


亢岁平


看来你对养蜂信心十足,观察蜂群细心而到位。在采蜜季节(有花开时侯),蜜蜂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腿带花粉的情况,直观看得见左右腿都有。一种是不带花粉的(看到空回的),不是空回,蜜蜂把花蜜吸进自已的蜜囊,飞回来吐进蜜脾,或者是去取水的,飞来时急急忙忙,赶快进蜂门,好象很沉重似的。各此工作有序,仔细欣赏感觉组织纪律性严明,责任分明。


李尔勋1






阳春147585205


只有那些对养蜂有研究观察的人,才会发现蜜蜂是有的空手而归的。如果要是你不去仔细观察蜜蜂的实际飞行动作,你是不会发现有的蜜蜂是空手而归的。因为那些出出进进不停的飞行的蜜蜂,你是无法发现的。

因为那些滿载而归的蜜蜂,它的飞行回来时发出的声音是沉重的,并且飞行速度还慢的多。作为那些空手而归的蜜蜂,它的飞行回来的声音特别响亮,和飞行回巢的速度也快的多。



为什么同是蜜蜂,有的会满载蜜,或者是花粉而归,有的会空手而归,这是不是有的蜜蜂偷赖不在外面采集,飞行了一会偷闲就飞了回来了呢?其实完全不是这样,那是人们不了解蜜蜂,错怪了蜜蜂的形为。

因为一群強大的蜂群,里面有成千上万只蜜蜂。它们是有着明确分工的。有出外寻找蜜源的蜜蜂,当它每次出外寻找蜜源时,它只带少量的食物进行出外寻找蜜源。当它到处飞行没有寻找到蜜源的时候,自带的食物也将消耗己进,这时因为它已经不停的飞行,也已经身疲力尽,只有飞回蜂巢。待体息片刻,带上出外飞行时寻找蜜源时的食物,从新出巢寻找蜜源。直到寻找到蜜粉源后,带着部分猎物回巢。告诉同群的采集伙伴,蜜源在什么地方,有多少距离,同群的采集蜂就会一起出动去采集蜜粉。这就是那些空手而归的蜜蜂的工作和形为。



纯正农家蜂蜜


那就要看在什么时间阶段出去,还要看你养殖附近是否有大批产花粉的蜜源植物。如果处于蜜蜂繁殖阶段,附近又有如:油菜花、玉米花类的大批粉源植物,那么蜜蜂采粉会增多。现在你最担心的可能是觉得是否蜜蜂能自主存活的问题,你可以适当的喂点白糖水,比例:水糖各半,如果蜜蜂能购正常的出入,有秩序,那么应该没有多大问题。


天佑大汉


这个问题很简单,是真正养蜂人都懂,是两个原因,一是盗蜂,二是分蜂,总的说就是去找新窝,出现这个问题要注意了,





冼容均


蜜蜂空着回来代表着他,采蜜回来的,并不是空着回来的。



湘南杜少纪录生活


蜜蜂是勤劳的昆虫,不会偷懒,之所以你看它空着回巢,判断的理由是:两腿上没有花粉。那是外行。工蜂分工明确,有采花粉的、采蜜的,采水的,征查蜜源的征查蜂,分家前有征查新家征查蜂。采蜜采水装入肚子中你看不到,


云南草根养蜂人老陈


世界上所有动物最勤快又勤奋就是蜜蜂了,我们养蜂的也希望它满载而归。


分享到:


相關文章: